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2篇
  免费   919篇
  国内免费   1146篇
林业   1008篇
农学   1073篇
基础科学   95篇
  2007篇
综合类   5855篇
农作物   1277篇
水产渔业   928篇
畜牧兽医   1953篇
园艺   518篇
植物保护   1693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472篇
  2021年   564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652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814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909篇
  2012年   1160篇
  2011年   1152篇
  2010年   1025篇
  2009年   903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905篇
  2006年   718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对人类活动量化中考虑区域生态条件的差异,基于季节尺度,利用潜在NPP与实际NPP计算HAII,选取植被类型、高程、坡度等7个自然因子与HAII进行空间分异探测分析,以更细的季节尺度揭示多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描述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空间分异影响方面,HAII的解释力与显著性均优于人类活动值,其解释力最高为0.714。在多因子影响植被NPP空间分异方面,自然与人为因子均表现出明显季节差异,夏季人类活动解释力最高,春、秋季减弱,冬季则主要受自然因子影响。其中,坡度、温度、法向直射辐射量与散射辐射量在春、秋、冬季表现出单一的驱动影响,植被生存条件较好的夏季,因子出现明显拐点,降水因子的限制阈值随季节变化。因子交互作用中,人类活动、降水、气温及植被类型4个因子之间产生的交互作用是影响青藏高原NPP的主要驱动力。综合人类活动及多个自然因子,在青藏高原植被生态工程建设中,需主要考虑人类活动、降水、气温及植被类型4个因子,各季节主导因子不同。在干旱少雨地区,人类活动应被重点考虑。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植被生境条件下的区域提供生态系统管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施肥量对天然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通过对海北州海晏县天然草地上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根据不同施肥量,对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及其与施肥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土壤施氮肥后,脲酶与蔗糖酶活性受到抑制,而磷酸酶活性受到促进;氮、磷肥混施的土壤中,脲酶及磷酸酶活性受到促进,而蔗糖酶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93.
Chicken leptin: properties and action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hicken leptin cDNA shows a high homology to mammalian homologous, with an expression localized in the liver and adipose tissue.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hepatic expression is most lik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imary role that this organ plays in lipogenic activity in avian species. As in mammals, chicken leptin expression is regulated by hormonal and nutritional status. This regulation is tissue-specific and with a high sensitivity in the liver compared to adipose tissue. The blood leptin levels are regulated by the nutritional state with high levels in the fed state compared to the fasted state. The recombinant chicken leptin markedly inhibits food intake as reported in mammals,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an hypothalamic leptin receptor. The chicken leptin receptor has been identified and all functional motifs are highly conserved compared to mammalian homologous. Chicken leptin receptor is expressed in the hypothalamus but also in other tissues such as pancreas, where leptin inhibits insulin secretion and thus may have a key role in regulating nutrient utilization in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994.
选取抗TuMV的8407、河304和感TuMV的冠291和春月黄为试验材料,于苗期接种TuMV-C4,接种后测定24 d内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这3种过氧化氢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2 O2的含量。结果表明:接种TuMV后, POD、CAT的活性及H2 O2含量的变化在不同材料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抗病材料在接种后,POD、CAT的活性及H2 O2含量虽有变化,但均能逐渐恢复正常;感病材料在接种后,POD、CAT的活性及H2 O2含量均有较大变化,且始终无法恢复正常。总体而言,叶片中的H2 O2和CAT与大白菜的TuMV抗性关系较为紧密,其次是POD,而SOD与TuMV抗性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蒲公英抗氧化成分的分布,采用传统水提法提取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然后用FRAP法、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法和DPPH法研究各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层提取物均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三种不同测试方法显示其抗氧化能力大小均为:正丁醇层乙酸乙酯层水层石油醚层。说明蒲公英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的是正丁醇层和乙酸乙酯层中。  相似文献   
996.
为给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不同时间深翻、深松对0~300 cm土壤蓄水量、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及其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深翻或深松均可提高旱地小麦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量,且欠水年效果明显,以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效果较好.休闲期耕作均显著提高了小麦蛋白质产量.耕作时间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降雨年型不同而异,欠水年的休闲期耕作均显著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丰水年在麦收后15d耕作显著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而麦收后45 d耕作则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尤其显著提高了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从而改善了品质.此外,丰水年麦收后45 d耕作可提高花后旗叶和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旗叶和籽粒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降低花后旗叶和籽粒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籽粒蛋白质的累积在麦收后15d耕作条件下与籽粒GDH活性关系密切,而麦收后45 d耕作条件下与旗叶GS和GOGAT活性相关性较大.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在不同降雨年型下均可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且欠水年效果较明显;耕作时间对土壤水分、小麦氮代谢酶活性、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具有较大的调控效应,休闲期雨后耕作有利于籽粒蛋白质形成,且深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7.
建立利用HPLC测定椰子胚乳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活性的方法。色谱柱为德国MN nucleosil C18(4.60 mm i.d×250 mm,5.0 μm),流动相为10 mmol/L 磷酸二氢钾(pH 6.7)︰甲醇=90︰10(V︰V)。结果表明:Malonyl-CoA浓度在0.02~0.12 μg/mL,色谱方法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Malonyl-CoA最低检测浓度为0.02 μg/mL,最终测定椰子胚乳ACCase活性为1.20 ng Malonyl-CoA/min/μg酶蛋白。  相似文献   
998.
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是儿茶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CsDFR)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含34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8.69 kD,等电点为6.02。成功地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SUMO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优化了原核表达中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浓度;纯化出目的蛋白。利用HPLC-MS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了体外酶活检测,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具有DFR酶活性,可催化DHQ和DHM的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999.
聚糠萘水剂对低温胁迫玉米幼苗氮代谢酶活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和丰单3号的3展叶期幼苗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低温胁迫至幼苗死亡过程中叶片氮素代谢关键酶活的变化规律及聚糠萘水剂(PKN)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打破了氮素代谢平衡,致使氮素同化相关酶硝酸还原酶活性(NRA)、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活性(GOTA)于胁迫初期升高,之后迅速下降,且GSA和GOTA降低比NRA提前2 d。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玉米幼苗受害加重,蛋白酶、肽酶活性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PKN处理提高了NRA、GSA、GOTA,降低了蛋白酶、肽酶活性,维持氮素代谢稳定,促进单株干物重增加,提高了玉米幼苗抗冷性。  相似文献   
1000.
贺兰山野化牦牛秋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9月1525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贺兰山野化牦牛进行行为观察,建立了牦牛的行为谱,并将相关行为进行分类,即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研究表明:牦牛秋季昼间行为的分配比例最高为运动行为(39.85±1.73)%,其次是摄食(33.33±2.50)%和休息(23.78±3.75)%行为,社群(0.99±0.27)%和其他(2.05±0.18)%较低。运动在8:0025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贺兰山野化牦牛进行行为观察,建立了牦牛的行为谱,并将相关行为进行分类,即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研究表明:牦牛秋季昼间行为的分配比例最高为运动行为(39.85±1.73)%,其次是摄食(33.33±2.50)%和休息(23.78±3.75)%行为,社群(0.99±0.27)%和其他(2.05±0.18)%较低。运动在8:0010:00,14:0010:00,14:0016:00时有明显的高峰期,摄食高峰期出现在9:0016:00时有明显的高峰期,摄食高峰期出现在9:0010:00时和15:0010:00时和15:0016:00时,休息在12:0016:00时,休息在12:0013:00时出现高峰期。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U检验对不同年龄的牦牛行为进行比较,年龄因素对牦牛运动、摄食、休息和其他行为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社群行为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