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5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6篇
  4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小型反向式切桑机的研制及主要技术参数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蚕桑生产中切桑作业的工效和质量,满足小蚕共育规模化发展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小型反向式切桑机具。该机由独特结构的带齿形刀的刀辊、圆刀片组和定刀构成,三者之间的配合完成对桑叶横向和纵向切割,具有工效高、可保持桑叶新鲜度及造价低廉等特点。根据该机的切碎原理及工作过程,分析影响桑叶切碎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主要工作部件圆刀片组、刀辊的技术参数的分析及单因素试验,确定机具的最佳工作参数为:齿形刀与圆刀片组之间的间隙1.5~2.0 mm,齿形刀楔角12°,齿形刀厚度3 mm,圆刀片组转速1 000~1 200 r/min,刀辊转速650 r/min,输送带速度0.11 m/s。样机试用切桑工效达到400 kg/h,是人工切桑的12倍以上。  相似文献   
72.
Tomomi  NIKI  Yuko  KATO  Hisanori  NOZAWA  Nobuo  SEKI 《Fisheries Science》2002,68(3):688-693
ABSTRACT: The low salt extract from scallop striated adductor muscle contained extra proteins in addition to sarcoplasmic proteins and was turned into a gel upon standing or immediately by the addition of Ca2+. The amount of extra protein, which was composed of a large amount of actin and a small amount of myosin, decreased with a decrease in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content in the muscle during storage at 5°C. Actin was easily extracted from scallop myofibrils in low salt solution with ATP at 1 mM or above. Furthermore, ATP was required to induce the gelation of the low salt extract. A visual observation of the gelation of low salt extract is therefore a simple and easy method to inspect prerigor state of scallop adductor muscle.  相似文献   
73.
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3%的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冷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及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保鲜剂浸果极显著降低了霉烂果率,显著减缓了贮藏中后期果肉硬度下降和维生素C氧化分解,明显抑制了果肉蔗糖水解,显著提高了贮藏中后期脆好果率。但保鲜剂浸果对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和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脆好果率与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和蔗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6、0.9937和0.9971。果肉抗坏血酸含量和果肉硬度均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4和0.9343。  相似文献   
74.
基于电子舌系统的鸡蛋新鲜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蛋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也是极易腐败的食品。鸡蛋在储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不同会导致其新鲜度出现较大的差异;蛋清和蛋黄在风味物质含量上有较明显的差异,其新鲜度变化也应展现出不同的模式。本研究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电子舌系统对不同存储时间和存储条件下的鸡蛋进行检测与分析,讨论了鸡蛋在不同贮藏环境下新鲜度的变化差异,并将蛋黄与蛋清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利用贝叶斯判别分析的方法为鸡蛋新鲜度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电子舌系统能够较好地反应出鸡蛋新鲜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鸡蛋在常温环境下的新鲜度变化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5.
保鲜剂对红地球和巨峰葡萄呼吸强度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为了探讨保鲜剂贮藏条件下红地球和巨峰葡萄的贮藏特性,在0℃低温下,采用加CT-2保鲜剂和不加保鲜剂两种方法贮藏红地球和巨峰葡萄,并定期对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红地球和巨峰葡萄果穗、果粒的呼吸为非跃变型,而果梗的呼吸为跃变型,红地球葡萄的呼吸强度低于巨峰葡萄;红地球和巨峰葡萄中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逐渐减少,其中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变化与贮藏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保鲜剂处理能明显抑制葡萄的呼吸,延缓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的降解和损失。红地球葡萄的耐藏性明显好于巨峰葡萄,在0℃低温加保鲜剂条件下,巨峰葡萄贮藏至135 d好果率为87.8%,而红地球葡萄贮藏至150 d好果率仍达92.7%。  相似文献   
76.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蔬贮藏保鲜是果蔬产业化生产时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高质量和高营养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新鲜果蔬贮藏方法的发展.为此,主要探讨了目前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应用的各种技术,分析了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方面的新情况与新进展.  相似文献   
77.
以愈创木酚快速测定方法对当地产粳稻进行测定,对新粮从入库、烘干、储存期间按一定时间间隔、不同掺混比例、陈粮仓不同部位取样测定。通过连续性对比实验得出愈创木酚快速测定鉴别新稻谷,尤其结合气味鉴别新陈掺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8.
以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三甲胺(TMA)、氧化三甲胺(TMAO)、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VC)进行检测,并进行感官评定。建立以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摩尔比值为指标的鱼产品鲜度评价方法,并通过与传统的感官评定、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对比,检验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比值与传统方法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性,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摩尔比值法比传统方法更能直接有效反映鱼产品的新鲜度,操作也更简便。  相似文献   
79.
不同致死方式对鳝鱼肌肉鲜度及生物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鳝鱼(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测定直接宰杀组、电击致晕宰杀组、冰水搅拌宰杀组、高温致死宰杀组鳝鱼肌肉的菌落总数、酸度、氨基态氮、TBA、TVB-N、K值和生物胺含量及其在冷藏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宰杀方式对鳝鱼肌肉鲜度和生物胺含量的影响.在4种宰杀方式中,冰水搅拌宰杀组鳝鱼肌肉除K值、TVB-N值高于直接宰杀组和电击致晕宰杀组外,其TBA值、菌落总数以及腐胺、尸胺和生物胺总含量显著低于直接宰杀组和电击致晕宰杀组,而高温致死宰杀组鳝鱼肌肉在(4±0.5)℃冷藏过程中其K值、TVB-N、菌落总数及腐胺、尸胺和生物胺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宰杀方式.冷藏6d时,直接宰杀组、电击致晕宰杀组、冰水搅拌宰杀组、高温致死宰杀组鳝鱼肌肉中总生物胺含量分别为12.39、8.04、8.15和17.23mg/100 g.冰水搅拌宰杀组黄鳝肌肉中腐胺、尸胺及总生物胺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采用冰水搅拌致晕后宰杀鳝鱼,可在保证产品鲜度的同时有效抑制细菌生长、鳝鱼肌肉的脂肪氧化以及生物胺的产生和积累,确保产品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鲜切果蔬的概念、历史、优点、加工工艺及操作技术要点,概述了不同鲜切条件对果蔬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加工与保鲜过程中微生物污染,褐变机理及营养成分变化等,提出了防止褐变发生及延长保鲜期的具体方法,并探讨了果蔬鲜切和保鲜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