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24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21.
小麦不同品种吸收钾离子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小麦不同品种吸收钾离子(K+)的动力学参数不同。米氏常数(Km)以绵阳11最大,红矮1最小;最大吸收速率(1max)繁6最高,红芒22最低。供试小麦各品种吸收K+的补偿点(Cmin)3.44.mol/L,远低于一般土壤溶液中的K+浓度,说明土壤溶液中K+浓度与小麦吸收K+的需要相适应。此外,硝酸根(NO3)、吲哚乙酸(IAA)和稀土显著促进小麦吸收K+;但铵离子(NH4+)显著抑制K+吸收;尿素对小麦吸收K+无显著影响。动力学参数的测定表明,NH4+抑制K+吸收的原因是提高了小麦吸收K+的Km;而NO3和稀土产生促进作用的原因分别是吸收K+的Imax增加和Km减少。IAA能促进H+分泌,导致小麦吸收K+的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2.
测定了福建省黑云母花岗岩,凝灰岩、玄武岩和石英闪长岩母质发育的3种水型红壤性水稻土及起源土壤的钾素 Q/I 曲线,获得钾位缓冲容量 PBC~K,速效钾含量-△K,钾离子平衡活度比 AR_c~k 和钾位 pK-1/2 P(Ca+Mg)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2)不同水型水稻土PBC~K,潴育型>潜育型>渗育型>超源土壤.主要受水稻土形成发育过程中土壤胶体表面性质的综合影响.(2)不同母质红壤性水稻土 PBC~K,渗育型系列玄武岩者>黑云母花岗岩者>凝灰岩者>石英闪长岩者,潴育型系列玄武岩者>凝灰岩者>石英闪长者者>黑云母花岗岩者,主要受到腐殖质、粘粒和游离氧化铁含量的影响.(3)黑云母花岗岩母质水稻土的现实速效钾最大,玄武岩母质者最小;但在 AR_c~k 一致的条件下则机反.(4)钾位和 AR_c~k 的分析与上述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3.
在心侧体-咽侧体(CC-CA)复合体的培养液中增加200μmol/L法尼醇(Farnesol)能引起甲基法尼酸(MF)的大量积累,但不提高保幼激素Ⅲ(JHⅢ)的生物合成率。初步认为是由于甲基法尼酸环氧化酶受到抑制所致。培养液中增加Ca ̄(2+)浓度,可刺激CA大量合成JHⅢ,试验结果表明,在10mmol/LCa ̄(2+)浓度条件下每对CA合成JHⅢ的量最大。但提高K ̄+浓度则几乎完全抑制了JHⅢ的合成。不同浓度Ca ̄(2+)与20μmol/L外源性法尼醇同时处理腺体复合体,不增加MF的积累,但提高K ̄+浓度再和200μmol/L法尼醇一起处理,能诱导JHⅢ的生物合成,大幅度增加MF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4.
HAK/KUP/KT家族是一类重要的钾转运蛋白家族。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栽培型及墨西哥野生型辣椒全基因组范围内的HAK/KUP/KT基因成员进行鉴定及分析,比较两者在数目、复制类型及组织表达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发现2种辣椒中HAK/KUP/KT家族成员分别为24和22个,且在染色体上呈不均衡分布。基因复制类型分析发现,HAK/KUP/KT家族成员中存在片段重复和串联重复,且纯化选择是该家族进化的主要动力。组织表达分析显示,辣椒HAK/KUP/KT基因间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暗示辣椒HAK/KUP/KT家族成员在功能上的多样性,并为后续发掘有益的钾转运基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5.
在6种不同盐度(34、32、30、28、26和22)激活液、3种不同K+浓度(25 mmol/L、30 mmol/L和35 mmol/L)稀释液和不同保存时间(0 h、24 h、48 h、72 h和96 h)条件下,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精子的活力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激活液盐度为30时精...  相似文献   
126.
127.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盐胁迫下葡萄幼苗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钾钠离子含量的影响,为葡萄抗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赤霞珠和LN33盆栽葡萄幼苗为试验材料,在200 mmol/L NaCl处理下进行不同比例红蓝光3R∶7B、5R∶5B、7R∶3B照射,5 d后测定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钠钾离子含量。【结果】与对照(CK)相比,盐胁迫下2个品种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总量(Chla+b)和叶绿素a/b(Chla/b)显著降低;叶绿素初始荧光(F0)和热耗散量子比率(Phi_Do)显著升高,光化学反应效率(Phi_Eo)和单位反应中心电子传递能(ETo/RC)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显著降低;钠离子和钾离子含量分别显著升高和降低。与盐胁迫相比,3个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品种Chla、Chlb、Chla+b、Chla/b,降低了...  相似文献   
128.
王家瑾  杨顺瑛  苏彦华 《土壤》2022,54(5):896-904
本文通过对13种植物(拟南芥,水稻,玉米,大豆,甜瓜,胡萝卜、葡萄、马铃薯、沙冬青、苜蓿、小花碱茅、黄瓜及杨树)中的Shaker型钾离子通道进行生物信息学聚类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选定C端区域反映C4植物特征的玉米气孔开放型钾离子吸收通道ZmK2.1,构建了过表达ZmK2.1的拟南芥株系(OE#3、OE#5、OE#11),同时以野生型Col-0为对照实验材料,研究过表达ZmK2.1拟南芥植株的钾素利用特征。实验采用固体培养基和水培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低钾(0.1 mol/L KCl)、中钾(1 mol/L KCl)及高钾(10 mol/L KCl)三个不同供钾水平,测定植株生物量、根长、钾含量、钾积累量、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研究结果:在钾充足条件下,过表达ZmK2.1拟南芥的根长、生物量、钾含量、钾积累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同时,过表达ZmK2.1基因的拟南芥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供钾充足的条件下,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过表达ZmK2.1基因可显著促进拟南芥植物的生长,并显著提高其钾素利用效率,这与ZmK2.1可显著增加植株的气孔导度,进而提高其光合效率和蒸腾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