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67篇
  17篇
综合类   314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云南省珍稀畜种资源--独龙牛保护与研究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龙牛又叫大额牛,是牛亚科黄牛属中一个独立的牛种,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独龙江流域,目前总数已达800余头,本文详细调查了独龙牛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性能,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特性及其饲养管理。并对独龙牛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黄花菜根尖细胞染色体的核型特征和带型特征,其中,对黄花菜G—带带型的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3.
燕麦属Avena中的四个种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去壁低渗法对燕麦属Avena的四个种,进行了染色体倍性研究,並做了显微照相。结果表明Avena中的四个种A.nuda、A.magna、A.nudibrevis、A.strigosa,分别为六倍体、四倍体和二倍体。其中A.magna染色体数在国内还不曾有人认定过。目前对燕麦属的分类问题国内外仍有不同意见,但我们认为在Avena属中种的演化二倍体应是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对如何才能得到分散度高的染色体图相,也做了方法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4.
提高小麦×玉米中小麦单倍体苗加倍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玉米杂交产生的小麦单倍体为材料,研究了单倍体苗分蘖节切口预处理对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倍前对分蘖节进行切口处理的单倍体苗加倍率和加倍效率均达90.3%,比对照高16个百分点。对560个加倍成功的DH株的第一结实穗位分布进行了统计,从主茎开始结实的植株只占31.1%,其余均从分蘖穗开始结实,个别植株到第13个分蘖穗才收到种子;前5个穗位开始结实的植株占82.1%,前7个穗位占94.3%。结果表明,小麦单倍体的加倍率不仅受加倍方法的影响,还与加倍处理前后的栽培技术有关,培育多蘖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是提高加倍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5.
核型分析方法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核型分析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形态鉴别,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染色体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植物进行分类,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对于植物分类、进化过程、以及属种间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核型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指出了目前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6.
泰山赤鳞鱼的核型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泰山赤鳞鱼的核型。[方法]以稀有物种泰山赤鳞鱼的头肾细胞为实验材料对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泰山赤鳞鱼染色体的数目是50,核型是2n=50,16m+14sm+20t,NF=80,没有发现性染色体。[结论]这是首次关于泰山赤磷鱼核型分析的报道。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灵菊七(Gynura medica)的细胞染色体特点,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方法]以灵菊七幼苗茎尖为材料,从上午6:30~10:30,每隔20 min取材一次,采用常规制片技术制片,显微镜观察中期分裂相细胞,对染色体完全分散开的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结果]在染色体分散良好的102个中期分裂相细胞中,有96.08%含20条染色体,3.92%含40条染色体;同时结果表明上午7:50~9:30取材较佳。[结论]G.medica为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含有10对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0 m,染色体核型属于1A型。该研究结果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8.
建立了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细菌DNA,EB染色,Info Quest FP聚类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获得了《中国兽医菌种目录》中收录的12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其中CVCC212与CVCC213等12对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相似率在85%以上。实验通过建立12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丰富了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背景资料,为进一步分析基因分型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9.
以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的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用Schiff’s进行孚尔根染色,对接骨木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显微摄影。同时对接骨木进行核型分析,为其植物资源的开发,良种的选育和分类提供了细胞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0.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4):457-465
Abstract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that occur sequentially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re important abiotic stresses affecting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ability to maintain the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ntrasting moisture stresses may be one of the key traits for plant adapt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key root trait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above ability by comparativel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the two moisture stresses in succession on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The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CSSLs) from the crosses between the japonica rice cultivar Nipponbare and indica rice cultivar Kasalath were used for precise comparison of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The rice seedlings were grown by hydroponics under a continuously well-aerated condition for 14 days (non-stressed), a drought condition for 7 days followed by an oxygen (O2)-deficient (stagnant) condition for 7 days (drought-to-stagnant, D-S), or a stagnant condition for 7 days followed by drought condition for 7 days (stagnant-to-drought, S-D). CSSL43 and 47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owth from Nipponbare under the non-stressed condition, but exhibited greater lateral root production under the stresses. Lateral root production was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faster seminal root elongation mediated by higher aerenchyma formation in the D-S condition, and to more branching of lateral roots on the seminal root axis in the S-D condition. The D-S condition severely affected lateral root production due to reduced seminal root elongation and aerenchyma formation.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e fact that those root traits previously identified using different cultivars greatly contribute to plant adaptation. Oxygen deficiency preceded by drought (D-S) was more stressful to roots than drought preceded by O2 deficiency (S-D), because drought reduced root aerenchyma formation during the subsequent stagnant cond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