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7篇
  7篇
综合类   31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512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翘嘴鳜一年三次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的繁殖周期及次数主要取决于产卵类型,而产卵类型则与其性腺发育的规律密切相关[1-2],即使是一些一次性产卵类型的鱼类,在人工条件下,通过生态调控或强化培育,也能实现一年多次的人工繁殖[3-6]。这对于缩短繁殖周期,提高人工繁殖的效率,以及反季节育苗都具有重要意义。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特种鱼类池塘养殖的重要  相似文献   
62.
云龙湖水库青梢鲌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鳞片和耳石对取自云龙湖水库的青梢鲌(Erythroculter dabryi)进行了年龄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鳞片和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时,二者的吻合率分别为59.57%和90.16%。年龄鉴定结果显示,所捕获的青梢鲌由1~8龄个体组成,主要是3~5龄个体;个体体长与耳石半径之间呈直线相关:L=9.5632R-0.1595(R2=0.995,n=175),体重与体长呈指数函数相关:W=1.07×10-2L3.3035,其生长规律符合von Bertalanffy方程:Lt=20.4741(1-e-0.2531(t+0.8056)),Wt=229.5864(1-e-0.2531(t+0.8056))3.3035;青梢鲌生长拐点年龄为3.92龄,对应的体长为14.28 cm,体重为69.88 g;3.92龄为合理的捕捞时期。  相似文献   
63.
南湾水库翘嘴红鲌的生长及种群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湾水库的翘嘴红鱼白体长与体重实测值的关系呈幂指数关系,关系式为:W=0.0489L2.7274(r2=0.9739)。应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其生长规律,体长与体重的生长不等速,其主要生物学参数为:L∞=98.8cm,W∞=7140.9g,体长的k=0.1662、t0=0.2638;体重的k=0.1038、t0=-0.1076,拐点年龄ti=5.3龄,拐点体长为57cm,体重为2049g。建议翘嘴红鱼白的捕捞年龄为2+,即体长为28cm、体重为500g以上,其适用网具的网目为90mm。  相似文献   
64.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于1957年建成,属丘陵型水库。青梢红鲌(Erythrocutter dabryi)和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是在建库初期,随长江鲢鳙鱼苗放养而混入水库的。目前,二者已形成了优势群体。1980年,我们分析了这两种鱼的形态学特征,发现了一部分变异个体,其体型和下颌骨厚度介于二者之间,有青梢红鲌和翘嘴红鲌杂交的迹象。  相似文献   
65.
山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烂嘴病或“羊胡子疮”,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病羊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胞、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的一种羊的传染病。现将中西医结合诊治该病的经验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6.
从池塘选择、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介绍了80:20模式主养翘嘴红鲌技术。  相似文献   
67.
介绍闽西山区柑橘嘴壶夜蛾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公英翘芦散对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选取78头发病牛,其中38头牛为散发,用公英翘芦散治疗;40头牛集中对比治疗,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用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进行治疗。用加州乳房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rial,CMT)法检测公英翘芦散治疗后乳区患病状态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用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法检测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治疗后牛奶体细胞数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公英翘芦散给药7 d后,患病乳区由75个减少到28个,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治愈率达到62.67%,有效率达到90.67%。与治疗前相比,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用药1 d后体细胞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公英翘芦散组SCC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公英散组。公英翘芦散组在给药2 d后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5),给药3 d之后均极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1)。用药7 d后,公英翘芦散组治愈率可达68.29%,而公英散组治愈率只达到20.00%,差异极显著(P<0.01);公英翘芦散组有效率可达97.56%,而公英散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公英翘芦散的治疗效果极显著优于公英散(P<0.01)。以上结果说明,公英翘芦散可以作为治疗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有效药物,为奶牛乳房炎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拖拉机刚翘头时,前轮刚离开地面,这时可踏下离合器踏板,让前轮着地,随后立即踩制动踏板。若翘头角度较大,但还不至于有翻车危险时,可立即同时踏下离合器踏板、制动器踏板,使拖拉机稳定在这个高度,减小油门再将变速器挂空挡,并关闭油  相似文献   
70.
江苏省溧阳市前马荡现代特种渔业产业园区是省级水产示范园区,地处溧阳前马荡圩区,区域总面积1.2万亩,连片养殖面积8 600×667 m2.近年来主要从事鳜鱼、翘嘴红鲌、花(鱼骨)、黄颡鱼等特色水产品的苗种繁育和高效养殖生产.通常这些品种的养殖模式主要是单品种主养或与常规大宗淡水鱼、河蟹、小龙虾等品种混养.这些养殖模式往往会造成发病率增加,品质下降,或养殖效益不高.因此,我们参照大宗淡水鱼混养技术,根据这些特色品种的生活习性,选择翘嘴红鲌、花(鱼骨)、黄颡鱼3个品种,进行高效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先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