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69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71.
鱼类生殖细胞移植技术是通过诱导不同物种之间生殖系嵌合体来实现。原始生殖细胞和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是诱导生殖细胞系嵌合体的关键材料。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通过采用不同的供体生殖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囊胚期胚胎、初孵仔鱼和成鱼)的鱼为受体,开发出多种鱼类生殖细胞移植技术。这些成果的取得,为生殖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诸多水产养殖新兴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该技术可以应用于:(1)生殖细胞生物学和转基因鱼等基础研究;(2)遗传资源和濒危鱼种的保护;(3)鱼类性别选择育种;(4)有效提高放流鱼苗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72.
与二倍体(2n组)精原液做比较,以不同密度为组别,研究了4℃下两组(3n-HD和3n-LD)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精原液的保存时限。结果发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精液中精子的活力和寿命逐渐降低。2n组、3n-HD组和3n-LD组虹鳟精原液中精子分别在保存5d、4.5d和12.5d后失去活力;在7d、15d和14.5 d后死亡,即三倍体虹鳟精原液4℃保存时间约为二倍体的2倍,说明低温短期保存三倍体虹鳟精原液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73.
卵形鲳鲹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分布及其低温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在不同器官和肌肉中的活性;将样品分别置于4℃、-20℃和-80℃下保存3 d、7 d、15 d和30 d,研究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样品中AKP和AC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卵形鲳鲹胃中未检测到AKP活性,其他器官中均检测到AKP活性,AKP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后肠〉幽门盲囊〉肾〉中肠〉肝〉前肠〉心〉肌肉;ACP在卵形鲳鲹体内分布较广,所测器官中均有ACP活性,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肌肉〉后肠〉中肠〉幽门盲囊〉肾〉心〉前肠〉胃。低温保存试验结果表明,AKP和ACP在4℃和-20℃下保存,时间越长,活力越低;在-80℃下保存,AKP和ACP活力在30 d内基本稳定,只有幽门盲囊的AKP和ACP在长时间保存后活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74.
试管苗离体保存是马铃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探究延长试管苗继代周期的保存条件可以有效减少风险并降低保存成本。从实验室种质资源库中挑选了6个不同基因型的马铃薯材料,以植株状态、株高和存活率作为指标,探究不同预生根处理、保存温度、培养基蔗糖浓度和继代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苗保存的影响,以探索广泛适用于马铃薯试管苗长期低温保存的条件。不进行预生根处理的试管苗在低温保存的第60 d几乎不生长,随后死亡,说明预生根处理是试管苗低温保存的必要条件。4℃条件下试管苗的生长比7℃更缓慢,在第90 d时的株高明显更小,4个材料的试管苗存活率仅为53.75%,而7℃条件下存活率为100%,说明7℃更适于不同基因型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低温保存。8%蔗糖浓度培养基中的试管苗在第90 d时的株高明显低于4%蔗糖浓度,存活率统计显示4%蔗糖浓度培养基中的试管苗在7℃保存第270 d时全部死亡,8%蔗糖浓度培养基中的试管苗存活率达到61.25%,表明8%蔗糖浓度能明显延长马铃薯试管苗的低温保存时间。由此可见,可以采用8%蔗糖浓度培养基和7℃环境温度用于大部分马铃薯株系的长期低温保存。此外,探究了一种试管苗-组培盒...  相似文献   
475.
研究了罗汉果花粉在超低温保存条件下的花粉寿命,并对罗汉果花粉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汉果超低温保存的程序为新鲜花粉脱水(低于含水量30%)后密封保存在超低温冰箱或液氮(LN)中,结束保存时采用冷藏、室温逐级化冻花粉,授粉前使用MTT染色法快速鉴定花粉生活力。  相似文献   
476.
对马铃薯愈伤组织在常温(23~25 ℃)和低温(4 ℃)下保存90 d过程中所发生的部分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常温条件;POD活性、Pro及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POD活性明显低于常温条件,但Pro及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常温条件.  相似文献   
477.
为了研究辽宁绒山羊精液稀释液对精液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前期试验研制了10个配方,用于绒山羊精液保存,测定了低温保存不同时间的精子活力;根据试验数据,初选了低温保存时间最长、活力最高的精液稀释液配方。以此配方为基础,通过调整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1H2O)的添加剂量,形成了4组精液稀释液配方,进一步测定了精液低温保存不同时间的精子活力,从中确定了效果最优的精液稀释液最终配方: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2.42 g、柠檬酸(1H2O) 1.34 g、乙二胺四乙酸(EDTA) 0.20 g、葡萄糖1.00 g、新鲜卵黄20.0 mL、超纯水80.0 mL、青霉素1.0×105 IU、链霉素1.0×105 IU。以最终配方配制辽宁绒山羊精液稀释液,对绒山羊原精进行稀释,低温保存4 d后进行辽宁绒山羊人工输精,统计了母羊的受胎率。结果表明:以最终配方对辽宁绒山羊精液进行稀释,低温保存到第4天时的精子活力为(66.78±5.12)%,用于配种后母羊受胎率达到91.3...  相似文献   
478.
为了研究羊精子低温保存时牛磺酸和黄芪多糖对精子质量的影响,本试验在BTS(Beltsville thawing solution)精液稀释液的基础上添加牛磺酸和黄芪多糖,随后对4℃低温保存条件下羊精子的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进行考察,采用两因素五水平的中心设计法优化精子稀释液添加牛磺酸和黄芪多糖的浓度,并进一步验证经优化缓冲液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牛磺酸和黄芪多糖的最优添加浓度分别为27.83 mmol/L和346.91 mg/mL;采用该添加浓度能显著提高低温保存后羊精子的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P<0.05)。结果表明,牛磺酸和黄芪多糖对低温保存羊精子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9.
对L-精氨酸在猪精液低温保存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为猪精液低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的改良提供参考。采用手握法采集健康公猪精液,用含不同质量浓度L-精氨酸(0、0.50、1.00、1.50、2.00mg·mL-1)的低温保存稀释液稀释,于4℃下保存,对比7d内各组之间精子的活率、活力、畸形率、质膜和顶体完整性等参数。低温保存后,猪精液的总体质量浓度以1.00mg·mL-1组最好,其除了第1天精子活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时间检测的5个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稀释液中添加1.00mg·mL-1 L-精氨酸可以明显改善4℃低温条件下猪精液的保存后质量。  相似文献   
480.
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浓度的Mito-tempo对绵羊精液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采集8只湖羊种公羊精液,分别用含0、15、30、45、60μmol/L Mito-tempo稀释液进行8倍稀释,5℃冷藏120 h。分别在24 h和120 h检测精液品质指标(活力、活率、平均路径速度、曲线运动速度、直线运动速度、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性、DNA完整性和线粒体活性)及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在低温保存期间,30μmol/L Mito-tempo处理组精子活力、活率、平均路径速度、DNA完整性、顶体完整性、线粒体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及60μmol/L Mito-tempo处理组(P<0.05);在低温保存过程中,30μmol/L Mito-tempo处理组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和其余各试验组(P<0.05)。由此可见,在稀释液中添加30μmol/L Mito-tempo可有效提高低温保存后绵羊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