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以及C-带、G-带和银染技术,对云南地方猪种撒坝猪、大河猪进行了显带染色体研究.测量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Ag-NORs定位于7号和10号染色体.撒坝猪、大河猪的G-带带型与其它家猪相似,C-带和Ag-NORs具有多态性.撒坝猪和大河猪的C-带和Ag-NORs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改进后的悬浮滴片法制备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雄性染色体标本,进行东亚飞蝗核型、C带和银染显带分析.东亚飞蝗雄性核型为2N-22+XO(↑),染色体组式为4L+4M+4S+XO.C带显示东亚飞蝗染色体全部为端着丝粒,第2对染色体有端带;东亚飞蝗的银染核仁组织区位于...  相似文献   
13.
西镇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1头西镇牛的染色体核型、G带、C带及Ag-NOR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镇牛公牛的核型为60,xy,,母牛为60,xx。Y染色体近端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对獭兔体细胞染色体常规组型、G-分带核型和18S+28S NoRs定位及数目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獭兔的染包体常规组型为2n=44,12m+11sm+12st+9t;獭兔G-分带核型与Read-ing会议制定的家兔标准G-带核型基本一致;獭兔的Ag-NoRs定位于13、16和20号染色体短臂的端部以及21号染色体长臂端部,单个细胞银染颗粒数目分布范围为1~6个,平均数为3.68个,众数为4。本研究还从细胞遗传学水平对獭兔的品种特征以及与其他品种家兔比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麦穗鱼鳍条组织培养及染色体Ag—NORs和C-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探索了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鳍组织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同时对其染色体Ag-NORs和C-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麦穗鱼鳍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EM培养基,细胞在组织块贴壁后第6天迁出,经传代后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状;2)其染色体具有1对Ag-NORs,位于第23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其NORs具多态性,未见Ag-NORs联合现象;3)其染色体C-带主要为端粒和着丝点C-带,少数为居间C-带,其中第23对染色体的短臂大部分呈现C-带强阳性,与Ag-NORs区域对应。  相似文献   
16.
圆斑星鲽染色体与多种显带的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法制备圆斑星鲽染色体,研究其染色体C-带、Ag-NORs带及G-带的显带特征.结果发现,圆斑星鲽具有46条染色体,核型为2n =46t,染色体臂数为NF =46,所检个体全部为二倍体,未发现存在异型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的现象.带型研究表明,C-带特征为46条染色体均有大小不一的C-带,其中第22对染色体整体呈阳性深染,第19对染色体具有端部C-带,其余均为着丝粒C-带;计算其异染色质含量为30%;Ag-NORs带型特征为具有1对Ag-NORs,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末端,为端部Ag-NORs; G-带特征为具有38条深染带,21条浅染带.研究结果为圆斑星鲽染色体组学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海南南渡江野生唇?(Hemibarbus labeo)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唇?染色体核型和银染(Ag-NORs)。结果显示,唇?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50,核型公式为2n=18m+12sm+12st+8t,其染色体臂数(NF)为80,未发现异型染色体,Ag-NORs出现在第5对和第11对同源染色体的短臂末端。鮈亚科鱼类染色体进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唇?具有鮈亚科鱼类的原始核型。本研究不仅补充了唇?的细胞遗传学数据,为研究鮈亚科/?属鱼类的分类与进化提供了数据资料,也为唇?的种质资源保护、种质改良等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合作猪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以及Ag-NORs染色、C-分带技术,对合作猪染色体的核型、核仁组成区以及结构异染色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猪染色体阳性银染核仁组成为1,2,3和4的频率分别为0.00,0.22,0.47和0.31,平均有3.02条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被正染,Ag-NORs联会的频率为1.29%;合作猪染色体C-带类型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显带技术,对藏羊和引入青海的新疆细毛羊染色体进行卫显带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绵羊G-带带型基本一致;Ag-NORs分布位点相同;C-带着色区域相同,但异染色质区域大小和染色深浅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二倍体大鳞副泥鳅♀×四倍体泥鳅♂杂交后代的染色体进行Ag-NORs、CMA3/DA/DAPI及FISH等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对照组泥鳅×泥鳅(2n×2n)杂交后代的间期核和中期分裂相中最高银染点数为2个,杂交组2n×4n杂种后代的间期核和中期分裂相中最高银染点数为3个;②在对照组2n×2n杂交后代有丝分裂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