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7篇
  31篇
综合类   8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4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不同培养条件对牛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优化牛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在培养液中添加谷胱甘肽和胚胎培养的0~3 d采用5%O2浓度,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牛核移植重构胚胎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卵裂率8、细胞发育率、桑椹胚率以及囊胚发育率。[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组B的8细胞发育率(38.3%)、桑椹胚率(17.0%)和囊胚率(8.5%)与对照组A(17.9%、1.3%、1.3%)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B和试验组C的桑椹胚率(17.0%、11.8%)、囊胚率(8.5%、7.8%)与对照组A(1.3%、1.3%)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培养液中添加谷胱甘肽和胚胎培养的0~3d采用低O2浓度(5%O2),能够提高牛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发育率。  相似文献   
42.
对超数排卵的小鼠分别在注射HCG后14~16, 16~18, 18~20和20~22 h采小鼠卵母细胞用于 核移植, 观察小鼠卵母细胞的去核时间在体细胞核移植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在注射hCG后14~16, 16~18, 18~20和20~22 h, 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效率分别为80.09 %(338/422), 73.12 %(283/387), 55.02 %(230/418)和48.74 %(193/396); 重构胚激活率分别为 66.20 %(190/287), 75.43 %(175/232), 84.78 %(156/184)和85.14 %(126/ 148); 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3.94 %(40/287), 7.33 %(17/232), 3.80 %(7/184)和1.35 %(2/148)。试验证实小鼠卵母细胞在注射hCG后14~16 h进行去核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3.
影响猪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母细胞对猪核移植效率的影响,包括卵泡直径、成熟培养前卵母细胞正确的分级、体外成熟培养液、激素等;供体细胞对猪核移植效率的影响,包括细胞类型的选择、供体细胞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核移植方法的影响,包括去核方法、融合方法、激活。  相似文献   
44.
45.
余来宁 《水产学报》2007,31(4):431-436
为了保存濒危鱼类中华鲟种质资源,对其囊胚细胞和原肠细胞进行了冷冻保存和核移植试验。用二甲亚砜(DMSO)、1,2-丙二醇(PG)、羟乙基淀粉(HES)3种抗冻剂,配制4种冷冻保护液:CP1(12%D)、CP2(10%P)、CP3(8%D 6%E)、CP4(7%P 6%E),冷冻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7.4%±4.7%、64.4%±3.6%、54.7%±4.7%、76.7%±5.7%,CP4保存效果最好,说明添加非渗透型抗冻剂羟乙基淀粉能提高冷冻保存细胞的存活率。比较了两种冷冻方法,发现细胞在-7℃平衡30min之后直接投入液氮的一步冷冻降温法是可行的。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细胞冷冻存活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原肠细胞冷冻存活率(64.4%±11.8%)明显比囊胚细胞的(57.1%±11.2%)高(P<0.05)。用冷冻复苏后的囊胚细胞和原肠细胞作供体,以中华鲟未受精卵作受体进行核移植,各移植了469和392枚卵,分别获得了5尾和2尾克隆鱼,核移植成功率分别为1.1%和0.5%。表明可通过冷冻保存胚胎细胞结合核移植技术保存鱼类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6.
随着胚胎核移植 ,特别是成年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但目前的核移植技术使基因组重新编程的能力是不稳定的 ,本试验所用的技术没有强有力的科学资料依据。胞核重新编程结果表明 ,胚胎和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内获得多能性或全能性的过程中发生了结构上和功能上的修饰。亲代基因组通过生殖细胞系发生重新编程 ,是复杂演化进程中符合逻辑的结果 ,这种演化进程用来诱导父性和母性突变间功能上的互补。当前的体细胞克隆程序走了很大捷径 ,供体核在正常细胞系中逐步发生的变化在普通的细胞质环境下 (可能在…  相似文献   
47.
用超低温保存的囊胚细胞进行核移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超低温冷冻保存囊胚细胞的方法、保护剂的选用以及核移植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超低温冷冻保存的囊胚细胞进行核移植是解决核移植中供体与受体时间配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提高兔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首先比较了不同培养液维持兔胚体外发育的作用,以及多种卵母细胞去核显微操作的去核效率,建立了高效的体外培养体系及去核方法。然后对16-细胞期卵裂球的细胞周期及核移植(Nuclear transplantation,NT)胚的核质比对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G#-1期NT胚的发育率优于G#-2期NT胚(P<0.01)。当G#-1期NT胚的核质比等于卵母细胞时,78.5%(73/93)可在兔眼球玻璃体液(Rabbit vitreous humor,RVH)中发育至囊胚期。这是迄今为止,在动物胚细胞核移植试验中所获得的最高发育率。  相似文献   
49.
动物克隆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利的降生 ,打破了人们的一个传统观念 ,那就是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动物体细胞则没有全能性。克隆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 ,本文主要以克隆技术为着眼点 ,综述了克隆技术分类、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应用前景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