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19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在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中出现数量较多的不育个体,利用组织切片观察比较不育牙鲆的组织学特点,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筛选不育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结果表明:不育牙鲆的性腺指数为3.77%~4.17%,显著小于可育牙鲆(P0.05)。不育牙鲆的卵巢微血管较少,卵巢膜呈现白色,卵巢较硬,没有游离卵粒;切片结果显示,其卵巢处于Ⅲ期。通过对209个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共找到11个在可育和不育群体间有差异的标记;利用同一家系可育和不育的个体进行验证后发现,位于15号连锁群的4个标记与牙鲆的育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32.
对雌核发育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Pengze crucian carp,Pcc)中的Pcc-hira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并对雌鱼9种组织和11个发育阶段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cc-hira CDS全长3028 bp,编码1009个氨基酸残基,具有7个典型WD40结构域,Pcc-HIRA与鲫HIRA具有99%的同源性,跟其他鲫属鱼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Pcc-hira分别在孵化后36和44 d达到最高值和最低值,且在雌鱼脑中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8种组织。  相似文献   
233.
《中国水产》2013,(8):43-44
A.异育银鲫"中科3号"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选育,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异育银鲫(♀)与平背型(A系)异育银鲫(♂)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中选育出来,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培育而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  相似文献   
234.
为研究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产生二倍体卵子的分子机制,实验采用PCR和cDNA末端快速分离法,克隆获得了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第三代(G3)、二倍体红鲫、三倍体湘云鲫和四倍体鲫鲤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c2基因cDNA全序列.结果显示,4种不同倍性鱼cdc2基因均编码含有302个氨基酸蛋白,而且编码的蛋白都含有与其他CDK激酶相当保守的序列PSTAVRE;同源性分析发现,4种鱼cdc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大于97.6%,说明Cdc2蛋白在这4种不同倍性鱼中具有高度保守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对cdc2基因在G3、二倍体红鲫、三倍体湘云鲫及四倍体鲫鲤早期卵巢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3cdc2基因比普通二倍体红鲫和三倍体湘云鲫表达要高,比四倍体鲫鲤的表达水平低.该研究从分子水平证明了G3早期性腺中存在着大量的多倍体卵原细胞.同时,研究表明,cdc2基因在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早期卵巢的高表达暗示着G3多次进入S期却不经历M期导致二倍体配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235.
用经紫外线灭活的团头鲂精子激活橙黄色锦鲤的卵子,在4℃的水温下冷休克处理卵子30 min使其染色体加倍,获得了孵化率为30.6%、存活率为24.2%的雌核发育锦鲤,表明该雌核发育锦鲤研制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利用外周血细胞培养方法制备了雌核发育锦鲤染色体并利用核型分析方法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发现雌核发育锦鲤染色体数目为100,核型公式为22 m+34 sm+22 st+22 t;表明雌核发育锦鲤为二倍体,其核型与锦鲤母本一致.利用石蜡切片方法,随机选取10尾1龄雌核发育锦鲤性腺进行检测,发现其性腺全部为卵巢;并且在繁殖季节随机检测100尾2龄雌核发育锦鲤,没有l尾能挤出精液,表明雌核发育锦鲤全部为雌性,为证明雌性锦鲤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X提供了重要证据.此外,还对雌核发育锦鲤与母本的的SOX基因遗传关系、外形、体色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雌核发育锦鲤与母本有相同的SOX基因扩增片段,为证明其为雌核发育锦鲤而非杂交后代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雌核发育锦鲤保留了母本体态优美的特点,且具有色泽更鲜艳等优点,表明该雌核发育方法产生了遗传改良效果.雌核发育锦鲤的获得为该观赏鱼的提纯复壮、遗传改良以及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6.
鱼类精子遗传失活的X射线诱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X射线对鲤鱼精子进行不同照射时间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精子与正常鲤鱼卵进行授精试验,以检测X射线对鲤鱼精子遗传物质的灭活效果。X射线强度为100kV,5mA,源距10cm,照射时间为0、20、30、40、50、60、70和80min。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在0~50min之间,总出苗率呈逐步下降趋势,而在50~60min之间,总出苗率又呈升高趋势,超过60min,总出苗率又呈逐步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Hertwig效应”;另一方面,随照射时间的增加,正常苗率逐步下降,而鱼苗畸形率逐步升高,照射50min以上,鱼苗畸形率均为100%。结果表明,在强度为100kV,5mAX射线管照射下,照射时间为60min时,鱼苗畸形率为100%且出苗率最高,是灭活鲤鱼精子和获得雌核发育单倍体的最佳照射时间。本文填补了近年来定量研究X射线灭活精子遗传物质的空白,为应用X射线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7.
鱼类人工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鱼类人工雌核发育的原理、方法,阐述了目前鱼类人工雌核发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38.
为评估连续三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团头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纯合度,寻找区分不同团头鲂育种群体(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系、连续三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团头鲂群体)的稳定的分子遗传标记,本研究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浦江1号选育系F9群体为对照组,利用39条多态性RAPD随机引物比较分析了团头鲂人工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一代群体(G1)、二代群体(G2)和三代群体(G3)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获得了用于鉴别不同团头鲂育种群体(F9、G1、G2、G3)的稳定的RAPD分子遗传标记,探讨了连续多代诱导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对团头鲂基因纯化的效果。结果显示,39条RAPD随机引物在F9、G1、G2和G3群体中扩增条带总数分别为213条、202条、200条和190条,F9、G1、G2和G3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6.15%、35.64%、27.00%和26.84%,F9、G1、G2和G3群体的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207 9、0.185 7、0.146 1和0.138 3。3个雌核发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信息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9群体,随着雌核发育世代数的增加,遗传多样性水平呈现逐代降低的趋势,即G1>G2>G3。4个群体的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28 5~0.906 0,3个雌核发育群体的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9群体;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呈现随雌核发育世代数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即G3>G2>G1。群体间成对FST值为0.269 2~0.419 5,经置换检验得到的FST值的P值为0.000 0~0.009 0,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4个群体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有5条随机引物在群体间产生了特异DNA片段,其中,4条随机引物(S3、S40、S58和S75)可用于区分G3群体和其他3个群体(F9、G1和G2),引物S3的鉴别可靠性最高;仅1条随机引物(S71)能用于区分G2群体和其他3个群体(F9、G1和G3)。本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多代的人工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诱导已对团头鲂育种群体产生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并呈现逐代降低的趋势;另一方面,遗传纯度明显升高,并呈现逐代升高的趋势。连续多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能显著加快团头鲂基因的纯合速度,雌核发育三代群体(G3)已经是一个遗传一致性较高的高纯品系。  相似文献   
239.
滁州鲫雌核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产于安徽省滁州市城西水库的滁州鲫是否行雌核发育繁殖.对滁州鲫♀×滁州鲫♂及滁州鲫♀×红鲤♂受精卵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1)在刚产出的成熟卵细胞内没有发现极体,在精子入卵约15~16min后(水温为18~20~C),单个极体被排出;(2)在受精卵内,精核保持凝聚状态,没有形成雄性原核;(3)精子入卵20 min后,卵核形成雌性原核,在第一次卵裂前没有观察到雌性原核与呈凝聚状态的精核的融合;(4)同源与异源精子激发滁州鲫卵的发育过程基本相同,异源精子能进入滁州鲫卵细胞并激发卵核形成雌性原核,并进行正常胚胎发育,其鱼苗正常,无畸形和无杂交性状的鱼苗.研究表明,滁州鲫为雌核发育鱼类.  相似文献   
240.
雌核发育翘嘴鲌胚胎发育和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成功获得翘嘴鲌减数分裂型雌核发育鱼的基础上,观察比较了雌核发育胚胎与单倍体胚胎和普通胚胎的发育特征及时序差异,探讨了冷休克处理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完善雌核发育胚胎孵化管理的措施,并对雌核发育翘嘴鲌成鱼进行了形态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与普通胚胎相比,雌核发育胚胎受精率较低且仔鱼畸形率较高,单倍体孵化率极低。(2)雌核发育组胚胎出现不规则细胞分裂、卵膜破裂、卵黄囊凝集及单倍体综合征等现象,其中原肠期和出膜前期为胚胎死亡高峰期。(3)雌核发育二倍体与普通胚胎的发育特征相似,卵裂至原肠期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原肠期以后,各期发育所用时间与普通胚胎基本相同;单倍体胚胎卵裂开始至囊胚阶段,发育速度与普通胚胎无明显差异,在原肠期阶段发育滞后,其他时期一直处于缓慢状态,仔鱼具有明显的单倍体综合症。(4)雌核发育系体型较普通翘嘴鲌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