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05篇
  22篇
综合类   335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萝卜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和花器官形态特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丹  李锡香  沈镝 《中国蔬菜》2008,1(10):11-15
通过醋酸洋红染色和DAPI荧光染色对萝卜小孢子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两种染色方法中,后者较前者能更清楚和全面地显示细胞的结构。通过对4份萝卜材料不同发育时期花蕾的细胞学和形态学的观察发现,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特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各材料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纵径、花蕾横径、花蕾纵横比、花药长、花药宽、花瓣长和瓣药比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萝卜材料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器官各形态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花蕾纵径、花蕾纵横比、花瓣长和瓣药比适合于作为不同材料花蕾取样适期的鉴定指标,各指标的适宜尺度:花蕾纵径在2.991~3.510 mm之间,花蕾纵横比在 1.412~1.480之间,花瓣长在1.889~2.561 mm之间,瓣药比在0.923~1.057之间。此外,适合小孢子培养的花蕾的外观特征为花药被萼片包裹紧密,花瓣和花药等长或接近等长,花蕾饱满,花药浅黄色至黄色。  相似文献   
92.
1996年我们在油菜育种圃的宁油10号株系中发现了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雌性不育突变体FS M1,并初步研究了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1,2]。结果显示,FS M1雌性不育性状稳定且可遗传,花器官中子房扁平,柱头顶部分叉,柱头乳突细胞干瘪。结合对FS M1胚胎学研究结果,初步认为其柱  相似文献   
93.
陈士炎  叶大鹏 《茶叶科学》1989,9(2):117-126
对从二倍体茶树品种凤凰水仙中获得的1株高度不孕的三倍体茶树的形态特征特性、核型和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进行观察表明:其核型组成为2n=3x=45=36M+9SM。可区分出3个基本相同的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组3个成员的形态极为相似。终变期观察到1—9价体、多价体环或链等构型,所有细胞可见1—12个三价体,三价体在每个细胞中平均出现次数较高,为6.13次。后期Ⅰ∶86%的细胞具有1—6条落后染色体;到达每极区染色体数变化于12—29之间,82%的细胞具有18—24条染色体。后期Ⅱ∶93%的纺锤体中具有1—4条落  相似文献   
94.
棉花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分子细胞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由于具备不受基因型限制、操作简单、易于育种工作者掌握等显著特点,自我国科学家周光宇先生提出后,引起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多数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化后代的研究报告,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中国棉花抗虫转基因工程实践为花粉管通道法作了有力的实践证明.然而,国内外有些学者提出了种种看法,或者试图否认该方法的科学性(Potrykus,1990;Moore等,1997),或者对这一方法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95.
梅花愈伤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该试验以腋芽和胚为外植体,进行了梅花愈伤组织的长期培养及其细胞学的初步观测.结果表明成年母株腋芽外植体启动培养的愈伤率和发芽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培养基之间稍有差异,3#梅花品种和MS+NAA2.0+BA1.0+ZT2.0mg·L-1培养基较高.胚在MS+GA10.0培养基上发芽率高,并形成正常无根苗.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光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水解酪蛋白(CH)既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增殖,也延长了愈伤组织的寿命.梅花愈伤组织在第四代达到生长高峰,附加CH之后在第七代又出现一次生长高峰;一代之内第四周生长最快.多次继代培养的结果还表明,MS+NAA5.0+KT1.0+CH1000有利于梅花愈伤组织的长期培养.细胞学观测的结果表明,多次继代培养的梅花愈伤组织的细胞形状不规则,核物质相对稀少,并且分化出了很多导管.  相似文献   
96.
采用秋水仙素茎尖处理技术,对二倍体白菜进行了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并结合细胞学观察,对诱变一代和二代的减数分裂行为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用0.1%的秋水仙素药液在气温10℃下处理幼苗生长点72h,诱变效果最好,幼苗存活率为86%,植株的变异率达42%。(2)变异株的自交后代经染以体数目鉴定,有85.7%的株系为同源四倍体,加倍成功率为35.74%。(3)四倍体的结籽率与小孢子母  相似文献   
97.
两种水稻四体的分离和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籼3037初级三体9和初级三体11的后代中分别发现了一株形态变异株。依据中籼3037减数分裂粗线期核型以及这两个变异株减数分裂粗线期、终变期及后期Ι的染色体联会特征,确定这两个变异株分别为第9染色体和第11染色体的四体。  相似文献   
98.
彭泽鲫的受精细胞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彭泽鲫与兴国红鲤受精细胞学所作研究表明,彭泽鲫属雌核发育种群。异源精子能正常进入彭泽鲫儿子内,瑷 精卵中异源精子呈凝缩状态,不形成雄性原核,没有看到两性原核融合。在刚产出的成熟卵子中没有看到极体,受精后12min见到唯一的一个极体排出,雌性原核自行发育。  相似文献   
99.
菊属种间杂种的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RAPD技术、细胞学及形态学手段对菊属种间杂种进行鉴定。RAPD标记结果表明:杂种表现出父本特异带或双亲均不具备的新谱带。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杂种染色体数目为亲本平均值。形态学性状观察、统计表明:大多数杂种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但部分性状则较为明显地相似于多倍体;部分杂种表现父本特异性状,或出现双亲所不具备的新性状;二倍体野生种与栽培菊花杂种形态分离广泛,说明多倍体栽培菊花具复杂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00.
叶甲科的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甲科昆虫是农业、林业及牧业的重要害虫.从叶甲科的分类简史、化石研究、形态学、细胞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了叶甲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学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寻求防治对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