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43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5篇
  87篇
综合类   444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41.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16S rDNA文库构建技术,以及使用Wolbachia菌特异引物研究在不同寄主上取食繁殖的螺旋粉虱自然种群体内共生菌。结果显示,在不同寄主植物取食的新入侵螺旋粉虱体内共生菌均稳定存在有初级共生菌(Candidatus Portiera aleyrodidarum),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共生菌多样性较少;研究同时发现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螺旋粉虱个体间共生菌群落多样性有一定差异,一些螺旋粉虱个体内还生存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此外,研究还发现新入侵的螺旋粉虱体内尚未检测到Wolbachia菌。表明取食不同寄主的螺旋粉虱体内均稳定存在有共生菌,同时取食不同的寄主其共生菌群落也会发生变化;Wolbachia菌尚未在新入侵海南的螺旋粉虱中建立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2.
The microbial flora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cultured in deepwell seawater from Liaodong Peninsula, China was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otal amount of aerobic meso- and psychrophilic microflora from the culturing water, gills, and skin were 3.46–3.82, 3.19–4.28, and 1.70–1.95 log cfu/g, respectively. Out of 204 strains isolated from fresh turbot meat with skin, Gram-posi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 19.2% of the total aerobic meso- and psychrophilic microflora, and 72.1% were Gram-negative bacteria. Phylogenet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16S rDNA sequences of microbial flora isolated from turbot. The predominant bacteria in fresh turbot were Micrococcus, Serratia liquefaciens, and Enterobacteriaceae. Meanwhile, the bacterial flora of refrigerated turbot fish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hewanella putrefaciens was the predominant spoilage bacteria.  相似文献   
143.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中采集不同区域腐殖质样品,筛选分离得到1株产纤维素酶的真菌C5,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试验,结合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鉴定该菌为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对其产酶能力及其对秸秆降解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真菌C5具有较全的纤维素酶系和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对...  相似文献   
144.
为治理环境中的农药污染提供依据,从长期施用有机磷农药的土壤中筛选出特殊细菌,采用细菌学、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系统学进行鉴定,以特异性引物扩增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经克隆测序后比对其相似性.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株菌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均可产生接触酶,有还原硝酸盐的能力,能发酵麦芽糖、并使明胶液化,可在中盐环境中生长,2株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经克隆测序后比对,与气单胞菌属相应基因的相似性为99%,对毒死蜱的降解力为21%左右,为中等强度的降解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降解毒死蜱的机理可能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作为清除环境中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45.
对四川贝尔农药厂污水处理池采集的活性污泥样品,进行了解磷细菌的分离和筛选,根据解磷圈的大小获得了27株解磷细菌,又通过钼锑抗比色法复筛出2株降解有机磷农药草甘膦性能较好且稳定的菌株BR13和BR57,其降解率均达到50%以上.对这2株菌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R13为假单胞菌,BR57为摩根氏菌.  相似文献   
146.
樱桃花变绿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不能人工培养,存在于植物筛管细胞中的类似植物病原细菌的原核生物。迄今为止,世界各地报道的1 000余种植物病害与植原体有关,引起的症状主要包括丛枝、黄化、花变绿、花变叶、花器退化等。  相似文献   
147.
从苹果树木质部中分离到1株内生拮抗细菌G23,为明确其分类地位及抑菌活性,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分类地位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液进行过滤及高温处理,分析其抗菌物质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发酵滤液对所测8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63.4%~87.5%之间,发酵液经高温处理后活性降低,对8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在57.4%~79.6%,因此推测该菌株可能分泌多种拮抗物质,包括对热不敏感的抗生素类,也包括对高温敏感的肽类及蛋白酶类。  相似文献   
148.
拮抗细菌A2菌株的鉴定及其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现代无公害农业的发展,针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从保护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生防细菌A2。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观察和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A2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了菌株A2对3432品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该菌株主要特征是菌体杆状,内生芽孢、芽孢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阳性,好氧,接触酶反应、乙酰甲基甲醇实验为阳性,能利用柠檬酸盐;该菌株与亲缘关系较近菌株B.subtilis isolate G8的同源性达99%。结合以上两点,将菌株A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防效实验显示菌株A2发酵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72.22%;无菌滤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29.24%,与对照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α=0.05)。表明,拮抗菌株A2菌体与代谢产物对小麦白粉病都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为研制型、无毒、无公害生物农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揭示在低盐浓度条件下榨菜不同盐度腌制体系细菌种群分布及优势菌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确定微生物类型与榨菜腌制质量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提供微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及克隆子分析方法,对5%和7%盐度条件下榨菜腌制体系的微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群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5%盐度腌制体系的中前期优势种群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7%盐度腌制体系的中前期优势乳酸菌为希腊魏斯氏菌(Weissella hellenica);腌制后期,起主导作用的种群均变成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5%盐度腌制条件下pH下降较快,在第10天最低达3.79;而7%盐度条件下,pH变化相对较慢在第20天达最低为4.49,相对应其乳酸菌数量前者生长较快,在第10天达到3.22×108 CFU/mL,而在7%盐度条件下乳酸菌数量减少相差近100倍;经腌制3个月的半成品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分别在320 mg•kg-1和2.9 mg•kg-1。【结论】 采用16S rDNA克隆文库法可检测榨菜低盐腌制过程微生物多样性。低盐条件下腌制pH始终呈下降趋势最后稳定在3.9-4.0;5%盐度腌制较适合乳酸菌的生长,其早期优势菌主要有乳杆菌属、明串珠菌属和魏斯氏菌属;7%盐度时腌制前期优势菌种为希腊魏斯氏菌;最后起主导作用的种群均为植物乳杆菌。低盐腌制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传统高盐腌制工艺,其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0.
齐口裂腹鱼维氏气单胞菌16Sr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齐口裂腹鱼病原菌的检测和生物学特性。从齐口裂腹鱼肠道中分离出菌株Spc0408, 采用常规形态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结合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该菌为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形,无芽孢。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具该菌有动力性,H2S、尿素阴性、不发酵木糖、鼠李糖、山梨醇等;β-半乳糖苷酶、葡磷胨水、枸橼酸盐阳性等。菌株16SrDNA的长度为1443 bp,登录号为JF929912,其和Genbank中多株维氏气单胞菌相似性高达97%,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Spc0408和多株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簇。结合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可以判定该菌株在分类上属于维氏气单胞菌,本研究可以对相关病原菌的分类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