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20篇
水产渔业   452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水温(16±0.5)℃下,采用静水实验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体质量(35.8±9.6)g的细鳞鲑Brachymystaxlenok幼鱼鳃和肝脏的急性毒性,铜离子浓度为24h半致死浓度(LC_(50))的1/4倍、1/2倍,及1倍。结果表明:铜胁迫初期细鳞鲑幼鱼的鳃充血而颜色而变暗,后期鳃血管和细胞病变,颜色变浅。鳃丝先弯曲,然后溃烂,最后脱落;肝脏出血、肿大,切片显示肝脏细胞空泡化,后期可以看到坏死的细胞核。铜离子对细鳞鲑幼鱼的鳃和肝脏组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是铜急性中毒致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2.
哲罗鲑与细鳞鲑属间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性激素药物诱导和全人工繁育技术对野生哲罗鲑(Hueho taimen)与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进行远缘杂交.结果表明,哲罗鲑(♀)×细鳞鲑(♂)(HB,正交实验组)杂交的受精率、发眼率、孵化率和仔鱼上浮率与其双亲自群繁育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在胚后的不同发育时期HB杂交子代的死亡率和畸形率均低于哲罗鲑自繁(HH)和细鳞鲑自繁(BB)对照组.在内源性营养时期(卵黄囊吸收早期),HB、HH和BB的仔鱼体质量分别呈负增长、正增长、零增长趋势变化;在混合营养时期(开口-转口时期),HB和BB组鱼体质量呈正增长趋势变化,HH组体质量呈负增长趋势变化;在外源性营养时期(驯化时期),HB、HH和BB的鱼体质量均呈正增长趋势变化;无论在哪个时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长均呈正增长趋势变化.细鳞鲑(♀)×哲罗鲑(♂)(BH,反交实验组)的杂交经过2年多批次实验均未得到成活杂交子代,但在胚胎发育阶段BH的杂交受精率、发眼率均显著高于双亲(BB、HH)自繁对照组(P<0.05),但其孵化率显著低于双亲对照组(P<0.05),BH杂交子代在破膜后1~2 h内即死亡,刚破膜的仔鱼尾干中后段至尾鳍部分盘绕于卵黄囊表面不能伸展,且所有破膜仔鱼的尾干中后段均存在充血点,本研究认为,这种反交[细鳞鲑(♀)×哲罗鲑(♂)]子代不能成活的原因可能是由远缘杂交受精卵核质不相容所导致.  相似文献   
93.
用玻璃纸平板法提取了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eromonassal monicida masoucida的胞外产物(ECP)。毒性试验证实,ECP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具有致死性,其半致死量(LD50)为4.72μg蛋白/g体重。SDS-PAGE表明,ECP由13条蛋白带组成。利用大鼠抗ECP血清进行的Western-blot印迹显示,组成ECP的13条蛋白带中有7条具有免疫原性,能够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产生抗体,其分子量分别为88、70、42、39、36、22和15kDa。  相似文献   
94.
高白鲑属鲑形目、鲑科、白鲑属的一种冷水性淡水鱼类,原产于于北纬50度以北的俄罗斯、北欧、北美等地区。其食性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适宜环境水温12℃~16℃,pH6~9,产卵水温1℃~3℃,在原产地一般3年达到性成熟,每年冬季11月下旬到翌年1月上句为其繁殖季节,最大个体达3kg。我国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相继开展了高白鲑移植养殖工作,  相似文献   
95.
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是一种名贵的冷水经济鱼类,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开展小规模的工厂化繁育和养成.目前,我国关于裸盖鱼的病害研究仍是空白.本研究对山东烟台一养殖场自然发生疥疮病的裸盖鱼进行了病原分析,从发病鱼体内分离得到形态一致的优势菌株,命名为AF-1,并对其进行了致病性检测、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人工感染实验证明,AF-1对裸盖鱼有致病性,呈现症状与自然发病状态一致;结合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进化树分析,将AF-1鉴定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AF-1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吩等13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对氟苯尼考、氟甲喹等16种抗生素敏感.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养殖裸盖鱼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病例,为裸盖鱼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和疫苗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
人工饲养的鲑鳟鱼类,相对在自然环境生长的同种野生鱼类而言,鱼肉肉质疏松、粗蛋白较少、体脂肪多、香味淡、鱼肉颜色较差、适口性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养殖集约化程度高,鱼觅食、避害活动减少,而且天然饵料缺乏。有研究表明:不同的蛋白,对鱼的味道有明显的影响;饵料中的脂肪含量和种类也是影响鱼肉品质的重要因素。配合饵料中蛋白质及脂肪的含量和种类比天然饵料低,且能量偏高,因此鱼肉质量受到很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吉林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殖放流站,通过几年的初步探索,找到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现简单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97.
<正>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以体侧分布红色的斑点而得名,俗称花里羔子鱼,属鲑形目、鲑科、红点鲑属。在我国仅分布于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的上  相似文献   
98.
<正>白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f pipiuvius)又名远东红点鲑,是原产于日本河川、溪流中的冷水性鱼类,属鲑科红点、鲑属。体态呈纺锤型,体色为青灰色,因身体背、侧部有白色斑点而得名,喜栖清澈无污染的冷水水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位于流水池的中下  相似文献   
99.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亚东鲑DNA条形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亚东鲑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线粒体COI基因638bp碱基序列,探讨了该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鲑科三种鱼类(亚东鲑、大西洋鲑和红点鲑)鉴定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亚东鲑33个个体共享1种单倍型。利用Kimura-2模型分析得到亚东鲑与大西洋鲑遗传距离最小,为0.079;大西洋鲑与红点鲑遗传距离最大,为0.141;亚东鲑与红点鲑遗传距离为0.120。基于COI基因片段序列构建的NJ显示,亚东鲑和大西洋鲑首先聚到一起,然后再与红点鲑相聚。结果表明COI基因片段作为三种鱼类DNA条形码进行分类鉴定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哲罗鲑(Hucho taimen)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常用两种授精方法,即干法授精和湿法授精。为找到哪种授精方法更有效,受精率更高,更有利于生产,对两种授精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细鳞鲑、哲罗鲑干法授精较湿法授精效果好,受精率分别提高9.63%和4.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