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2篇
  7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51.
奥勒岗黑麦草及其三个选系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试的奥勒岗黑麦草及4号、6号、8号选系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4x=28,是四倍体,其染色体核型形式相同,为2n=4x=26m+2sm(2SAT),属基本对称式,它们的染色体相对长度及臂比总值变动不大。同时,对多花黑麦草早期引进的一个品种也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是: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14,是二倍体,染色体核型形式为2n=2x=12m+2sm(2SAT)。  相似文献   
352.
两个中国水仙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试的玉玲珑和金盏银台两个品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3x=30,是三倍体,其染色体核型形式相同,为2n=3x=24m+6sm,属基本对称式,它们的染色体相对长度及臂比总值变动不大。  相似文献   
353.
利用根尖压片法对山西蒲公英进行有丝分裂观察及核型分析,统计观察了50个可准确计数染色体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以确定该种的染色体数目。山西蒲公英的染色体数均为2n=28,其核型公式为2n=28=24m+4sat.利用有丝分裂过程当中的染色体核型,可以明确区分在表现型上难于区别的类型。染色体的数目、相对长度、着丝粒位置和随体有无都可以作为分类指标而被利用。  相似文献   
354.
[目的]研究广东韶关地区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方法]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分布于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并比较了同种蛙不同地理居群的核型。[结果]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的核型为2n=26=14m+12Sm,NF=52,黑斑蛙的核型为2n=26=16m+8Sm+2St,NF=50,均由5对大染色体和8对小染色体组成。同一种蛙的不同地理居群之间在Sm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虎纹蛙、黑斑蛙分布广泛,生存在不同地理纬度,种群长期地理隔离,加上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广东韶关虎纹蛙、黑斑蛙与其他地理居群的虎纹蛙、黑斑蛙核型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55.
所分析花生属染色体组型表明;四倍体的栽培种和山地花生都具有A、B 染色体组,且分别与二倍体野生种的卡尔登纳花生和伯提索可花生的染色体基本相同。栽培种四类型间染色体组型相似,并与山地花生也相似而与拟直立型组、外加脉组及三籽组则有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56.
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的方法,对渥丹百合(Lilium.concolorSalisb.)4个居群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有斑百合BH27(L.concolorvar.buschianumBaker.)和有斑百合BH41(L.concolorvar.buschianumBaker.)核型分别为2n=2x=4m(2SAT) 4st 16t(2SAT)和2n=2x=4m(4SAT) 12st 8t(4SAT),黄花渥丹BH20(L.concolorvar.concolorf.coridionKitag.)核型为2n=2x=4m(4SAT) 4st 16t(4SAT),大花百合BH50(L.concolorvar.megalanthumWangetTang)核型为2n=2x=4m(4SAT) 6st(2SAT) 14t(4SAT);其核型分类都属于3B型,但结构变异明显,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次缢痕数目及分布。  相似文献   
357.
本文采用经改良的常规制片法,对上农香糯、上农黑糯07、太湖糯、铁桂丰四个品种及其杂交后代选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表明,它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都是2n=2x=24,但核型形式略有不同。按臂比值而定的着丝点位置有两种类型,即中央着丝点(m)染色体和近中着丝点(sm)染色体,因此它们均为对称染色体核型。12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对是随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358.
本文通过对野桔与南桔染色体核型及Giemsa带型的研究,探讨了两者的亲缘关系在细胞学上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染色体效均为2n=18,绝对长度差异较小,属于小染色体类群,基本核型为对称性核型,N、F值均为36,染色体长度比小于2:1,属于1A类型,这表明了两者在核型上的一致性。但两者着丝点部位及臂指数乃有不同:野桔染色体全为中部着丝点,其臂指数大于60%只有一对,核型公式为:2n=18=12(L)m+6(S)m;而南桔染色体除中部着丝点外,还有3对近中部着丝点,臂指数大于60%有6对,其核型公式为:2n=18=8(L)m+4(L)Sm+4(S)m+2(S)m,不对称的程度比野桔高。Giemsa C—带带型以着丝点带和端带为基本带型。  相似文献   
359.
花生属野生种的核型分析及其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花生属六个区组的九个种,结果表明:除A.correntina和A.rigonii两个种没有随体外,其它二倍体种都有1—2对随体。除了A.batizocoi和A.villosulicarpa没有明显小的染色体外,其它种都有一对明显小的染色体。花生区组中具有“A”染色体组的三个种和缘脉区组的一个种的染色体全部是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它种有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A.glabrata的染色体数为40,其核型不及栽培种对称,有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没有“B”染色体。A.batizocoi与花生区组中的其它二倍体的核型差异较大,遗传距离也大,说明其进化程度高。五个区组二倍体种的进化程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是:花生区组(具“A”染色体组的二倍体种→A.batizocoi)→缘脉区组→三籽粒区组→直立区组→围脉区组。  相似文献   
360.
本文采用直接敲片法制作紫万年青植物染色体标本,通过体细胞染色体计数确定其染色体数目为12条,核型分析表明紫万年青植物染色体总长度为57.35μm,全组染色体平均长度9.56μm,其核型公式为K(2n)=12=3m+3Sm。同时通过观察、测量发现其染色体绝对长度变异范围为11.36~7.72μm,其相对长度细成为2n=12=6M2+6M1;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1.47:1,臂比的变异范围为1.01~2.56,臂大于2的染色体占全组染色体的33.33%,属于“2A”类型。另一方面,是期附加核型特征确定紫万年青属于复杂染色中心型。本研究将对紫万年青植物的起源、系统演化及品种改良等提供必要的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