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1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以人类活动强烈和生态脆弱的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遥感生态数据、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来定量评价地理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北部湾经济区植被覆盖从东往西呈高-低-高分布,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随纬度的增加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地级市的植被覆盖波动差异明显,以波动较小为主;植被覆盖改善的面积大于退化的面积,植被逐步得到改善;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按贡献率大小排列依次为降水、土壤类型、植被类型、人均GDP、坡度。  相似文献   
172.
北部湾东北部游泳生物资源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至2010年对北部湾东北部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表明,该海域共有游泳生物300种,其中鱼类有209种(硬骨鱼类205种,软骨鱼类4种),隶属15目、70科、119属;甲壳类76种;头足类15种。底层鱼类100种,近底层鱼类72种,中上层鱼类29种,岩礁性鱼类8种,分别占鱼类总数的47.85%,34.45%,13.87%和3.83%。暖水性鱼类153种,暖温性鱼类55种,冷温性鱼类1种,分别占鱼类总数的73.20%,26.32%和0.48%。游泳生物种类数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资源密度指数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渔业资源密度随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渔业资源年平均资源密度为522.925kg·km^-2,约相当于该海域原始渔业资源密度的1/10;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夏、秋季最高。估算了北部湾东北部海域潜在渔业资源量为1.092×10^5t·a^-1,最大可捕量为5.460×10^4t·a^-1。比较了北部湾渔业资源的历史变动情况,对渔业资源的进一步养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3.
根据2012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在北部湾西北部广西近海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进一步结合同步测定的水文情况,探讨北部湾西北部广西近海的鱼类资源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共鉴定鱼类125种,鱼类资源质量密度夏季(402.46kg/km^2)>春季(343.22kg/km^2)>秋季(145.13kg/km^2)>冬季(53.99kg/km^2);尾数密度春季(84.34×10~3尾/km^2)>夏季(51.54×10~3尾/km^2)>秋季(26.53×10~3尾/km^2)>冬季(16.81×10~3尾/km^2);平均体长、体质量分别在春季和夏季最大,分别为7.15cm和7.65g;幼体比在夏季最高,为85.86%。从时间上看,春、夏季的鱼类资源密度大于秋、冬季,从空间上看,沿岸水域的资源密度大于近海水域,这与该水域各水团随季节变化的消长密切相关。依据相对重要性指数确定各季节的优势种,二长棘鲷是夏季最重要的优势种,同时也是春、夏、秋3季的共有优势种。通过贡献率β值可知,该区域鱼类总密度变化与主要优势种变化关系密切,且调查海域多为规格较小的幼鱼,其为北部湾渔场重要的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对整个北部湾鱼类资源的补充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4.
北部湾剑尖枪乌贼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北部湾4个季度的调查资料,进一步对北部湾渔场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的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剑尖枪乌贼的最大平均胴长、体质量和优势胴长组、体质量组出现在秋季。雌性个体数量明显高于雄性,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雌、雄性开始分化的最小胴长为56 mm,性成熟最小胴长为67 mm。全年摄食强度不高,以1级为主。幼体终年存在。与1997~1999年和2000~2002年的调查相比较,渔获率的季节间变化显著。该调查中剑尖枪乌贼的出现率和平均渔获率较1997~1999年有所上升,较2000~2002年均有下降,显示该海域剑尖枪乌贼的资源量波动较大,因此,对剑尖枪乌贼资源应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5.
依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中鲨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兼捕到鲨鱼16种,分别隶属于5目10科。其中,2012年秋季航次出现鲨鱼6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Cephaloscyllium isabellum)和网纹绒毛鲨(C.fasciatum)为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阴影绒毛鲨和短吻角鲨(Squalus brevirostris)为优势种;2013年春季航次出现鲨鱼13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为绝对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哈氏原鲨(Proseyllium habereri)和阴影绒毛鲨为优势种。鲨鱼的尾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N)范围为1~27 ind·h~(-1),重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W)范围为0.19~5.85 kg·h~(-1),在整个调查海域范围内,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为鲨鱼主要分布。本文调查分析结果可为掌握南海鲨鱼的种类组成和地理分布现状以及估算鲨鱼资源量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为制定鲨鱼养护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6.
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和种类更替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根据渔业统计资料和底层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和种类更替。(1)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密度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本海域主要底层种类生长,死亡和补充共同作用的结果;(2)主要经济种类的组成随捕捞压力的增加而变化,其种类更替的趋向是质量差,寿命短,个体小和营养层次低的种类的比例上升,质量高,寿命长,个体大和营养层次高的种类的比例下降;(3)多鱼种渔业资源的潜在渔  相似文献   
177.
2020年3月2日,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黄显阳在广西高峰森林公园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推进重大森林项目建设。黄显阳强调,一要加快推进重大森林项目建设。要加快推进环南宁森林旅游圈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六万森林康养基地、派阳山森林康养基地、北部湾(钦州)花卉小镇等项目建设。二要全面做好疫情结束后的森林公园开园工作。  相似文献   
178.
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城市,钦州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没有停止造林绿化。2013年,全市完成山上造林16.2万亩,超额完成任务24.6%,村屯绿化33个,比原定多出14个,完成海防林工程建设2.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3.24%。  相似文献   
179.
通过资料搜集和对广西北部湾沿岸进行渔访的方式,统计了广西北部湾海域的珍稀动物及主要分布区域,并从分布区、资源量变化、环境压力等方面对中华白海豚等珍稀动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海洋环境污染、栖息地丧失和人类捕捞对珍稀动物危害最大,须进行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0.
通过测量2008—2009和2018—2019年在北部湾海域沿岸北海和东方渔港采集的斑鳍白姑鱼(Pennahia pawak)样品,所得的生物学数据,利用FiSAT Ⅱ软件体长频率分析(ELEFAN)技术,分析斑鳍白姑鱼种群生长、死亡参数和开发率等的变化,以评估2个时段北部湾斑鳍白姑鱼的开发利用状况。结果显示:2008—2009和2018—2019年2个时段北部湾斑鳍白姑鱼优势体长分别为11~17 cm和10~15 cm,平均体长由14.83 cm减小到12.59 cm;优势体质量分别为30~100 g和10~80 g,平均体质量由85.88 g降低至52.91 g;2018—2019年的平均体长、平均体质量分别下降了15.1%和38.4%。2个时段异速生长因子b分别为2.84和3.00,表明斑鳍白姑鱼趋向匀速生长。估算的渐进体长由24.15 cm下降为22.05 cm,下降了8.7%,开捕体长由12.56 cm下降至10.29 cm,下降了18.1%。生长参数K分别为0.39和0.32;总死亡系数分别为1.39和1.17,自然死亡系数分别为0.98和0.90,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0.41和0.28;估算的开发率分别为0.29和0.24。综上,北部湾斑鳍白姑鱼趋于小型化,目前该资源呈轻度开发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