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光光度法测定红霉素及该类药品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红霉素及硫氰酸红霉素与硫酸进行水解反应显色在特定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这一特性,用分光光度法的比较法对红霉素及硫氰酸红霉素在复方制剂中的含量测定进行研究。与我国现有药典方法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2005年3月20日,我县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2500只30日龄蛋鸡,发病病鸡表现为咳嗽,气喘,高度呼吸困难。采用红霉素、菌特灵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7日内共发病750只,死亡275只,发病率30%,死亡率11%。3月27日来我站求治。  相似文献   
3.
抗附红细胞体有效药物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PCR检测附红细胞体呈现阳性,且镜检染虫率达909/5以上的猪血样为研究对象,选择几种附红细胞体敏感的药物(血虫净,附红净,庆大霉素,博士914,土霉素,三毒清,红弓链914,附红120,红弓链克,乌金土霉素)和对支原体敏感的恩诺沙星,对立克次氏体敏感的红霉素,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体外药效试验。附红净对附红细胞体的作用效果最明显,而庆大霉素对附红细胞体基本无效,其他药物对附红细胞体也有一定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1青霉素类1.1青霉素G,又名青霉素、苄青霉素。肌注:5~10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与四环素等酸性药物及磺胺类药有配伍禁忌。1.2氨苄青霉素,又名氨苄西林、氨比西林。拌料:0.02%~0.05%;肌注:25~40毫克/千克体重。1.3阿莫西林,又名羟氨苄青霉素。饮水或拌料:0.02%~0.05%。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12,(6):30
正1来源本品由链丝菌的培液提取。2性状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其盐酸盐易溶于水。3作用与用途螺旋霉素的作用范围与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相似,但效力比红霉素差。对革兰氏阳性菌及一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作用,并对霉形体、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土壤环境中红霉素污染的生物风险,本试验采用14C示踪技术,选取广东菜心为代表,研究红霉素结合残留的释放、转化及生物有效性,并探讨添加外源有机肥(如鸡粪、活性淤泥)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红霉素结合残留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释放,在培养45 d时下降至引入量的59.83%,其中15.00%转化为可提态残留;植物根系的吸收和扰动能促进红霉素结合残留的释放和转化(P <0.05);土壤中的红霉素结合残留能够被广东菜心根部吸收并转运至可食部分,转运系数为0.34,表明红霉素结合残留在菜心体内不易向上运输;放射性自显影图片显示,被植物吸收的14C-红霉素及其放射性衍生物主要集中在叶片和根部;外源添加有机肥(鸡粪和活性淤泥)处理,一方面可抑制结合残留的释放,增加富啡酸中红霉素结合残留的含量(P<0.05),导致土壤中红霉素污染更持久,另一方面可促进植物对土壤中红霉素残留的吸收;腐殖质分级结果显示,红霉素结合残留主要集中在富啡酸中(87.92%~97.21%),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释放。本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价红霉素的生态安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证实国内临床分离的动物源链球菌菌株中是否存在与红霉素耐药性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选取含有mefA基因和ermB基因和不含mefA/ermB基因的链球菌耐药菌株和青霉素、红霉素均敏感菌株,在能量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存在时,采用棋盘法分析红霉素、阿齐霉素、替米考星、青霉素对分离菌MIC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分离株的膜蛋白图谱.结果显示:CCCP可对含有mefA基因的耐药菌株产生影响,可增强其对红霉素、阿齐霉素的敏感性,但不影响其对替米考星和青霉素的敏感性.含有ermB基因、不含mefA/ermB基因的耐药菌,对红霉素、阿齐霉素、替米考星和青霉素的敏感性不受CCCP的影响.菌株膜蛋白的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含有mefA基因的耐药菌株与其他菌株的膜蛋白图谱差异较大,其膜蛋白条带多而深浓,在45 000处有明显的条带,其他菌株无该条带,推测该蛋白可能是膜主动外排的相关蛋白.本试验结果佐证了在链球菌内存在与红霉素耐药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红霉素为对照,探讨泰拉霉素是否具有抗炎作用。方法利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过度表达致炎因子而构建的体外炎症模型,采用SYBR Green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分子水平研究了不同浓度泰拉霉素和红霉素对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合成的影响。结果20μg·mL-1和10μg·mL-1浓度的泰拉霉素与20、10和5μg·mL-1浓度的红霉素均能显著抑制猪PBMC细胞合成NO和PGE2,并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基因的转录;而5μg·mL-1的泰拉霉素无明显的这种调节作用。结论泰拉霉素和红霉素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通过调节致炎因子的合成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在睑缘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睑缘炎患者15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76例患者采用红霉素眼膏治疗为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为观察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7d近期疗效、28d远期疗效、眼压改变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眼压(16.3±2.2)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4.5±1.6)mmHg;观察组患者7d近期疗效(30.3%)、28d远期疗效(92.1%)均明显好于对照组(13.2%,63.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是治疗睑缘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眼的临床病症,显著提高疾病治愈率,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病猪体内分离、鉴定猪链球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纸片琼脂扩散法筛选对红霉素耐药的猪链球菌,用双纸片法确定耐药株的耐药表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红霉素耐药的基因ermb/mefA。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表型为cMLS表型,即同时对克林霉素耐药。在3株红霉素耐药株中扩增到ermb基因,其余未能检测到ermb或mefA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