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42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研制猪2型圆环病毒(PCV2)基因工程疫苗,以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为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共表达PCV2ORF2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伪狂犬病病毒SA215(C)株。经PCR、Southe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等证实SA215(C)构建正确,并能表达具有活性的ORF2基因蛋白和荧光蛋白。SA215(C)在IBRS-2、ST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与亲本株SA215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病毒增殖。用SA215(C)免疫BALB/c小鼠10周后检测免疫小鼠PCV2抗体和PRV中和抗体及细胞免疫反应。结果显示,SA215(C)诱导小鼠产生了PCV2和PRV抗体并出现PCV2的细胞免疫反应。另外,以105TCID50的SA215(C)株接种BALB/c小鼠,接种后28d再接种1次,2次接种后2周,用107TCID50PRVFa和PCV2强毒联合进行攻击,结果免疫小鼠抵抗住强毒的攻击,获得了保护;表明该毒株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为研制安全、有效的PCV2-PRV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在其生命和生产活动中,从食物中摄取的大部分能量重组成牛奶中的脂肪、糖分和蛋白质。几乎近一半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去,并保持着奶牛较稳定的体温,如果热能不能及时释放或释放受阻,奶牛就会出现病态反应。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往往超过30℃,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奶牛将会产生一系列热应激反应,由于热应激造成奶牛生理、化学、免疫反应和代谢失调,使生产性能下降,免疫防御功能降低,消化、生殖及呼吸系统疾病增多,死亡率升高。因此,在生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高温环境对奶牛的不良影响,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3.
继发性IDD常无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临床上仅表现猪禽发育不良、抵抗力低下、对特定疫苗无免疫反应,易反复感染、多重感染且治疗效果不佳,但其威胁是存在着机会性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猪禽继发性IDD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其中感染、淋巴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毒药物、某些抗茵药物及应激则是重要因素。而感染尤其是病毒性感染又是最重要、最常见、最严重的因素。专家指出,一些病毒感染猪或禽后,虽然有些耐过不死,但却对免疫系统造成了程度不同的损伤,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免疫缺陷。病毒对肌体的免疫损伤主要表现在干扰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提呈;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的功能及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和灭菌能力;通过干扰淋巴因子的生成、淋巴介导信号和淋巴因子效应功能而抑制淋巴因子的作用,通过干扰抗体反应功能和补体反应功能而逃避体液免疫反应对其作用,从而使接种疫苗效果甚微或无效,导致免疫防疫无法实现,例如患猪因免疫缺陷可继发其他疾病,猪瘟的继发感染是造成乳猪和保育猪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继发Ⅱ型环状病毒感染是造成保育后期猪至生长前期猪(7周龄~13周龄)死亡率升高的原因。Ⅱ型环状病毒也是中大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之一;猪副嗜血杆菌的继发感染,是造成10周龄以前的小猪死亡率升高最重要的细菌性致病因子,而猪副嗜血杆菌的严重感染又成为蓝耳病存在的“指示病”。进而加重病情,使死亡率明显上升,因此,猪继发性IDD可造成养殖企业(户)损失惨重。及时、准确首诊和防制猪、禽病毒性传染病,以防止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已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中就猪、禽继发性免疫缺陷病(IDD)降低猪禽免疫功能,抑制特定疫?  相似文献   
84.
引起适龄母牛不孕的原因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先天性不孕和疾病性不孕。疾病性不孕症可分为体成熟过晚、母体抗精子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生殖道炎症及激素紊乱引起的不孕症。常发、多发的是生殖道炎症和激素紊乱引起的不孕症。  相似文献   
85.
黄芪性温味甘,人肺、归脾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芪中含多糖、皂甙、黄酮、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均有促进抗体生成和免疫反应的作用,其中以对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harin,APS)的研究报道为多。黄芪多糖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可作为免疫促进剂或调节剂,同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抗应激、抗氧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86.
本病又称新生仔畜溶血性黄疸,初生仔畜溶血病,多见于马驹及骡驹,主要是新生骡驹,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性疾病,其特征是仔畜出生后(骡驹)吃子母畜初乳迅速发生进行性贫血,黄疽和血红蛋尿等症状,发病迅速病情重剧,治疗困难,死亡牢较高.  相似文献   
87.
所谓核酸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核酸疫苗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之后的第3代疫苗.199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和免疫规化等三个机构在日内瓦联合召开核酸疫苗会议,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核酸疫苗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维生素A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肉鸡日粮添加0-44000IU/kg不同水平维生素A,测定其血清抗体滴度,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浆和肝脏维生素含量及体重。结果表明:提高日粮维生素A水平对肉鸡体重影响不大,血浆和肝脏维生素A含量增加;日粮缺乏维生素A肉鸡的抗体生成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低于添加维生素A肉鸡,  相似文献   
89.
芜菁花叶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儋州地区的白菜病株上获得一个病毒分离物,经症状观察,电镜观察,理化性质分析及血清学检测,被鉴定为芜菁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90.
正佐剂最早来源于拉丁语"adjuvare"一词,为"帮助",是指能够提高机体对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能够在免疫反应中诱导全面持久的免疫应答。在疫苗制剂中,佐剂的功能主要包括:增强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优化免疫应答,促进免疫能力较弱人群中的免疫应答;增进抗原与黏膜之间的传递以及免疫接触;减少疫苗成分中抗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