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75篇
基础科学   47篇
  119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为了评估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温湿度控制的效果,提高运行环境的舒适性及其对机电设备安全性的设计水平,分析了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地下主厂房、母线洞、主变洞、排风道的结构特点,结合地下厂房及主要洞室的通风、内部空气循环以及各自不同的温湿度性能参数分析要求,选用合适的温度、湿度、噪声环境参数测量仪表,分别设计了厂房和不同洞室的通风除湿性能测试方案.经过初步的测试及分析可以得到,选用的测试仪表具有价格适中、精度高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制定的测试系统和方案可以全面而系统地测试地下厂房温湿度控制效果.选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方案结合了厂房和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与要求,可以为同类电站通风空调系统测试和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根际通气对盆栽玉米生长与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盆栽作物生长空间有限且通气不良的生长环境问题,为改善根际气体环境,试验设每隔2d通气1次(T1)、每隔4d通气1次(T2)两个通气处理,以不通气(CK)为对照,研究根际通气对盆栽玉米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均能提高玉米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促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T1、T2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根冠比和根系活力,拔节期T1和T2处理的根冠比分别是CK的1.27倍、1.18倍,根系活力分别为CK的1.26倍和1.54倍;抽穗期根冠比分别为CK的1.18倍、1.09倍,根系活力分别为CK的1.22倍和1.40倍。同时,通气处理能够促进作物吸收土壤内的养分。研究结果表明,根际通气能够增强盆栽玉米的根系活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3.
为配合水稻通气式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进一步了解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通气式栽培法的增产效应,2007年在开化县进行了单季稻不同耕作方式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利条件较好、土壤特性为砂质壤土且肥力条件较好的田块适合采用免耕栽培法;一般情况下适宜采用水耕垄畦栽培法;旱耕法栽培产量和效益虽好,然在实际耕作过程中难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4.
通气与水分再分布对地下滴灌湿润体导气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瞬态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研究了室内模拟地下滴灌土壤导气率的变化,分析了通气与灌后水分再分布对地下滴灌湿润体土壤导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湿润体内供气压力与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导气特征参数与土壤导气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容重为1.3、1.4和1.5g/cm3的风干土样在灌水停止时,棕壤土的导气率分别减小至灌水前的8.9%、22.7%和49.9%,塿土的导气率分别减小至灌水前的2.7%、5.4%和9.8%,灌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中,土壤导气率呈缓慢增长趋势;灌后人工通气可迅速提高地下滴灌湿润体土壤导气率,通气5min后,棕壤土的导气率分别提高至灌水前干土的64.1%、54.1%和79.9%,是停止灌水时的7.3倍、2.5倍和1.6倍,塿土的导气率分别提高至灌水前的79.9%、84.1%和80.8%,是停止灌水时的30.5倍、15.3倍和8.4倍。  相似文献   
95.
利用2.2kW的轴流风机组与7.5kW的离心风机组,对两个浅圆仓进行通风降温,经对比试验,在储粮数量、储粮品种、入仓时间、入仓质量、粮情状况等基本相同的浅圆仓中,当降温效果基本相同时,2.2kW的轴流风机组通风时间较长,7.5kW离心风机组降温效果较快,但水损较多,2.2kW的轴流风机组通风耗能较低,吨粮降温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6.
智能通风系统自动采集大气温湿度和监控粮情变化,按构建模型进行智能分析,自动捕捉通风时机进行通风;通风过程中,根据流出气体温湿度等反馈的即时粮情、大气温湿度等数据,判断是否继续通风,从而避免了低效通风、无效通风和有害通风,取得了在降温通风中减少水分损耗、节能降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评估大蒜素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01月-2014年12月收入重症监护病房且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的92例患者(均为细菌感染所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治疗,疗程14 d。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及14 d病死率;并观察记录大蒜素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常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35.2%)、金黄色葡萄球菌(17.1%)、铜绿假单胞菌(13.3%)、肺炎链球菌(13.3%)及肺炎克雷伯菌(8.6%)。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略短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治疗,能显著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且有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99.
畜舍热交换芯体-风机热回收通风系统的热回收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热回收通风作为一种节能的通风换气方式,可缓解畜舍保温能耗与通风的矛盾。然而民用一体式热回收通风系统在畜舍中直接应用时存在通风量小、单位通风量的设备造价高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适用于畜舍的新型节能热回收通风系统,并研究该热回收通风系统在以下3种不同配置条件下的热回收效果,探究该系统在畜舍中的较佳运行条件:板翅式热交换芯体配置不同迎面风速的热回收效果;新风依次经过2个串联连接的板翅式热交换芯体后的热回收效果;优化了板式热交换芯体与噪声小、风量大的轴流风机的参数配比后的热回收效果。结果表明:在舍内外温差为12.08℃,芯体配置迎面风速分别为1.05和0.86 m/s时,新风温度经过板翅式热交换芯体后分别升高了1.93和2.79℃,显热回收效率、热回收负荷和能效比分别为35.88%和43.63%、0.16和0.19 kW,1.37和1.61,两者显热回收效率均未达到冬季65%的节能标准。在舍内外温差为10.49℃时,新风依次经过串联的2个板翅式热回收芯体,经过第1次热交换后新风温度升高2.59℃,显热回收效率为52.11%,热回收负荷及能效比分别为0.39 kW,3.26;新风经过第2次热交换芯体时热回收作用甚微。优化板式热交换芯体与风机配比后,在舍内外温差为12.12℃,迎面风速为4 m/s时,新风温度升高8.23℃,显热回收效率为69.9%,能效比为8.0,达到了冬季节能标准。从该研究热回收效果看,第3种配置参数条件平衡了热回收效率及通风需求的关系,可满足畜舍大通风量及节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0.
滤嘴通风对卷烟烟气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理珉  张强  孙力  马剑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108-5109
[目的]研究不同滤嘴通风率对烟气成分的影响,为卷烟设计中使用滤嘴通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直线回归的方法对滤嘴通风率与各常规烟气成分之间的关系,焦油与其他烟气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CO/焦油值与滤嘴通风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以滤嘴通风率为自变量x,则常规烟气成分的降低率分别为:CO为0.89x,焦油为0.65x,烟碱为0.57x和烟气水分为0.16x;随着滤嘴通风率的增大,CO降低最多,焦油降低率居中,烟碱降低最少。以焦油为自变量x,则CO量为(1.44x-5.07),烟碱量为(0.08x+0.21)。当滤嘴通风率在16%~26%区间时,CO/焦油值更趋近于1。[结论]滤嘴通风技术可有效调节卷烟烟气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