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2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441篇
林业   282篇
农学   421篇
基础科学   171篇
  937篇
综合类   1538篇
农作物   224篇
水产渔业   329篇
畜牧兽医   577篇
园艺   142篇
植物保护   21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鲜活水产品中甲醛本底含量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法,先后对12种314个淡水鱼类样品、19种356个海水鱼类样品、9种147个虾蟹类样品、5种137个贝类样品和4种59个头足类样品共计1013个鲜活水产样品中本底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鲜活水产品中甲醛含量中位值为0.25mg/kg,平均值为6.31mg/kg,中位值远低于平均值,因而多数水产品中甲醛的本底含量处于低端水平。在调查的49个水产品样品种类中,龙头鱼、鳕、中国枪乌贼、口虾蛄、梭子蟹等种类甲醛本底含量较高,另外淡水鱼类样品中的罗非鱼甲醛含量要显著高于其它种类的淡水鱼类(p<0.05)。不同类型的水产品之间甲醛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海水鱼类样品中甲醛含量最高,其次为头足类样品、甲壳类样品和贝类样品,淡水鱼类样品中甲醛含量最低 。  相似文献   
102.
通过盆栽接种试验,研究VA菌根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1年生实生苗的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根可明显提高黄檗幼苗的抗性指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侵染率的增加而增大,并能促进黄檗叶片中可溶性糖向根系中转移,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逐渐降低,呼吸酶活性和保护酶活性增强。接种Glomus diaphanum的苗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CAT活性及POD活性变化最为明显,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为0.5736%,叶片脯氨酸含量为16.27 μg/g,叶片CAT活性为0.3186 mg/(g?min),叶片POD活性为258.32 u/(g?min)。接种G. mosseae对黄檗苗木MDA含量、呼吸酶活性及SOD活性影响最大,叶片MDA含量为0.0119 μmol/g,叶片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为0.2714 mg/(g?min),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为0.3487 mg/(g?min),叶片SOD活性为274.18 u/(g?FW)。  相似文献   
103.
高CO2气调储藏对大米食用品质调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45号大米为试材,定量控制储藏环境中的O2和CO2浓度,研究10℃和30℃条件下,高浓度CO2储藏6个月对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及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10℃、O2浓度8%条件下,高浓度CO2可有效抑制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CO2浓度作用效果20%10%2%,其中20%CO2气调储藏大米的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与初始值相比仅增加了9.39%,显著低于对照(不充气处理);在高温30℃、O2浓度8%条件下,高浓度CO2调控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的效应不显著;在10℃、30℃温度储藏条件下,高CO2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大米的蒸煮品质,抑制大米的加热吸水率,增加米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CO2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其中20%CO2处理在10℃条件下加热吸水率比对照下降了12.71%,米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4.56%。  相似文献   
104.
以生长菌落数为评价指标,研究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高温煮熟鱼肉的防腐效果;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纯化和16S rDNA测序技术鉴定导致高温煮熟鱼肉腐败变质的细菌;运用滤纸片法测试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腐败变质细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腐败变质细菌生长曲线、导电率及生物大分子含量的影响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在储藏15 d内,30 mg·mL-1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能完全抑制高温煮熟鱼肉中细菌生长;分离、鉴定了2株导致高温煮熟鱼肉腐败变质的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T-10、Alcaligenes faecalis T-9;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这2株腐败菌具有中敏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0~20 mm),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6.0 mg·mL-1和20.0 mg·mL-1;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通过破坏菌体细胞膜的完整性,致使生物大分子物质外溢而发挥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以"北陆"蓝莓为原料,研究果胶酶、护色单宁、酿酒酵母、二氧化硫和原酒冷冻浓缩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探讨蓝莓酒中甲醇含量高、色素不稳定、有硫臭味、干浸出物含量低、感官品质差的解决方法,以提高蓝莓酒品质.结果表明,蓝莓果浆采用20 mg/L Clarification果胶酶酶解效果好,蓝莓酒中的甲醇含量低;采用浓缩汁发酵蓝莓酒,未检出甲醇,但原酒的典型性减弱;发酵前期加入500 mg/L护色单宁Tanin VR Supra,或陈酿期加入500 mg/L护色单宁Tanin VR Color,可有效提高蓝莓酒色素的稳定性;发酵结束后原酒中加入30 mg/L二氧化硫,既没有硫臭味,又能防止酒体氧化;8%原酒冷冻浓缩为10%原酒可提高干浸出物含量,增强其典型性;使用拉弗德F33酵母发酵酿造蓝莓酒,酒香浓郁,果香鲜明,酒体协调,蓝莓酒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06.
以蓝莓为试材,研究渗透脱水预处理对物料冷冻融化后品质的影响,设置-18 ℃普通缓冻和-80 ℃超低温速冻方式为对照组,静置渗透脱水冷冻和超声波辅助渗透脱水冷冻为试验组,测定蓝莓的冻结曲线、汁液流失率、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青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静置渗透脱水预处理使蓝莓的冻结时间相对于普通缓冻缩短了9.41%,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保持了良好的色泽和外观品质,同时可以有效抑制酶活性;超声波辅助渗透脱水预处理虽然比静置渗透脱水预处理提高了蓝莓冻结速率,并对蓝莓花青素的保留具有和超低温速冻相近的效果,但在其他指标上显著低于普通渗透脱水预处理组(P<0.05)。研究认为:两种渗透脱水预处理均比-18 ℃冻藏效果更好,且静置渗透脱水冷冻蓝莓更适合保留物料的加工食用品质,超声波辅助渗透脱水预处理可以有效保留冻融蓝莓的花青素。  相似文献   
107.
以大接杏为试验材料,研究渗透脱水作为预处理方式与直接冻藏、烫漂预处理、亚硫酸钠预处理相比,对冷冻融化后杏果实的色泽、褐变、硬度、汁液流失、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渗透脱水预处理的杏果实硬度最高,为11.3 N;与直接冻藏相比,渗透脱水预处理的果实汁液流失率减少了6.53个百分点,抗坏血酸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烫漂、亚硫酸钠预处理;虽然烫漂、亚硫酸钠预处理比渗透脱水预处理能更有效地抑制果实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但渗透脱水预处理由于减少了果实汁液流失,保护了细胞完整性,减少多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的接触,能够最有效地抑制酶促褐变的发生,最佳地保持了冻融杏果实的色泽。因此,渗透脱水是一种适宜于杏果实冷冻贮藏的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带轴肩的扭转圆轴、带双凹槽的拉伸板条、带偏心孔的纯弯曲梁等几种典型构件在应力集中处进行应变电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累加生成处理、模型识别,建立了应变分布的灰色模型,用该模型求出了应力集中处的应力集中系数。结果表明:与目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比较,灰色建模方法具有所需测试数据少、预测精度高等优点,非常适用于构件应力集中系数的实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室内不同浓度溶液的垂直一维入渗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碳酸钾溶液影响下的湿润锋和累积入渗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含水量和硝态氮浓度的分布规律,由不同浓度溶液累积入渗量,依据GREEN-AMPT入渗模型,反推出湿润锋面平均吸力和饱和导水率,结果表明增大溶液浓度提高了垂直一维入渗的饱和导水率,但减小了湿润锋面的平均吸力,溶液浓度通过影响湿润体的饱和导水率和湿润锋面的平均吸力来影响入渗量,二者的综合作用是增大了入渗量。  相似文献   
110.
水杨酸对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和水杨酸处理玉米种子。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以及苗高、根长、根数、苗鲜重、根鲜重及根冠比都得到提高,说明水杨酸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有促进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渗透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