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57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从狭义方面来讲,生物饲料/发酵饲料是指利用某些特殊的有益功能微生物与饲料及辅料混合发酵,经干燥或制粒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含活性益生菌的安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优质饲料。是适应21世纪人类食品生产需要的第四代饲料技术。是经过特种微生物发酵过的饲料,这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消化酶、有机酸、抑菌素、B族维生  相似文献   
102.
旨在探讨"2+4"饲养模式下,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同一批孵化的360只乳鸽,体重、年龄相近的90对亲鸽,分成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组(Ⅰ组)和普通饲料组(Ⅱ组)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Ⅰ组7日龄、 14日龄、 21日龄、 28日龄乳鸽平均体重比Ⅱ组分别提高2.6%(P>0.05)、 6.5%(P<0.01)、 5.8%(P<0.05)、 5.8%(P<0.05);Ⅰ组料重比3.49:1低于Ⅱ组3.67:1 (P<0.05);Ⅰ组乳鸽硬嗉病患病率1.67%,低于Ⅱ组患病率5.56%(P<0.05);哺育期21d,Ⅰ组雌性亲鸽平均体重减轻指数2.35%,低于Ⅱ组的5.51%(P<0.05);哺育期Ⅰ组雌性亲鸽产蛋时间较Ⅱ组平均提前1.6d (P<0.05)。综上所述,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能提高乳鸽和亲鸽的生产性能,降低乳鸽硬嗉病患病率,缩短养殖周期,提高肉鸽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3.
旨在探明发酵饲料对肉鸡抗沙门氏菌感染的影响。将50只1日龄中速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日粮+10%未发酵饲料),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1硫酸粘杆菌素,5%发酵组、10%发酵组分别用5%、10%发酵饲料替代基础饲粮中的未发酵饲料。肉鸡13日龄时,对照组连续2 d口腔灌服400 μL无菌水,其他组连续2 d口腔灌服400 μL沙门氏菌液(1×109 CFU·mL-1)。肉鸡15日龄时进行屠宰,取血清测定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内毒素(LPS)、D-乳酸(D-LA)水平,取结肠进行HE染色观察结肠形态,取结肠黏膜测定TLR4路径关键信号分子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沙门氏菌感染导致肉鸡血清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上升,TLR4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TLR4、MyD88、TRAF6、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血清LPS、D-LA水平显著上升,而抗生素组、5%发酵组、10%发酵组的这些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多菌种联合发酵饲料能够改善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和肠道屏障受损,效果接近20 mg·kg-1硫酸粘杆菌素。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发酵饲料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只1日龄雄性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和10%发酵饲料,采用两阶段饲喂,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和直肠长度均有增加(P>0.05),试验组空肠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发酵饲料增加了隐窝深度,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方面,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樱桃谷肉鸭日粮中添加5%发酵饲料可显著降低料重比,提高体增重,改善肠道结构,有利于肉鸭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40.69±1.16)kg的健康"长×大"二元生长猪9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和3%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畜牧与兽医》2019,(3):29-33
本试验旨在比较几种防霉剂对非密封状态下乳酸菌发酵饲料的防霉效果。试验选用丙酸钙、柠檬酸、双乙酸钠或山梨酸钾四种添加剂,按不同比例分别加入发酵饲料中混匀后置于普通培养皿中,在28℃和相对湿度为72%的恒温箱中储存30 d,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第1、2、4、6、8、10、15和30天采集样品进行检测,根据观察结果选择效果较好的双乙酸钠和丙酸钙进行梯度添加试验,然后从效果较好的组中采样检测p H、乳酸、乳酸菌和霉菌数。4种防霉剂的比较结果显示,双乙酸钠和丙酸钙组到第6天仍未出现霉变,效果优于山梨酸钾和柠檬酸;梯度添加试验的结果显示,发酵饲料中添加2.00%的丙酸钙和0.30%的双乙酸钠可达到更好的防霉效果;在试验的第6天,添加0.30%的双乙酸钠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2.00%的丙酸钙组(P<0.05);在实验的第8天和第10天,添加双乙酸钠和丙酸钙组的发酵饲料p 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的开始后第1天和第6天,丙酸钙组的发酵饲料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双乙酸钠组(P<0.05),且从第2天开始,双乙酸钠组和丙酸钙组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添加剂的经济性和添加量,发酵饲料中添加0.30%的双乙酸钠,在6 d内可起到很好的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确定了最佳的奶牛精饲料发酵工艺,以四种微生物发酵菌剂对奶牛精饲料进行了发酵,分析了菌种配比、饲料发酵过程中水添加量和发酵温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较好菌种配比为细菌1.5 mg/kg,酵母菌0.5 mg/kg,嗜酸乳杆菌1.5 mg/kg,费氏丙酸菌1.5mg/kg;最佳水添加量为600 mL/kg~650 mL/kg,最佳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时间为10d~12 d.发酵成熟后的奶牛精饲料粗蛋白含量由发酵前的14.69%提高到17.55%,增加了19.47%;pH由7.0降低到3.8;产酸菌数量由原料的5.1×102 cfu/g提高到4.1×106 cfu/g,饲料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达到23.25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