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林业   82篇
农学   304篇
基础科学   6篇
  101篇
综合类   988篇
农作物   144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809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分析研究了栓皮栎种胚发育过程中几种主要储藏物质含量的变化,种胚储藏蛋白及其积累形式。结果表明: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种胚的发育先上升后下降;蛋白电泳条带数随种胚发育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992.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能促进早期胚胎滋养外胚层(TE)的发育,并在胚胎发育体节的延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典型性蛋白激酶(aPKC)则控制着细胞对称性和胚胎的极性,以维持哺乳动物神经细胞的功能和干细胞的分化,同时aPKC还参与调节外胚层细胞的发育,此外,Cdx2的表达水平也影响着aPKC在胚胎卵裂球顶端的定位。论文对Cdx2和aPKC在胚胎发育和极性建立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油松成熟胚总R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油松成熟胚总RNA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得到完整的高质量油松成熟胚RNA。[方法]以油松成熟胚为材料,用SDS法、Trizol法和CTAB法及改良的SDS法对油松成熟胚总RNA进行提取,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OD值,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提取效果。[结果]改良SDS法提取的RNA产率高,完整性好,A260/A280为1.97,A260/A230为2.08,28 S、18 S、5 S条带清晰且28 S亮度是18 S的2倍。通过RT-PCR检测,ds cDNA片段的弥散带分布范围在0.3~3.0 kb,进一步验证改良的SDS法可获得高质量的RNA,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论]改良SDS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RNA质量好,是多酚多糖植物总RNA提取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离体条件下油松成熟合子胚不定芽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油松成熟胚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的最适条件,以油松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分别接种在TE、DCR和MS3种基本培养基上以确定最适培养基;随后按照U6*(64)均匀设计表,在TE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植物生长激素6-BA、NAA、KT,建立试验组合以确定最佳激素配比;基于上述实验,进一步探讨了蔗糖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及6-BA对不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对于不定芽的诱导起重要作用,在TE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最高,DCR次之,MS最差;运用Uniform Design Version3.00均匀设计软件,通过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及试验优化,得到激素最佳组合为:6-BA6mg/L+NAA0.1mg/L,KT对试验没有显著影响;蔗糖浓度为4.0%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培养基中降低6-BA的浓度有利于不定芽的生长,在TE+6-BA0.5mg/L+NAA0.1mg/L的培养基中,丛生芽平均长度最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因素,建立玉米成熟胚高效再生体系.[方法]以玉米成熟胚为材料,通过相关影响因子对成熟胚外殖体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及分化培养影响的研究.[结果]2,4-D浓度在1.0-2.0 mg/L,NAA浓度为0.5-0.6 mg/L明显促进成熟胚愈伤组织生长;6-BA浓度为0.15mg/L时适合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新自523在三个自交系中愈伤生长质量较好,并且容易产生胚性愈伤,早21愈伤组织较少,在0.5 mg/L NAA、1.5 mg/L6-BA、100 mg/L AgNO3浓度下早21分化能力和新自523相当,且两者都容易生根,再生苗频率达到30;-40;.B73分化和生根能力较弱.[结论]利用玉米成熟胚诱导产生愈伤、分化并产生再生植株是继幼胚再生体系有利的补充.  相似文献   
996.
曹银萍  陈颖  孙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58-14859
利用成熟胚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克服了幼胚取材的季节限制性。针对玉米成熟胚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基因型、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预处理等因素对玉米成熟胚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中药复方抗鸡新城疫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群  段亮亮  江平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97-10699,1072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病毒性药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芪和甘草组成中药复方,制备成中药复方流浸膏并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测定中药复方对鸡成纤维细胞(CEF)最大无毒浓度,并测定NDV在CEF上半数感染力(TCID50);设中药复方不同浓度组,正常细胞和NDV感染细胞对照组,采用3种不同的作用方式作用于各组以检测中药复方抗NDV活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OD值,以治疗指数为评价指标。[结果]中药复方对CEF的最大无毒浓度为2-6g/ml,NDV对CEF的TCID50为10-7.3;第①种作用方式中药复方的最小有效浓度是2-10g/ml,第②种作用方式为2-8g/ml,第③种作用方式为2-7g/ml。[结论]第①种作用方式对病毒的灭杀作用最强,第②种作用方式次之,第③种对病毒的灭杀作用最弱。表明中药复方不仅具有细胞外直接杀灭病毒作用,而且还具有抑制病毒吸附、穿入、复制和成熟的某一环节,为研究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栗雪冰  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76-12478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牛体外受精胚胎在基因表达模式上的差异。[方法]利用单个胚胎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单个8细胞期胚胎与囊胚进行mRNA差异显示,获得1条特异表达条带,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进行对比。[结果]该序列与牛核糖体蛋白L31(ribosomal protein L31,RPL31)基因序列具有99%的同源性。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8细胞期和囊胚期胚胎RPL31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RPL31在8细胞期胚胎的相对表达量为囊胚期胚胎的3.2倍。[结论]为揭示和阐明控制牛早期胚胎发育的相关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胚胎致密化是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研究发现致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体外发育胚胎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作用。为了分析水牛胚胎早期发育中致密化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并确定其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根据黄牛有关基因序列设计了Cx43、Cx31、E-cad以及组蛋白基因(Histone H2A)引物序列,分析了黄牛和水牛致密化基因的同源性,并确定各目的基因在水牛胚胎的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在39℃环境下,利用微管吸吮的方法,在倒置显微镜下,通过显微操作装置用显微玻璃管吸吮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来测定其透明带的杨氏模量。结果显示,从猪卵巢抽取的未经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GV期)一直到早期囊胚(未扩张囊胚)阶段,其透明带杨氏模量一直都无显著变化,均集中在20 kPa左右,但当发育到扩张囊胚期其透明带杨氏模量明显变大(P0.05),且扩张囊胚中化学激活的明显大于体外受精的(P0.05)。结果提示,在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进程中,其透明带的刚性在扩张囊胚期最大,这为通过某些理化方法来帮助扩张囊胚期的胚胎孵化,从而提高囊胚的孵化率并最终提高妊娠率提供了力学方面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