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2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59篇
林业   361篇
农学   548篇
基础科学   73篇
  275篇
综合类   2902篇
农作物   453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415篇
园艺   354篇
植物保护   136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试验旨在对12个地方鸡种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比较及因子分析。文章基于前人研究结果对12个地方鸡种(白耳鸡、狼山鸡、萧山鸡、北京油鸡、乌骨鸡、余干黑鸡、崇仁麻鸡、三黄鸡、康乐鸡、藏鸡、武定鸡、大围山鸡)的营养成及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黄鸡的系水力、剪切力、pH值均优于萧山鸡、白耳鸡、北京油鸡。藏鸡肉的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其他11个鸡种。三黄鸡、白耳鸡及藏鸡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乌骨鸡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44.96%),藏鸡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低(31.67%)。藏鸡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8.22%),狼山鸡和乌骨鸡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低(54.34%、54.43%)。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6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69.153%,第1、2、3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27.352%、25.371%、16.431%。基于主成分值的系统聚类图将12个地方鸡种归为4大类,余干黑鸡、三黄鸡、康乐鸡、崇仁麻鸡聚为一类,北京油鸡、藏鸡、武定鸡聚为一类,萧山鸡、大围山鸡、狼山鸡、乌骨鸡聚为一类,白耳鸡为独立分支。研究表明,藏鸡、余干黑鸡、三黄鸡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92.
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径流序列分解为若干个子径流序列 ,对这些子径流序列分别建立局部神经网络模型 ,而后把这些局部模型合并成一个混合模型。当新的信息进入该模型时 ,首先用分类器判别其类别 ,以确定用混合模型中的何种局部模型加以模拟。通过与不加分类的总体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结果加以对比 ,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径流分类的降雨 -径流模型表现出了更优良的性能 ,可以较大地提高径流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93.
水稻品种抗褐飞虱和稻瘿蚊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水稻品种进行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和稻瘿蚊中国Ⅳ型抗性鉴定的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法对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和稻瘿蚊中国Ⅳ型的抗性可分为9类,每一类的品种都具有不同的抗性特点。  相似文献   
94.
荷花品种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继传统数量分类工作之后,对71个荷花品种进行了动态系统模糊聚类和最优化模糊聚类(ISODATA)分析。两种模糊聚类分析的结果都有助于揭示各种间的亲缘关系,其中系统模蝴聚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5.
中草药大黄小波变换的近红外光谱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波变换技术对近红外光谱压缩,减少训练时间,并以聚类法定性,以鉴别不同产地的大黄(Rheum palmatum L.).该方法可有效鉴别不同产地的大黄,与传统鉴别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析技术,可用于大黄等中草药的质量控制,为大黄的生药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芭蕉根药材,对不同海拔芭蕉根药材的UPLC-ELSD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18(2.1 mm×100mm,1.8μm)色谱柱,0.1%乙酸水-乙腈洗脱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雾化温度为45℃,载气氮气流速1.5 L/min测定15批不同海拔的芭蕉根药材,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298.52~1 357.82m)采集的芭蕉根药材的UPLC-ELSD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相似度,芭蕉根中弱紫外吸收和缺少发色基团的化学成分的种类较统一;系统聚类分析可将芭蕉根药材归为4类,提示不同海拔的芭蕉根药材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为芭蕉根药材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棉花油分合成相关基因的SSCP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棉花油份合成相关基因(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AT; 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设计了75对引物,在8个棉花品种中运用SSCP技术...  相似文献   
98.
对3种叶型的藤茶的外部形态学特征及各器官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并测定了叶中主要功能成分(黄酮类)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叶型的藤茶在外部形态特征和各部位显微特征上没有明显差异;3种叶型藤茶中,黄酮类的含量以中叶型的含量最高,为31.66%;其次为小叶型,25.32%;大叶型最低,为22.90%。  相似文献   
99.
引进甘薯资源形态标记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合理利用甘薯品种(系)资源,对15个从省外引进的甘薯品种(系)进行了27项形态标记的聚类分析,进而研究他们的遗传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欧式距离7.20处可将参试各资源分成4类。Y1和其他的甘薯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从四川引进的6个品种(系)中以S1、S4、S2及S5间的亲缘关系很近;从福建引进的5个品种系中以F1和F4间的亲缘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100.
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地衣群落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结果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分布在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衣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该地区的地衣种类有 10 3种 ,他们分别属于 2 0科 ,4 0属。地衣物种形成了 6种群落。同时发现该地区地衣对基物形成专一性 ,它们的基物包括 :树皮、藓丛、藓土、草地、石面、地面、土层、石浮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