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5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22篇
水产渔业   65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61.
5个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国内主要养殖区域红东方鲀种质资源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选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国内来自不同养殖区的5个红东方鲀养殖群体:文登群体(WD)、莱州群体(LZ)、日本群体1(J1)、日本群体2(J2)、唐海群体(THQ),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2对引物具有多态性。5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不等;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27、0.26、0.18、0.25、0.20;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5、0.57、0.69、0.71、0.6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排列顺序为J2(0.65)>J1(0.63)>THQ(0.55)>LZ(0.51)>WD(0.48)。分析结果表明,1)WD和LZ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233 6;LZ与J1群体间遗传距离大,为0.624 2;2)WD群体遗传多样性为中度多态(0.25<PIC<0.5),LZ、J1、J2以及THQ群体遗传多样性均为高度多态(PIC≥0.5)。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主要养殖区域红东方鲀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862.
根据2013—2014年在大连远洋渔业金枪鱼钓有限公司的超低温金枪钓渔船“天祥”16号船上采集的258个条样品为基础(从845尾长金枪鱼样本中随机选取了258个条样本),研究了北太平洋长金枪鱼的年龄和生长情况。研究首次采用了3个不同的切割位置(条全长的10%、20%、50%标记段)对条截面进行处理,利用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分别拟合长金枪鱼叉长和条截面半径之间的关系,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来获得最优化的函数,并计算其逆算叉长,最后得到北太平洋长金枪鱼的生长方程、生长拐点以及生长率和生长指标。研究表明,北太平洋长金枪鱼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4~6龄,不分雌雄的生长方程为Lt=112.231×[1-e-0.277 132×(t+1.435)],拐点年龄为2.53,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且年龄越大变化越小。本研究可为北太平洋长金枪鱼的资源状况评估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863.
本研究旨在探讨红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对红鱼粉、白鱼粉、豆粕、菜粕、花生粕、棉粕、玉米酒糟蛋白(DDGS)和肉骨粉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总能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实验饲料由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待测饲料原料组成,并添加0.1%的三氧化二钇(Y2O3)作为外源添加剂,选取平均体重为37.90 g的红东方鲀幼鱼,随机分成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按照不同处理分别投喂相应饲料,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结果显示,白鱼粉、红鱼粉和豆粕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0.54%、69.02%和60.37%,显著高于菜粕、棉粕及DDGS(P<0.05);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为50.91%~92.78%,肉骨粉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最低(50.91%),显著低于白鱼粉、红鱼粉、豆粕、菜粕、花生粕和DDGS(P<0.05),各待测饲料原料中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基本一致;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为70.6%~94.19%,白鱼粉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最高(94.19%),显著高于棉粕和肉骨粉(P<0.05);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为30.58%~90.01%,白鱼粉、红鱼粉、豆粕和花生粕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76.26%~90.01%)(P<0.05);磷的表观消化率为9.13%~68.14%,白鱼粉和红鱼粉的总磷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为66.98%和68.14%)(P<0.05)。白鱼粉、红鱼粉的各种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均较佳,肉骨粉及棉粕各种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相对较差;豆粕及花生粕的粗蛋白消化率及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优于其他植物蛋白,菜粕次之。  相似文献   
864.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6):33-34
近年来,东非的坦桑尼亚水域也和中西部印度洋的塞舌耳、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水域一样,是为重要的大眼金枪鱼、黄金枪鱼渔场。因此,从1998年11月起日本与坦桑尼亚签订有长期间的有关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民间协定,为此每年都有近20艘的日本远洋金枪鱼延绳钓船在坦桑尼亚200海里专属经济水域内作业。然而,  相似文献   
865.
东海中北部小眼绿鳍鱼食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5月~2009年2月收集到的小眼绿鱼胃含物样品,对其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眼绿鱼全年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93种,磷虾类、长尾类和鱼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其食物组成存在季节差异,春季小眼绿鱼以太平洋磷虾、脊腹褐虾和鳀鱼为主要食物;夏季以细巧仿对虾、脊腹褐虾、口虾姑和葛氏长臂虾为主要食物;秋季以太平洋磷虾、戴氏赤虾、细螯虾和鳀鱼为主要食物;冬季以鳀鱼、细螯虾、褐菖鲉和对虾为主要食物。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呈显著差异(P0.05),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各个季节的主要饵料类群组成存在差异,但长尾类和鱼类在四个季节都有分布。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东海小眼绿鱼的食物组成与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66.
文中对捕获于内蒙古居延海东西湖水域的大鼓鳔鳅(Hedinichthys yarkandensis macroptera)鱼体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东湖和西湖各26个样本总计52个个体中COI序列长度为626~645 bp,GC碱基含量为41.37%~42.0...  相似文献   
867.
黄山浦溪河宽鳍鱲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黄山区浦溪河宽鱲(Zacco platypus)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鳞片上的年轮特征呈现出疏密型(50%)、切割型(32.6%)与疏密切割型(17.4%)三种类型,部分鳞片上还存在有副轮和幼轮。从8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年轮形成时间长达8个月。全部渔获物由Ⅰ—Ⅲ共3个龄组组成,其中以Ⅱ龄组为优势龄组(53.97%)。雌、雄全长和体重关系显著不同(P<0.05),其关系式分别为W♀=4.88×10-6L3.16(R2=0.92,N=134)、W♂=6.26×10-6L3.1025(R2=0.96,N=101)。两性间的退算全长在II龄时无显著差异,但在III龄时差异显著,其中雄性(89.96 mm)大于雌性(76.85 mm);雄鱼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雌鱼,生长指数分别为16.73和8.27。  相似文献   
868.
本文研究了绿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可观、可量和可数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3.0±1.0) ℃条件下,1 d出现胸;4 d卵黄囊消失,鳔基和第1背基清晰可见;7 d油球消失,出现腹;8 d第1背基和腹出膜;9 d披透明圆形小鳞;12 d鳔和腹两侧后匙骨清晰可见;14 d出现第2背骨和臀骨;16 d披锥形小鳞,上、下颌出现锥形齿;19 d分化出第2背条和臀条;20 d尾柄下侧长出尾条;24 d时,第2背、臀和尾条形态发育完全;27 d鳔大量充气。可量性状变化的曲线方程 R2 值均>0.90,第1背高,4~30 d呈指数递增;视囊0~11 和11~20 d为线性递增,0~11 d递增程度<11~20 d,21~30 d为指数递增;口裂4~13和22~30 d为线性递增,13~22 d为线性递减;全长、体长、体高和矢耳石直径等拐点前为线性递增,拐点后为指数递增,拐点集中在19~23 d。初孵仔鱼共27对肌节,头部6对,躯体21对;仔鱼末期,第2背骨数为31~36根,臀骨数为33~35根;稚鱼末期,第2背和臀条数与支骨数相对应,胸条数为15~18根,尾条数为12根;早期幼鱼45 d时,条分节明显,第2背条2节,臀条3节,尾条为7~10节,50 d躯体4~5条黑色条带。研究较详尽地描述了绿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丰富了绿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基础资料,可为其苗种繁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69.
宋利明  沈智宾  季诚 《水产学报》2017,41(9):1407-1414
研究黄金枪鱼鱼体脂肪含量与其生物学参数的关系有利于确定其鱼体脂肪含量与生物学参数是否有关并掌握鱼类的生长、繁殖和渔场特性。本研究根据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海域延绳钓渔业调查中采集到的91尾黄金枪鱼,测定了其脂肪含量和生物学参数等,应用频率统计法分析了其脂肪含量的时空分布,脂肪含量与性别、体质量、性腺成熟度的关系;应用GAM方法分析了脂肪含量与条件系数(K)、纯重系数(SI)、性腺指数(GSI)、叉长(FL)的关系。结果显示:(1)黄金枪鱼的脂肪含量为0.1%~26.7%,平均脂肪含量为6.94%;(2)黄金枪鱼10—12月份月平均脂肪含量总体较低,12月份以后月平均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2°N~3°N,59°E~60°E区域的平均脂肪含量最高,为15.3%,7°S~8°S,44°E~45°E区域的最低,为1.2%,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3)各性别、体质量组、性腺成熟度、叉长组的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黄金枪鱼脂肪含量与条件系数(K)、纯重系数(SI)、性腺指数(GSI)、叉长(FL)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1)3、4月份黄金枪鱼开始进入产卵期;(2)2°N~3°N,59°E~60°E可能是一重要的产卵场;(3)雌性的繁殖能力与鱼体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0.
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因表达水平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盐(盐度4‰)胁迫下红东方鲀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结构中肝细胞发生肿大,形状变形;肝脏IL15和TLR3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IRF2基因的表达量却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