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2篇
  7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41.
采用压片法,对长白山地区野生皱叶酸模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对其进行核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皱叶酸模的染色体数目为2n=60,其中第3对染色体具随体,核型公式为K(2n)=2X=2m(2SAT)+48m+10sm,属"2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86%,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1L+9M2+19M1+1S。基于观察结果分析了皱叶酸模染色体对称程度、类型及染色体组成,在进化类型上属于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342.
为了探明我国紫苏属(Perilla Linn.)植物的染色体特点,本研究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我国紫苏属的28份材料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28份紫苏属材料,染色体基数均为x=20,其中3个为四倍体,2n=80,其余25份皆为二倍体,2n=40;28份材料中均有发现至少一个随体,染色体类型包含m,sm,st 3种,核型有2A,3A,2B,3B 4个类型,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值1.50~2.80,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百分比为10%~65%,核型不对称系数59.69%~68.52%;通过核型分析,回回苏和多倍体紫苏类型可能具有更高的进化地位,而野生紫苏与之相反。这些数据表明了我国紫苏属植物资源在细胞学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同时本研究也对我国紫苏属植物的分类、鉴定等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43.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和Giemsa染色制片法对中粒种咖啡和大粒种咖啡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粒种咖啡的核型为2n=22=10m+12sm(2SAT),大粒种的核型为2n=22=12m+10sm(2SAT),根据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均属于2B类型。  相似文献   
344.
海南山栏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与普通栽培水稻相同,即2n=24,并同属2B核型。山栏稻染色体组中有9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水稻对照品种为5-6对),1-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水稻为4-5对).1-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这表明山栏稻核型比水稻更为对称。山栏稻染色体组的异染色质含量平均为46.1%,低于水稻对照(平均为50.1%)。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形式与水稻对照基本相同,多数是位于着丝点两侧(或再加一个短臂),只有少数(1-2对)染色体表现异染色质化。  相似文献   
345.
太湖新银鱼胚胎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帼英  刘玲 《水产学报》1990,14(4):357-358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是长江中下游湖泊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我们以胚胎细胞制取染色体标本,进行了太湖新银鱼春季群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6.
胡子鲶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用PHA体内注射法,以肾组织为材料,对胡子鲶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胡子鲶2N=56,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9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12对,近端部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为7对,染色体总臂数(NF)为98。在实验中还观察到第21对染色体在雌性个体为同型,而在雄性个体为异型,因而,这对形态明显异型的染色体的出现与性别有关,很可能是胡子鲶的性染色体,我们将其暂定为XY染色体,但要落实这对异型染色体确实是性染色体,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7.
虹鳟鱼核型及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植物血球凝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了虹鳟的染色体,并进行了核型分析。虹鳟二倍体的染色体为60条,其核型为22m+1st+7t,NF=104。以外周血红血球为样本,鸡红血细胞为对照,用美国产的FACStarplus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虹鳟的二倍体细胞核的DNA含量,其DNA含量为鸡血对照的1.51倍,绝对含量为3.47±0.21pg/N。  相似文献   
348.
棉属D染色体组的核型变异和进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坤波  李懋学 《作物学报》1990,16(3):200-207
本文报道了棉属 D 染色体组11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并采用了核型对称系数、异质系数和重合率等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核型同质程度,可将11个种分为6个亚组,即1—D_1、D_8和 D_6;2—D_(3-k)、D_(3-d);3—D_(2-1)、D_(2-2);4—D_4和 D_7;5—D_5;6—D_9。其中,D_6是 D 组的最原始种。根据核型比较分析,结合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349.
杜才富  侯国佐 《种子》1997,(1):34-36
1990年春在低芥酸品系207的株行中发现了两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3年5代育成了生长发育整齐度好.性状一致,育性分离达到1:1的核不育两用系。遗传研究表明:该不育系是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的一与S45AB、117AB属相同类型,它具有恢复源广,易测配强优势组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50.
中国牡丹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是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开展对牡丹染色体的研究,不仅可以从细胞水平上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而且可以研究不同物种遗传的变异。因此,综述了中国牡丹的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中国牡丹野生种及栽培种的染色体数目、核型、Giemsa C带、银染带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牡丹种及品种的核型相当稳定,很难作为鉴别种类的依据。但核型分析结果可为确定野生种分类地位、演化关系及为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细胞学依据。染色体C带及银染带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鉴别牡丹种及品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