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12篇
  免费   903篇
  国内免费   2263篇
林业   4739篇
农学   4132篇
基础科学   6687篇
  2291篇
综合类   28381篇
农作物   2749篇
水产渔业   5894篇
畜牧兽医   15194篇
园艺   8149篇
植物保护   1862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717篇
  2022年   818篇
  2021年   988篇
  2020年   1249篇
  2019年   1334篇
  2018年   656篇
  2017年   1343篇
  2016年   1769篇
  2015年   1935篇
  2014年   3769篇
  2013年   3549篇
  2012年   4514篇
  2011年   4559篇
  2010年   4410篇
  2009年   5124篇
  2008年   5689篇
  2007年   5107篇
  2006年   4800篇
  2005年   4489篇
  2004年   2635篇
  2003年   3067篇
  2002年   2946篇
  2001年   2108篇
  2000年   1735篇
  1999年   1430篇
  1998年   1181篇
  1997年   926篇
  1996年   860篇
  1995年   841篇
  1994年   704篇
  1993年   651篇
  1992年   406篇
  1991年   605篇
  1990年   799篇
  1989年   511篇
  1988年   237篇
  1987年   177篇
  1986年   175篇
  1985年   118篇
  1984年   113篇
  1983年   92篇
  1982年   96篇
  1981年   74篇
  1980年   79篇
  1979年   57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59篇
  1974年   66篇
  1957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3 毫秒
991.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PCR方法配合生化鉴定,从有肺炎症状猪的肺脏及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症状猪的鼻拭子中分离出6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然后做了药敏试验,并用PCR方法对这66株Pm进行分型及毒素基因的检测,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e Pasteurella multocida,T^ Pm)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PCR鉴定与生化鉴定Pm结果完全一致;PCR分型表明有46株为D型Pm,18株为A型:Pm,1株为B型Pm,1株无法定型;有8株用PcR检测为T^ Pm;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这8株T^ Pm的进一步鉴定也表明均为产毒素菌株。所鉴定的8株T^ Pm都为D型,都分离于有严重PAR症状的猪。  相似文献   
992.
2004年2月至3月,湖北剂州某市八宝、中洲、老城、胡家岗和荆闸等乡镇自然村多家个体养猪专业户在断奶仔猪中爆发一种以体温高、贫血、黄疸、精神沉郁,先便秘后拉稀为特征的传染病。医治不见好转,先后死亡450多头。于3月中旬和下旬分2批将病猪送到我院进行诊断,经剖检、实验室检验和动物试验,最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和弓形体病继发猪瘟,采用超量免疫及综合防制措施,使本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3.
海南省规模化猪场衣原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采自海南省各市县13个猪场的972份血清用间接血凝(IHA)试验进行猪衣原体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场整体抗体阳性率为49.49%,其中母猪群抗体阳性率为53.66%,肥猪群抗体阳性率为47.79%,仔猪群抗体阳性率为27.78%,仔猪群抗体阳性率与肥猪群、母猪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肥猪群抗体阳性率与母猪群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猪场衣原体病感染率有所差异,抗体阳性率在31.11%~86.21%之间。  相似文献   
994.
纤维素酶渣替代黄豆饲喂杂交奶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纤维素酶渣替代黄豆对西黄杂奶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作饲喂对比试验,并对其产奶量及奶品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牛日产奶量平均提高1 88kg,其乳蛋白和乳糖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5.
不同品种及其杂交羔羊育肥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对滩羊、小尾寒羊、寒滩F1和萨寒F14组(36只)3月龄去势羔羊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全舍饲5个月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萨寒F1各月龄增重、日增重都比其它3组高,差异显著(P<0.05)。同时,各组羔羊随着年龄的增加,采食量的增长,相对生长速度都逐渐下降。结论: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选用优良父本杂种羊进行肥育,适时屠宰,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96.
对金华市规模奶牛场HMT强阳性的122个乳样进行主要细菌的分离鉴定,查出91个乳样有细菌,细菌检出率为74.59%。检出8种共104个分离菌株,其中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3株,占51.0%;传染性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无乳链球菌14株,分别占22.1%和13.5%;环境性细菌感染9株占8.7%,其中链球菌属(除无乳之外)7株占6.7%,且以停乳链球菌为主(5.8%);肠杆菌2株占1.9%,但未检出大肠杆菌;其他细菌5株占4.8%。由葡萄球菌、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乳房炎占12.0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上较常使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对该场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有很大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97.
马动脉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马动脉炎病毒基因组保守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对影响PCR扩增因素的筛选,成功地从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出约200bp的片段,与理论设计值(204bp)大小一致。而正常的RK-13、BHK-21和Vero细胞和同为动脉炎病毒科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作为对照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出10^-4个TCID50的病毒含量,说明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8.
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阿莫西林、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合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观察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合治疗耐阿莫西林大肠杆菌诱发的鸭大肠杆菌病的效果。结果表明: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合对鸭大肠杆菌产酶菌株体外抗菌活性优于阿莫西林,表现为明显的体外协同作用。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用治疗耐阿莫西林大肠杆菌诱发的鸭大肠杆菌病,按10mg/kg体重(以阿莫西林量计算)肌肉注射,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用1∶1和2∶1的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2.5%、92.5%和85%、80%,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阿莫西林饮水组及阿莫西林肌肉注射组(P<0.01)。  相似文献   
999.
生产中经常需要进行实验室内的工作,如病原分离、抗体检测、药敏试验等。虽然这些方法可以解决临床上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也不是什么情况都适用,有时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的方法仅仅适合科研方面,得到的结果可能对实际生产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对实验室内的结果应当正确认识,在生产中要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00.
观察了复方中草药“毒菌杀”的安全性及其对禽大肠杆菌及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发现“毒菌杀”安全性高,组成“毒菌杀”的各单味中药及其合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g/mL)分别为板蓝根0.05、穿心莲0.05、黄芪0.025、黄柏0.05、柴胡0.05、生地0.05、甘草0.05、当归0.025,“毒菌杀”方剂为0.05;对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板蓝根0.05、穿心莲0.025、黄芪0.025、黄柏0.05、柴胡0.025、生地0.05、甘草0.025、当归0.05,“毒菌杀”方剂为0.025;而牛胆汁对这两种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和1%。说明“毒菌杀”方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