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254篇
水产渔业   102篇
畜牧兽医   97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抗IBD和ND二联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1形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相似文献   
13.
王志跃  陈伟亮 《中国家禽》2003,25(24):11-12
试验以雏鹅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能量水平对雏鹅卵黄囊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9时龄以内80%以上的卵黄囊营养被吸收利用,说明这一时期是卵黄囊吸收利用的主要时期。能量水平对卵黄囊营养的吸收与利用有一定的影响,低能日粮有加速卵黄囊吸收与利用的趋势,但各采食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卵黄性腹膜炎是母鹅在产蛋期间所发生的卵黄坠入腹腔内,使腹腔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1发病原因卵黄未能进入输卵管喇叭口内,而直接落入腹腔;母鹅因难产或肛门脱垂而致输卵管发生破裂,使卵黄流入腹腔;因拥挤或剧烈驱赶等原因而使腹腔内卵黄或蛋破裂。2临床症状患病鹅腹部下垂,有的甚至几乎拖地,不愿活动,步行姿态呈企鹅式,产蛋停止,食欲减少以至废绝,最后极度衰弱死亡。3剖检变化剖检死鹅可见其腹腔中有黄色或黄绿色的混浊粘稠状液体,并沾污着各个器官表面,散发着恶臭气味。腹腔中可见凝固或半凝固的蛋黄,破裂的蛋壳或软蛋,有时还可见到完整…  相似文献   
15.
卞进步 《中国家禽》2005,27(5):59-59
鸽舍内是否需要架设栖木?鸭蛋的卵黄,据说红的较黄的富合营养价值,这种说法有无科学根据?鸡球虫病的症状如何?怎样预防球虫病的发生?鸡只是否有剪爪的必要?其作用何在?鸡只产软壳蛋、无壳蛋及畸形蛋,除了钙和磷的缺乏或配合不当所引起之外,还有哪些原因?鸽子大多在什么时候换羽?换羽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以大肠埃希氏杆菌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病原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特别是肉鸡。其临床表现有急性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气囊炎、肉芽肿、脐炎、[炎等症状。1流行病学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但主要侵害雏鸡。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该病可经卵传播,带菌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出现死胚,孵出的雏鸡多为隐性感染,在遇到应激时便发病。该病以水平传播方式通过污染饲料、水、尘埃和环境传染健雏。消化道、呼吸道为常见传播途径,交配、人工授精也可感染。当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营养不良、环境突变以及感染其他疾…  相似文献   
17.
卵黄抗体是当今生物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母鸡以特定抗原免疫后,能产生相对应的特异性抗体,并将其有效地储存在卵黄中。卵黄中的免疫球蛋白G(IgG)称卵黄抗体,又名lgY,自Williams等(1962)发现卵黄抗体以来,IgY以其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1IgY的性质IgY的性质与哺乳动物的IgG相似。正常鸡的IgY的分子量约为180KDa,由两条轻链(2L)和两条重链(2H)组成,分子量分别为60~70KDa和22~30KDa。其等电点约为5.2。IgY具有良好的耐热能力。在低于75℃条件下,IgY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尤其是断奶仔猪的腹泻是造成养猪业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集约化生产中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占新生仔猪胃肠病的50%以上(于力等,1998)。目前防治仔猪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的较有效手段是应用抗生素,但随着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寻找新的安全有效手段来防治仔猪腹泻已刻不容缓。本文综述了卵黄抗体在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养鸡业已由家庭式个体养鸡逐渐走向集体化养鸡,使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更加重要和困难,新城疫是鸡的常见烈性传染病之一,要做好对此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只有了解鸡群的抗体水平,才能决定鸡群是否需要再做疫苗接种。当鸡群抗体水平高时,鸡群对新城疫有抗病力,不需  相似文献   
20.
卵黄抗体添加剂对肉鸭小肠pH值及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鸭日粮中添加卵黄抗体后对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pH值及胰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肉鸭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 回肠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空肠(P<0 05), 而十二指肠略高于空肠, 差异不显著(P>0 05 ); 日粮中添加卵黄抗体后, 其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肉鸭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活性不同, 空肠最高, 其次是回肠和十二指肠; 日粮中添加卵黄抗体后, 各小肠段的胰蛋白酶活性都有所提高, 但以空肠的胰蛋白酶活性达到显著水平(P<0 05), 而回肠和十二指肠只有提高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