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43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857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十、草鱼的多发病草鱼的多发病,尤其是赤皮、烂鳃、肠炎三种暴发性疾病等,多因喂草技术不当引起。1.草鱼经长期越冬后消耗大、体质弱、抗病力差,开春时应及时投喂些精料,加人工种植的饲草,迅速恢复健康,增加抗病力。否则只喂草料,体质恢复慢,在初春水温变化不稳定的情况下,极易  相似文献   
122.
鳜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一般情况下病害较少,但由于高密度养殖时易受寄生虫和有害细菌感染,故其防治尤其重要。我所近年来由河北引进110尾亲鱼,经过孵化和养殖已取得成效,笔者就其在病害防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3.
渔工 《海鲜世界》2002,(3):40-41
近几年来,我国观赏鱼养殖业迅速发展,由于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带来了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及防治病害措施不利等因素,造成鱼病流行严重,细菌性疾病更为突出,如烂鳃病、竖鳞病、皮肤发炎充血病、蛀鳍烂尾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腐皮病等:本文主要介绍对观赏鱼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病、竖鳞病、蛀鳍烂尾病及赤皮病.  相似文献   
124.
为了阐明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在隐性感染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本研究采集曾发生过喉孢子虫病养殖池塘的 2 龄健康异育银鲫的鳃(丝)、伪鳃、中肾、头肾、 肌肉、脾脏、肝脏、卵巢、血液等 9 个组织器官, 采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分析了不同组织器官的感染率和相对感染强度。结果显示, 所采集的 30 尾异育银鲫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但鱼体的洪湖碘泡虫感染率为 100%, 均为隐性感染个体; 各组织器官间的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 除肌肉未检出外, 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伪鳃(100.0%)、卵巢 (83.3%)、鳃(73.3%)、脾脏(70.0%)、中肾(36.7%)、头肾(23.3%)、肝脏(10.0%)、血液(6.7%)、肌肉(0)。不同组织器官的相对感染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伪鳃(14.4349±70.0529)、卵巢(0.9556±1.5627)、脾脏(0.3644±0.7854)、鳃 (0.3339±0.2682)、头肾(0.2722±0.3761)、中肾(0.0379±0.1055)、肝脏(0.0019±0.0022)、血液(0.0012±0.0011)。研究表明, 洪湖碘泡虫可系统感染异育银鲫多个组织器官, 其中, 伪鳃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最高, 可以作为该病早期检测和疫病监测的首选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125.
<正> 1 三文鱼发病前一般有如下征兆1.1 鱼离群游于水面、排水部的鱼或在池壁、池底缓游的鱼增多。1.2 游泳方式异常,出现突进式、旋回式、竖直上下式、曲体或侧体游动或擦磨游动。1.3 活泼度集群性下降,摄饵反应迟钝、摄饵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6.
报告了对虾养殖池中可以作为对虾优质饵料生物的一种小型底栖多毛类生物-短鳃伪稚虫及其幼体的生物学习性,内容包括春,夏期间丁字湾沿岸与牟平沿岸海幼体密度的季节变节,虾池中幼体密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短锶伪推虫成体的生态习性以及引种繁殖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27.
陈辉 《重庆水产》2006,(2):26-27
黄鳝又名鳝鱼、长鱼,是合鳃目合鳃科中仅有的一种淡水鱼类。黄鳝的经济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丰富,是淡水鱼类中的佳品之一,同时黄鳝还具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的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目前自然捕捞黄鳝极为枯竭的情况下,人工饲养、储养黄鳝的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28.
长牡蛎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琳 《齐鲁渔业》2005,22(10):4-5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也称太平洋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牡蛎科。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其肉味鲜美.蛋白质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已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之一。笔者就长牡蛎的苗种培育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9.
李龙 《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37-137
<正>一、开展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杨树是我县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全县杨树栽植面积的迅速增加,由于树种单一,林相简单,以杨小舟蛾、杨扇舟蛾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已成为我县的主要林木害虫,每年在部分乡镇暴发成灾。危害我县的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杨尺蠖、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等。全县发生比较普遍,危害较重的是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在我县一年发生4代,繁殖量大,传  相似文献   
130.
抗真菌药物对鱼类鳃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霉病力克、氟康唑、硫酸铜3种抗真菌药物对患有鳃霉病妁鲤鱼进行浸泡治疗,每天早晚各1次,浸泡1周。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观察霉菌孢子在鱼体上皮细胞(FEC)的粘附情况,用电泳法分析霉菌孢子内的生化反应。结果显示,用霉病力克处理组织效果最好,表明霉病力克具有抗鳃霉菌和抑制鳃霉孢子粘附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