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5篇
  62篇
综合类   778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340篇
畜牧兽医   1488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田永胜 《水产学报》2006,30(4):433-443
利用大西洋牙鲆冷冻精子与褐牙鲆卵授精,培育出了生长健康的杂交鱼苗。并对杂交后代的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和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OLIMPUS显微镜连续观察和描述了冷冻精子受精杂交胚胎的发育,在水温15~17.1 ℃,其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胚孔封闭、肌节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胚等时期的发育,经历65 h 57 min完成胚胎发育进入胚后发育,发现胚胎搐动15 min后心脏开始跳动。利用OLIMPUS解剖镜每天观察和记录一次鱼苗的生长形态,并测定其体全长;将杂交鱼苗的胚后发育划分为卵黄囊吸收期(出膜后1~6 d)、变态前期(出膜后7~25 d)、变态期(出膜后25~30 d)和变态后生长期(出膜30 d以后)4个时期。对16~17 ℃、18~19 ℃、20 ℃和22~23 ℃4个温度环境下胚胎发育的研究结果显示,杂交胚胎宜于在16~20 ℃的水温下发育,鱼苗在22~24 ℃孵化出膜后2~3 d大量死亡。对18~19 ℃、20 ℃、22 ℃、和24 ℃ 4个温度下稚鱼的生长研究结果显示,变态期稚鱼在22~24 ℃水温下饲养时变态和生长速度较18~19 ℃快。  相似文献   
152.
为研究猪苓多糖对环磷酰胺的抗突变作用,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以环磷酰胺(40mg/kg)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不同质量分数的猪苓多糖(400mg/kg、200mg/kg和100mg/kg)为试验组,经腹腔注射,连续给药5d,第6天再给阳性药物,观察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结果表明,猪苓多糖各剂量组均能降低由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低剂量组猪苓多糖对微核的抑制率最大,为84.28%;高剂量组猪苓多糖对小鼠精子畸形抑制最强,为60.40%,并且能使小鼠产生多种类型的精子畸形。说明,猪苓多糖可有效抑制环磷酰胺所诱发的突变,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53.
鲂鱼受精早期精子入卵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精子进入活卵是相当困难的。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初步揭示了鲂鱼受精早期精子入卵的程序,讨论了精子入卵的路径、时间和时限,并初步分析了单精入卵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4.
新鲜采取的尼罗罗非鱼精液在加入棉酚的精子保存液中28℃下培养。高达10mM 的乙酸棉酚也不影响精子在一小时内的存活率。罗非鱼精子的存活率在培养三小时后存活率显下降,而低浓度棉酚(25-100μM)显提高罗非鱼精子的 存活率。 本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5.
谢骏 《水产学报》2003,27(4):386-390
鳗鲡是世界性的优质养殖鱼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鳗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水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养殖品种之一,但养殖所需的苗种完全靠天然捕捞。早在1934年Boucher等[1]就用孕妇尿促使雄性欧洲鳗(A.anguilla)精巢成熟,Yamamoto和Yamauch于1974年对日本鳗鲡进行人工催熟获得精子[2],但多年来鳗鲡精子质量和数量一直在波动(数量JOURNALOFFISHERIESOFCHINA           Vol.27,No.4 为0.1~0.4g,运动精子为20%~50%)[3,4],因此,如何稳定和提高精子的质量和数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绝大多数鱼类的受精过程是在体外条件下进…  相似文献   
156.
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刘鹏  庄平  章龙珍  王斌  闫文罡 《海洋渔业》2007,29(2):120-127
研究了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精子的生物学特征及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西伯利亚鲟的产精量为113.67±39.86 ml,精子密度为(6.49±3.10)×108/ml,精子活力为(85.4±9.5)%,精子寿命为353±23 s。精子密度与精子快速运动时间、精子寿命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用方程分别表示为:y=1.0384x+1.5089(R2=0.7325);y=2.9069x+74.289(R2=0.6967)。结果表明精子密度可作为一项精子质量评价的标准。通过比较西伯利亚鲟精子在不同稀释液、不同抗冻剂和抗冻剂浓度、降温速率、解冻温度下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配方2作为稀释液,18%甲醇作为抗冻剂,二步法超低温(-196℃)冷冻保存精子,40℃水浴解冻取得最好的冻后活力,解冻后活力为(51.8±5.8)%。西伯利亚鲟授精的最佳精卵比为106∶1。在此精卵比下用冻精授精分别得到了(72.3±3)%的受精率和(52.9±4.1)%的孵化率,其中受精率与鲜精没有显著性差异,孵化率与鲜精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7.
西施舌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绘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饶小珍 《水产学报》2002,26(2):97-104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西施舌精子的发生和结构,揭示了从精原细胞逐渐发育为精子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器的演变规律。精细胞的分化分为6期,主要包括:核形态由扁圆到圆再到椭圆形;核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高尔基体分泌的前顶体颗粒聚合发育为前顶体囊,参与顶体的形成;线粒体逐渐融合与发达;中心体的移动及鞭毛的形成,胞质的逐步减小,成熟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顶体圆锥状,高密度的顶体物质集中分布于基部四周,呈灯罩状;亚顶体腔呈尖锥状,内含密度较低的均匀物。细胞核近椭圆形。中段由4个椭圆形的线粒体和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尾部鞭毛为典型的“9 2”型结构。  相似文献   
158.
杨广  张丽  肖立新 《淡水渔业》2003,33(6):34-35
对兴国红鲤精子在不同保存液、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活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常温下 ,在柠檬酸钠—葡萄糖—卵黄保存液、柠檬酸钠—卵黄保存液、鱼用任氏液、葡萄糖—柠檬酸钠保存液中精子保持快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 :137min、14 8min、2 0 3min、113 7min ;低温下 ,在以上四种溶液中保持快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 :72h、96h、16 8h、12 0h。无论在常温还是低温下 ,精子在各种保存液中的活力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159.
长吻鮠精子保存液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安徽长江流域的无为和淮河流域的滁州进行长吻鮠的人工繁殖,使用LRH-A2、PG、混合激素B型、DOM 进行催产,从长江捕获的亲鱼立即催产,其催产率为66.67%,受精率80%-85%,经培育选择后催产率为83.33%,受精率65%- 87%。在滁州经多年培育的亲鱼催产率为100%,受精率78%-95%。精子保存液在精子保存和人工授精中使用效果良好。在冰桶内保存,20-30 h仍能保持良好的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160.
梁鑫  马恒东 《畜禽业》2003,(11):22-23
精子作为基因的载体制作转基因动物,以其简单、高速和广泛适用等特点而吸引众多的研究小组在不同水平上进行研究.本文就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