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96篇
  37篇
综合类   40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8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甲醛处理豆粕对蛋白质瘤胃降解及活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尼龙袋试验和产气量试验研究甲醛处理大豆粕对瘤胃蛋白质降解率、产气量和活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处理Ⅰ和处理Ⅱ,其中处理Ⅰ、处理Ⅱ的甲醛添加量分别占大豆粕粗蛋白质(CP)0.6%和1.2%。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和处理Ⅱ的干物质及蛋白质的降解率及降解速度显著下降(P<0.001),快速降解组分的比例和有效降解率显著下降,慢速降解组分比例显著提高(P<0.001),但两处理组之间干物质降解速度和蛋白质慢速降解组分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与处理Ⅱ的72h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均显著升高(P<0.001),而产气速度显著降低(P<0.005);甲醛处理对活体外瘤胃72h发酵的pH值、NH3-N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发酵液中丙酸摩尔比例显著上升(P<0.05),从而导致乙酸/丙酸降低。两个处理组活体外24h发酵液中甲醛浓度分别为0.994μg/mL和0.370μg/mL;而72h发酵液中甲醛浓度分别为0.410μg/mL和0.141μg/mL。本试验结论:甲醛处理能有效降低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并改善活体外发酵参数,其中甲醛添加量以占0.6%CP的处理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2.
利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精粗比(0:1和1:1)日粮类型时中链脂肪酸对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培养24h,添加脂肪酸对甲烷产量的抑制作用不受日粮类型的影响(P>0.05);与不添加酸的对照相比,添加50mg未酯化月桂酸(C12:0)及月桂酸和肉豆蔻酸(C14:0)以3:2的比例组成的混合物(50mg)可分别抑制甲烷产量的22.2%(P<0.01)和11.8%(P<0.05);添加50 mg未酯化C14:0使甲烷产量降低3.4%(P>0.05);不同日粮类型上饲料产气量、瘤胃液pH值和氨氮浓度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3.
仔猪断奶前腹泻是仔猪哺乳期发生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猪球虫以及条件性因素等引起。  相似文献   
74.
补充青贮玉米对复合稻草块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研究了青贮玉米以不同比例(0%~100%)替代复合稻草块中稻草对其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青贮玉米比例的升高,复合稻草块的24h产气量、产气速度常数、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替代比例低于40%时24h产气量组合效应不显著(P>0.05),替代比例高于40%后出现逐渐增大的正组合效应,当替代比例为50%时,正组合效应值(9.68)显著增加(P<0.05),以后变动幅度不大。综上可见,用青贮玉米替代复合稻草块中40%以上的稻草较为适宜,当替代比例为50%时,就可获得较好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75.
将含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质粒pKMA100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透析袋电洗脱法回收0.95kbα毒素基因片段,再将载体pET-28b(+)用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处理好的pET-28b(+)与0.95kb的α毒素基因片段通过T4DNA连接酶进行粘性末端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I和HindⅢ双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ETA1含有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确定了α毒素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并证明其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  相似文献   
76.
一、温度降低导致发酵停止 温度是产气好坏的关键,所以冬季最容易出现产气量下降的情况.一旦温度降到10℃以下发酵就很难进行.产气基本停止。对于此种情况,必须着力增加地温。最简易的办法是覆盖保温,在沼气池表面覆盖稻草、柴草、秸秆、堆肥或者加厚土层等保温材料,覆盖面要大于池面,  相似文献   
77.
沈瑞 《福建农业》2010,(12):30-31
<正>为了加快沼气发酵的启动速度,同时提高沼气池产气量,将加入沼气池的富含沼气微生物的物质统称接种物。新建的沼气池投入接种物后,即可按设计负荷进行运行。  相似文献   
78.
北极狐出血性肠炎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排血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濒死期育成北极狐肠内容物中分离到 5 株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各株菌的 37℃ 8 小时厌气肉肝汤纯培养上清液 02m l小鼠尾静脉注射,12 小时内 100% 死亡。生理生化鉴定证实分离菌为产气荚膜杆菌( B.aerogenescapsulatus)。血清定型结果表明,分离的 5 株菌均为 A 型产气荚膜杆菌。以饲喂狐的变质鱼浸出液静脉注射小鼠引起死亡,并从该浸出液中也分离到 A 型魏氏梭菌,证实该病的发生是饲料传播。  相似文献   
79.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产气荚膜杆菌进行PCR扩增。结果产气荚膜杆菌A,B,C,D4个型均可扩增出约430bp的条带,B,C型还扩增出约210bp条带,B,D型还扩增出约1210bp条带,A型还扩增出约240bp和690bp条带,各型之间的条带差别明显,从而为产气荚膜杆菌的基因分型、PCR快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0.
本试验以装有瘤胃瘘管的3头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利用体外批次培养试验法.研究了在奶牛三种不同品质的粗饲料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戊酸(1.25、2.50、5.00、10.00mg/g)对其体外发酵pH、氨氮(NH3-N)浓度和气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培养液pH值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2)培养液NH3-N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NH3-N浓度在3~6 h降低,9~24 h又逐渐升高.(3)培养液气体产量的变化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逐渐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