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6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580篇
林业   927篇
农学   606篇
基础科学   733篇
  421篇
综合类   4647篇
农作物   430篇
水产渔业   1038篇
畜牧兽医   1573篇
园艺   848篇
植物保护   689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619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823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539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为探讨改善李贮藏性能的方法,以黑宝石李为试材研究了30μmPVC薄膜包装和8℃预贮对李果实贮藏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包装(对照)相比,采用薄膜包装后直接冷藏(0℃)能有效抑制李果实软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上升,减缓可滴定酸(TA)含量下降;包装后8 ℃预贮5 d、10 d的处理均降低果肉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992.
1997年从‘临猗梨枣’园发现的优株(编号‘97-15’),果实硬度比‘临猗梨枣’高14.29%,果肉口感好,裂果率比‘临猗梨枣’低47.22%。经过10多年品种比较试验以及在河北省不同地区进行的多点试验,其性状表现稳定,2009年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石光’。  相似文献   
993.
994.
旋幽夜蛾各虫态的过冷却点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明旋幽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 Rottemberg)各虫态的耐寒性。[方法]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对旋幽夜蛾1~5龄幼虫、蛹(滞育、非滞育)和雌雄成虫分别进行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测定。[结果]各龄幼虫过冷却点随龄期的增加逐渐升高,1龄幼虫(-13.63 ℃)<2龄幼虫(-12.50 ℃)<3龄幼虫(-11.08 ℃)<4龄幼虫(-11.05 ℃)<5龄幼虫(-10.04 ℃)。相邻龄期幼虫的过冷却点均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但低龄幼虫和高龄幼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虫态过冷却点滞育蛹(-24.94 ℃)显著低于非滞育蛹(-21.91 ℃),雌蛹(-23.84 ℃)<雄蛹(-23.52 ℃),雌成虫(-15.75 ℃)<雄成虫(-15.44 ℃),但雌雄蛹和雌雄成虫之间均未呈现显著性差异。[结论] 旋幽夜蛾各虫态过冷却点变化为蛹(-23.67 ℃)<成虫(-15.60 ℃)<幼虫(-11.48 ℃),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为旋幽夜蛾的越冬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我国夏玉米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目前在我国玉米产区有加重为害和成灾的趋势。为便于田间准确识别该虫、调查其发生为害规律以及掌握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在室内对二点委夜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6±1)℃、相对湿度70%左右、光周期L14 h∥D10 h、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二点委夜蛾卵期平均为4.25 d;幼虫一般为5龄,幼虫期平均为18.28 d;蛹期平均为7.69 d,蛹重平均可达75.77 mg;成虫产卵前期平均为3.29 d,产卵可持续9.13d,平均每雌产卵量为305.3粒,最多产500粒,最少132粒。雌雄蛾平均寿命分别为14.75 d和18.88 d。整个世代发育历期约为33.35 d。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针对多泵多塔多节点的供水系统,给出用迭代计算确定水泵工况的计算方法,并给出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上述计算的程序的步骤。  相似文献   
997.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在温带地区不能越冬,每年从热带入侵中国夏季水稻种植区。中国科学家已经发现,在秋季的后几个世代形成一系列向西南方的回迁,1988年9月间在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农场(江苏省江浦县境内)使用X-band和Q-band系统两台雷达直接观测褐飞虱的长距离的迁移,证实了上述发现,并做到定量化。这种专门设计的高频雷达能监测1000m范围以内的飞虱个体以及更大范围的飞虱群体。用由一只气球携带的捕虫网对雷达监测到的昆虫群体作取样检查,发现在观测期内,褐飞虱每晚以大种群迁移,它在夜间  相似文献   
998.
农村居民点整理个例分析与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斌  吴次芳  杨遴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799-800,843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未来耕地补充的理想来源.通过深入调查,找出农居点用地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典型案例比较分析,阐述目前农村居民点整理发展的主要模式、未来农居点整理的理想模式及各种模式发展的可能性及实用领域,同时提出了未来农居点整理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9.
以CAT980S装载机动臂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装载机在正载插入与掘起联合作业(工况1)、右偏载插入与掘起联合作业(工况2)两种危险工况下动臂上铰点、动臂油缸铰点附近的应力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采用有限元与边界元混合求解,集中了有限元与边界元的优点,整体采用有限元求解,铰点局部采用边界元进行分析。在边界元分析中,提出了最小二乘边界元法,有效地模拟了铰点附近复杂的边界形状与边界条件。计算出了铰点附近应力场分布规律。同时,对CAT980S装载机动臂各铰点附近的应力进行了实车测试,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植物激素对冬凌草愈伤组织增殖及褐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对冬凌草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及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种类、浓度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增殖及褐变影响较大。适宜浓度的2,4-D、IAA和NAA生长素、KT和6-BA细胞分裂素及GA3,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或抑制褐化,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其中以2,4-D(2.5) KT(0.2) GA3(0.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