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7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80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湖泊网围养鱼不同放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分3年进行,在3个667平方米的网围内采取主养草鱼(草鱼占草食性鱼类80%),主养团头鲂(团头鲂占80%)和草鱼、团头鲂并重(草鱼、团头鲂各占50%)的三种放养结构;每个网围第1年放草食性鱼种50公斤,第二年放种100公斤,第三年放种150公斤,以比较其养殖效益。经三年试验,其产量、增重倍数、产值、投入产出比:放养草食性鱼种50公斤时,草鱼、团头鲂并重的放养结构的四项指标最佳,分别为281.7公斤、4.8、1890.2元、1:1.33;放种量100公斤时,主养团头鲂的放养结构的四项指标最佳,分别为551.4公斤、4.8、3740.6元、1:1.74;放种量150公斤时,主养团头鲂的养殖结构的四项指标最佳,分别为795公斤、4.9、5460元、1:1.79。四项指标以放种量在100公斤和150公斤时为最佳。因此,浅水草型湖泊在进行小块网围精养时,以采用主养团头鲂或团头鲂、草鱼并重,放养量100~150公斤的结构为好。  相似文献   
62.
湖北淤泥湖团头舫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四明 《水产学报》1996,20(4):289-293
用BamHI、BglI、ClaI、EcoRI、HindⅢ、KpnI、PstI,PvuⅡSacⅡ、SacI、ScaI、XbaI,XbaI和XhoI十四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来源于湖北淤泥湖的团头舫进行线粒体DNA限制性片估长度多态性研究。初步表明DNA上切点呈现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共检测到六种母集集团。发现一尾团头舫mtDNA分子大小比普通型鱼mtDNA小约0.70kb。呈现出mtDNA发子大小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63.
团头鲂血细胞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吴维宁 《水产学报》1990,14(4):328-335
本文研究了团头鲂造血器官的血液细胞学和组织学。脾脏的脾髓,肾脏的管间组织、肝脏的窦状隙和小肠的粘膜下层是团头鲂的造血区。在一年中各个造血器官产生各种血细胞的数目变化很大,而且母细胞从造血器官释放入外周血有一成熟过程。对红细胞的发育有一较清晰的了解。嗜中性粒细胞的早期形态和成熟形态也能区别,但有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发育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4.
从黑尾近红鲌发表的4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的11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分析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及其杂交后选育的F4代,即鲌鲂“先锋2号”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群体之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82、4.273、4.27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82、2.803和3.080;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12、0.380和0.507;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79、0.474和0.65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08、0.414和0.572。鲌鲂“先锋2号”与母本团头鲂的遗传距离为0.2709,小于与父本黑尾近红鲌的遗传距离(0.5381),在亲缘关系树状图上先与母本聚为一支。鲌鲂“先锋2号”从母本中获得较多的遗传物质,较双亲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更高的基因杂合度。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探索鲌亚科鱼类属间杂交育种后亲本与子代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团头鲂3个地理种群杂交效果的配合力和微卫星标记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12对微卫星(SSR)引物对采自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3个地理种群团头鲂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并以3个种群的团头鲂为亲本,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全同胞家系,对F1个体体质量、全长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以期预测各种群间配组的杂交优势。在一般配合力分析中,父本全长和体质量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依次为淤泥湖、鄱阳湖和梁子湖;母本全长的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依次为鄱阳湖、淤泥湖和梁子湖,体质量的配合力效应值依次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鄱阳湖团头鲂种群内杂交组合相对效应值最大,其次为梁子湖作为母本与淤泥湖作为父本的组合,最小的为鄱阳湖作为母本与淤泥湖作为父本的组合。对3个种群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3个地理种群的团头鲂均具有较高程度的遗传异质性,鄱阳湖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最大(0.848),淤泥湖最小(0.820);有效等位基因数以及标记索引值的结果和多态信息含量一致;3个群体的近交系数均为负值。梁子湖与淤泥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3362),梁子湖和鄱阳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2356)。通过配合力和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可初步预测子代生长性状最佳的组合为梁子湖团头鲂作为父本淤泥湖团头鲂作为母本。  相似文献   
66.
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采用HE染色及电镜方法观察低氧对心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氧可导致团头鲂心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线粒体损伤;通过TUNEL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低氧能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并引起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量的变化;基于蔗糖梯度离心法提取心脏线粒体,并分析线粒体中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氧(DO:(2.5±0.5)mg/L)可引起团头鲂心脏线粒体中MDA含量及SOD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67.
甘草次酸对团头鲂生长、脂肪沉积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甘草次酸对团头鲂生长、脂肪沉积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均体质量为(15.63±0.04)g的团头鲂幼鱼420尾,随机分在15个网箱中,分别以甘草次酸水平为0、0.15、0.30、0.45和0.60 g/kg的5种饲料投喂8周。结果发现,饲料添加甘草次酸对团头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甘草次酸可以显著降低实验鱼脏体比、肝体比、腹脂率及肝脏脂肪含量(P0.05),但对全鱼体组成和肌肉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比对血浆脂肪代谢酶可见,0.30~0.60 g/kg甘草次酸添加组血浆总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而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肝脏中脂蛋白酯酶、肝酯酶和总酯酶活性在添加甘草次酸后显著降低(P0.05);0.30~0.60 g/kg甘草次酸添加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添加甘草次酸可以显著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0.30~0.45 g/kg甘草次酸时,显著降低了团头鲂内脏团的脂肪沉积,改善了鱼体脂肪分布,这可能是由于甘草次酸加强脂解作用,提高脂肪代谢酶活性导致的;饲料中添加甘草次酸也可显著提高团头鲂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8.
Blunt snout bream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is an herbivorous freshwater fish species native to China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in aquaculture species in the Chinese freshwater polyculture system with high economic value. The genetic parameter estimates for important economic traits are needed for its selective breedi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heritabilities for its growth‐related traits and explore the genetic and phenotypic correlations among the traits using microsatellite‐based pedigree approach. Offspring from a mass‐spawning of 92 broodstocks (42 sires and 50 dams) were reared in a communal pond and nine microsatellit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parents of each sampled offspring. Of 749 offspring randomly selected, 708 (94.53%) could be assigned directly to a single parental pair, which was used for heritability estimates.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method of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REML) using animal model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ritabilities of body weight, body length, total length and body height were 0.65, 0.53, 0.53 and 0.50, respectively. High genetic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mong these four traits.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selection for growth seems to be feasible in M. amblycephala and the other growth traits will be heightened accordingly with the selection based on body length.  相似文献   
69.
团头鲂转录因子Oct4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分析鱼类干细胞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的功能,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Oct4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了兔抗Oct4多克隆抗体。采用RT-PCR方法从团头鲂卵巢中扩增Oct4基因的部分编码片段,插入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aOct4;将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Ni~(2+)亲和柱层析纯化获得分子量约49 ku的可溶性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体,通过ELISA法测定其效价,Western blot鉴定其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载体在37℃,0.5 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4 h可获得Ma-Oct4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制备的团头鲂Oct4多克隆抗体能够分别与纯化的Oct4蛋白、原核表达的Oct4蛋白、团头鲂胚胎中的内源Oct4蛋白以及HepG2细胞中过表达的Ma-Oct4:DsRed融合蛋白特异结合。为后续深入研究团头鲂Oct4在干细胞多能性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70.
采用由30%待测蛋白源饲料原料和70%基础饲料组成的试验饲料,以三氧化二钇(Y_2O_3)作外源指示剂,添加量为0.05%,以平均体重(34.38±1.06)g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作研究对象,在30℃和25℃两种水温条件下比较研究其对鱼粉(FM)、豆粕(SBM)、菜粕(RSM)、棉粕(CSM)、酵母浸粉(YEF)、肉骨粉(MBM)和花生粕(PNM)7种蛋白源饲料原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总能(GE)、总氨基酸(TAA)及必需氨基酸(EAA)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水温30℃时,酵母浸粉的干物质、总能、粗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最高;水温25℃时,原料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的为鱼粉,粗蛋白、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最高的为豆粕。在两个水温下,原料干物质、粗蛋白、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的均是肉骨粉,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的是棉粕。在30℃时团头鲂对蛋白源饲料原料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高于25℃时,且酵母浸粉在两个水温下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在30℃时,酵母浸粉的各养分表观消化率较高,但其氨基酸平衡性较差,需适量添加蛋氨酸,满足团头鲂对氨基酸的需求;在25℃时,豆粕和鱼粉各养分表观消化率较高,可作为团头鲂饲料的优质蛋白源饲料原料。肉骨粉在两个水温下均表现出最低表观消化率,需搭配其他饲料适量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