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1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林业   165篇
农学   256篇
基础科学   49篇
  103篇
综合类   2558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4073篇
畜牧兽医   909篇
园艺   184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虾造血激素(astakine,AST)是节肢动物中具有促进造血组织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一种细胞因子。在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中发现,WSSV的一个可能受体蛋白与AST存在特异性结合。为进一步了解WSSV感染与对虾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造血激素基因(lvast)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HM594944),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lvast全长共1846bp,含有1个372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4个氨基酸,估算分子量为13.3kD。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一个前动力蛋白(Prokineticin)结构域。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凡纳滨对虾造血激素(LvAST)与斑节对虾和软尾太平蝲蛄AST同源性较高,与脊椎动物的同源性较低。通过构建包含lvast基因ORF重组表达载体pBAD/gIIIA-lvast,本研究成功表达出与预期相符合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LvAST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2.
克氏原螯虾因其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特别是盱眙中国龙虾节的连续成功举办,盱眙十三香龙虾更是风靡整个长三角。据统计2010年仅淮安市小龙虾养殖面积就达38.2万亩,但苗种仍依赖自繁,造成病害频发、规格小、养殖效益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993.
春末杂交鳢大规模早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来源与暂养母本斑鳢1~2龄,体重0.5~0.78千克,产自佛山当地。一部分为本场自己培育,一部分于3月4日从附近麦朗村选购,还有一部分于4月15日从南海西樵选购,长途运回。父本乌鳢2~3龄,体重1.1~2千克,购自湖南洞庭湖。一部分为上年用过的老亲鱼,一部分为2009年底收购的新亲鱼。  相似文献   
994.
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采自爱尔兰、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大叶藻、矮大叶藻、丛生大叶藻和红须根虾形藻及GenBank中的宽叶大叶藻5种大叶藻叶绿体的matK、rbcL和核糖体ITS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了5种大叶藻3个目的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结果发现胞嘧啶(C)在3个目的片段上的含量均较低。ITS片段检测到172处核苷酸替换,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matK基因片段上有52处核苷酸替换,rbcL基因片段上有20处核苷酸替换,且大部分替换来自于第三密码子的同义替换,种间在氨基酸水平上产生了一定的分化。基于ITS、matK和rbcL 3个目的片段,利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基本一致,明显分为3大支。矮大叶藻与大叶藻属间3种大叶藻的核苷酸最小差异值为19.33%,在分子数据上达到了属的水平。基于matK和rbcL基因片段拼接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叶藻与丛生大叶藻的分化时间在上新世(2~2.7百万年前),与宽叶大叶藻的分化时间在上新世(4~5.3百万年),与矮大叶藻的分化时间在渐新世(27~36百万年前),与红须根虾形藻的分化时间在始新世(33~44百万年前)。4个地区大叶藻的...  相似文献   
995.
徐瑞邹 《齐鲁渔业》2011,(10):39-39
淡水小龙虾,因其外观艳丽,肉味鲜美,正日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小龙虾养殖的体会,将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在硫化物浓度为0.4、1.2和4.0mg/L的水体中暴露48h,研究硫化物胁迫对其血液免疫指标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物对日本沼虾的24、48、72、96hLC50分别为22.5、15.2、12.5、11.35mg/L。血细胞密度(THC)和吞噬活力(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随硫化物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至48h,0.4、1.2和4.0mg/L组的THC显著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85.71%、70.75%和57.48%。各试验组沼虾的凝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延长,1.2mg/L和4.0mg/L组分别从12h和6h开始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沼虾肌肉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硫化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至48h,1.2mg/L和4.0mg/L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硫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至48h,1.2mg/L和4.0mg/L组的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日本沼虾免疫系统对低浓度硫化物有一定的耐受力;当硫化物浓度过高时,沼虾的免疫能力降低,对机体抗氧化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7.
两种壳色虾夷扇贝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RAPD技术对两种壳色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研究。用筛选出的22个随机引物对白色贝和褐色贝各40个个体进行RAPD扩增,进行群体内及群体间的遗传学分析。白色贝共检测出128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9.5%,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24;褐色贝共检测出127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8.9%,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23。白色贝和褐色贝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为0.961和0.039,二者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052,遗传分化的程度较低。结果表明,白色贝和褐色贝之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位点的比例和遗传多样性等的差别不明显,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S285—1在褐色贝大部分个体中都能获得扩增片段,但在白色贝所有个体中均未见这个位点的扩增片段,推断S285—1为白色贝的特异阴性片段。  相似文献   
998.
饥饿胁迫对虾夷扇贝几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7±1)℃条件下,研究了壳长(8.83±0.52)cm的虾夷扇贝在不同饥饿时间(5、10、15、20、30 d)处理后,血液中血细胞总数、血细胞吞噬水平、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扇贝的血细胞总数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饥饿20 d以上的扇贝血细胞数明显降低,与投喂组差异极显著(P<0.01),扇贝血细胞吞噬率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先小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饥饿253、0 d与投喂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253、0 d的扇贝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有所升高,饥饿30d,与投喂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饥饿超过20 d,扇贝的免疫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999.
2010年进行了虾夷扇贝吊耳养殖试验研究。吊耳养殖分为一针四贝及一针二贝2种模式,经过6个月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笼养方式相比,吊耳养殖扇贝的壳高增长率、单贝质量、贝柱质量、台产量、台产值等指标具有较大优势,存活率、肥满度、出丁率等指标互有优劣。在吊耳养殖模式下,虾夷扇贝壳高的生长优势明显,其中一针四贝模式的生长优势最大。本试验中吊耳养殖扇贝的总体生长情况优于传统的笼养方式;综合对比2种吊耳养殖模式,一针四贝模式的养殖效果好于一针二贝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克氏原螯虾(Procambams clarkii),俗称龙虾,原产于美国中南部与墨西哥北部,上世纪20~30年代经日本引入中国南京地区。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钙质,含有重要的化工原料“虾壳素”,鲜活与加工产品热销国内大中发达城市与欧美等国,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在我国各地一度掀起引种与养殖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