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90篇
农学   209篇
基础科学   12篇
  22篇
综合类   773篇
农作物   310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29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蜜蜂的常规育种之二——杂交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巍  刘先蜀 《中国蜂业》2007,58(11):27-27
杂交育种是培育蜜蜂新品种的可行途径。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蜜蜂品种(地理亚种)作育种素材,进行杂交育种,经过长期的努力,有可能培育出经济性状不同于素材品种并且能稳定地遗传下去的新类型,即有可能培育出蜜蜂新品种来。每一个蜜蜂  相似文献   
92.
分子标记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3.
科技信息     
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杨爱国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对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的受精生物学过程和受精机制、同步生殖发育调控技术、杂交子代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94.
银杏杂交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银杏杂交育种工作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现状.特别是对南京林业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近5 a来的银杏杂交育种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最后对银杏杂交育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
中潜3号、2号杨树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多年育种材料为基础,通过“六五”、“七五”育种攻关,针对江汉平原气候特点,在潜江市所设测试林分别选育出中潜3、 2号二个杨树新品种。生长、抗性、树形、材质等项指标均优于并领先于同类国际良种水平。  相似文献   
96.
环境条件对杨树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花粉生活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杂交育种的成败。在花粉的采集及贮存过程中,许多因素如花枝培养的条件、花粉采集的日期,收粉后的失水时间及含水率,花粉的贮存温度及贮存时间等对花粉的质量和生活力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确定这些因素对杨树花粉生活力的  相似文献   
97.
在自然条件下,秋菊很难实现有性繁殖,通过用白莲、粉十八、意大利红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试验,定向培育秋菊新品种。经过3a的杂交、栽培、选育,培育出4个性状稳定、花型奇特、花色多变,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复色托桂型秋菊新品种。  相似文献   
98.
柳树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田间试验证明,旱柳×爆竹柳8号、旱柳×旱柳10号、钻天柳×白皮柳9号在察右前旗表现速生、抗逆性强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
通过杂交育种,苗期选择,无性系测定,选出了6个窄冠黑杨,1个窄冠黑白杨无性系。前者生长量接近对照I-69/55和中林46,冠幅比对照小1/2—1/3,耐盐碱能力较强,容易扦插繁殖,造林成活率高。后者生长量与窄冠白杨3号相当,冠幅比窄冠白杨3号更窄,繁殖方式同一般毛白杨。两类品种均为适合于农田林网及农林间作的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我国“三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内蒙古寒冷地区,通过有性杂交培育出的中林“三北”一号杨树新品种,不但耐寒性,耐旱性而且生长速度大大超过目前国内最抗寒的杨树杂交种小黑杨。经区域栽培试验确定其适生范围及栽培条件,便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寒冷地区建立对顾产林基地工新良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