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1篇
  7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利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淡水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淡水石斑鱼染色体数目为2n=44,核型公式为4 sm+26 st+14 t,染色体臂数(NF)=48。雌雄无差异。  相似文献   
282.
试验采用染色体压片法对‘青燕1号’燕麦(Avena sativa L. ‘Qingyan NO.1’)新品种的核型进行研究,明确其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特征,为该品种的分类提供细胞学研究基础。结果表明:‘青燕1号’燕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6x=42,核型公式2n=6x=20m+22sm(4SAT),其7号和17号染色体分别含有2个随体,染色体长度比为2.3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百分比为42.8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25%,核型属"2B型"。  相似文献   
283.
昆明梁王山多星韭与滇韭的核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梁王山地区多星韭与滇韭种群的染色体进行核型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多星韭1号种群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AT)+4sm;2号种群为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28:18sm(2SAT)+10m;滇韭1号和2号种群均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6=14m+2sm(2SAT),不发生倍性变化;二者在染色体水平上亲缘关系较近,在二者系统发育过程中,多星韭可能是一个较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284.
蒙古冰草有丝分裂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蒙古冰草为材料,研究其染色体核型,并观察其有丝分裂过程。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的核型公式为2n=2x=12m+2sm(2SAT),核型分类为2A。在有丝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1-2条B染色体,形态为圆点状和短棒状。  相似文献   
285.
一种新的鉴定水稻初级三体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红  秦瑞珍 《作物学报》2001,27(6):923-928
水稻初级三体在水稻遗传育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归属鉴定通常用Shastry(1960)的粗线期核型分析方法,但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不易得到分散好的粗线期染色体分裂相.本研究首次尝试利用三体株和正常株同源染色体间DNA含量的差异,用分子标记的手段将量的差异转为自显影带的差异原理去鉴定三体,发现此鉴定结果与粗线  相似文献   
286.
渥丹百合不同居群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的方法,对渥丹百合(Lilium. concolor Salisb.)4个居群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有斑百合BH27 (L. concolor var. buschianum Baker.) 和有斑百合BH41 (L. concolor var. buschianum Baker.)核型分别为2n=2x=4m(2SAT)+4st+16t(2SAT)和2n=2x=4m(4SAT)+12st+8t(4SAT),黄花渥丹BH20(L. concolor var. concolor f. coridion Kitag.) 核型为2n=2x=4m(4SAT)+4st+16t(4SAT),大花百合BH50 (L. concolor var. megalanthum Wang et Tang) 核型为2n=2x=4m(4SAT)+6st(2SAT)+14t(4SAT);其核型分类都属于3B型,但结构变异明显,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次缢痕数目及分布。  相似文献   
287.
普那菊苣的核型分析和C-分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根尖染色体常规制片分析,确定普那菊苣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2n=2x=18=18m。利用BSG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C-分带研究,确认普那菊苣的标准C-分带为2n=18=2CT+4CTI++1CT++ICTI++ICT+I+;同时证实利用C-分带方法验证核型分析中染色体的配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8.
黄顶菊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e)是最近出现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津市、廊坊等华北地区的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原产南美洲,后扩散到美洲中部和南部,在非洲和欧洲也有部分分布,亚洲的日本也有发现[1]。经有关专家鉴定属于菊科堆心菊族黄顶菊属,为一年生草本,株高150cm左右,茎多汁近肉质。该种植物为蝎尾状聚伞花序,花冠黄色,产种量极高,成熟后种子为2~2.5mm黑色瘦果。高贤明等对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特征做了详细介绍[2]。  相似文献   
289.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利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通过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合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分裂相玻片,经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清晰完整的分裂相。杂交子代(俗称云龙斑)选取75个分裂相,统计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云龙斑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19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3对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8,核型公式为2n=48,4sm+6st+38t。杂交后代云龙斑与父母本染色体数目相同,都为2n=48,但云龙斑染色体与其父母本组型不同,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染色体重新配对和变异。本研究为杂交后代"云龙斑"的种质鉴定、亲缘关系分析、杂交育种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290.
对鄱阳湖鳜鱼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鄱阳湖鳜鱼二倍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24sm.st+24t,臂数NF=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