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丁鱥鱼在南方较高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解决丁鱥鱼在南方推广养殖中苗种欠缺的瓶颈问题。【方法】对丁鱥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然后对其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丁鱥鱼催产效应时间11h,受精率为75.3%,孵化率为82.7%,仔鱼成活率59.3%,育成规格为1.5~2.0cm鱼苗20.0万尾。丁鱥鱼受精卵呈卵圆形,大部分呈青灰色,直径0.50~0.77mm,具粘性;在27.0~31.0℃的温度下,受精卵历时1936min发育后孵出,有效积温为908.89℃·h;胚胎发育可划分为6个阶段30个发育时期。刚孵出仔鱼全长3.84~3.87mm,出膜后第3d卵黄囊吸收60%~80%,约有30%仔鱼开口摄食;第4d卵黄囊吸收90%,约有90%仔鱼开口;出膜第5d卵黄囊基本吸收完,但出现少许死鱼苗。【结论】丁鱥鱼适宜在南方进行繁殖及鱼苗培育,水温应稳定在20.0~27.0℃,不宜超过30.0℃,在孵化及鱼苗培育过程中注意清除敌害生物及保持清新水质,并根据水温情况及时投喂开口饵料,提高仔鱼成活率。  相似文献   
62.
三丁基锡对褐菖鲉胚胎卵黄囊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鱼类胚胎期的营养对各种器官的发育至关重要,环境条件对营养吸收的影响会增加畸形率和死亡率。研究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对鱼类胚胎期营养吸收的影响有助于深入认识TBT对鱼类胚胎发育的毒性。本实验以海洋经济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为对象,研究环境水平TBT(0.01、0.1、1、10 ng.L-1)对胚胎卵黄囊吸收的影响。通过油红O染色,发现TBT暴露引起褐菖鲉胚胎血管系统中脂类染色信号减少,而卵黄中的脂类染色正常,说明TBT可能影响了胚胎正常血液循环,从而影响了正常的营养运输。另外,TBT对Na+,K+-ATP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对甲状腺激素受体α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可能和其对卵黄囊的吸收抑制有关。TBT对鱼类胚胎卵黄吸收的抑制将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发育,增加畸形率和死亡率,最终导致鱼类种群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卵黄抗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头(25±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分为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各组分别饲喂以下4种饲粮: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4 kg/t硫酸黏杆菌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1.0 kg/t卵黄抗体(卵黄抗体组)、基础饲粮+0.2 kg/t硫酸黏杆菌素+0.5 kg/t卵黄抗体(联用组)。试验期共计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卵黄抗体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卵黄抗体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表现出相近的使用效果。2)与对照组相比,卵黄抗体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卵黄抗体组显著增加了断奶仔猪回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卵黄抗体组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回肠、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断奶仔猪回肠、盲肠中的乳酸杆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卵黄抗体能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仔猪免疫力,提高肠道健康水平,促进有益菌生长,与抗生素有相近的使用效果,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  相似文献   
64.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性质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产量高、成本低、易于生产、应用广泛的多克隆抗体,其稳定性良好,具有耐热、耐酸、耐碱和一定的抗酶解能力,因而利于临床保存和使用。卵黄抗体不能激活哺乳动物的补体系统,不与哺乳动物的Fc受体、类风湿因子(RF)、葡萄球菌蛋白A(SPA)、葡萄球菌蛋白G(SPG)结合,作为诊断试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卵黄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作为防治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等优点。目前,卵黄抗体作为特异、高效、价廉的生物制剂,已在动物疾病的免疫诊断、预防和治疗中得到了应用,随着有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前景将会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65.
卵黄免疫球蛋白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多克隆抗体。由于卵黄抗体不能激活哺乳动物的补体系统,不与哺乳动物的Fc受体、类风湿因子、葡萄球菌蛋白A和葡萄球菌蛋白G结合,因而作为诊断试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卵黄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作为防治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等优点,目前卵黄抗体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卵黄抗体在动物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66.
猪圆环病毒2型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serotype2,PCV-2)高免卵黄抗体,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通过自制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苗,免疫SPF产蛋鸡,收集高免蛋,制备PCV-2高免卵黄抗体,对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无菌检验、活体动物安全性检测,用琼脂扩散方法进行效价检验和人工感染保育猪治疗试验,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抗体效价达到1∶64;人工感染治疗试验治愈率达100%;临床试验治愈率为96%,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旨在研究疫苗、免疫剂量和注射方式对卵黄抗体效价规律的影响,探讨制备抗猪乙型脑炎病毒卵黄抗体蛋鸡的最佳免疫程序。选用无免疫褐羽蛋鸡180只,随机分成18组,每组10只。1、2组均为对照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3~10组采用皮下和肌肉两种注射方式,并依次注射灭活苗0.2、0.5、1.0和1.5 mL;11~18组同样采取两种注射方式,依次免疫相同剂量弱毒苗。各试验组分别于免疫前1 d、免疫后第3、7、10、14、18、21和28天采集当日鸡蛋6枚,提取卵黄抗体,测定效价。试验结果显示,1~6、11、12组卵黄抗体效价均为0,未产生明显免疫应答;7~10组注射灭活苗后7 d,平均卵黄抗体效价达到峰值,抗体持续时间为14 d;13~18组注射弱毒苗后14 d达到最高值,抗体持续时间为21 d;注射剂量相同但注射方式不同的两组之间比较,卵黄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注射方式,相同疫苗的各试验组间,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卵黄抗体效价逐渐加强,且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肌肉或皮下两种注射方式,蛋鸡产生明显免疫应答至少需要免疫灭活苗1.0 mL或弱毒苗0.5 mL。比较弱毒苗与灭活苗,灭活苗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速度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较少剂量弱毒苗就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速度慢、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68.
试验旨在开发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的卵黄免疫球蛋白粉相关产品,将卵黄抗体的先进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畜牧养殖中。采用两种复合型卵黄免疫球蛋白粉对人工感染细菌(ETEC)和病毒(PEDV和TGEV)的21日龄断奶仔猪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将复合型卵黄免疫球蛋白粉Ⅰ型按0.4%添加至仔猪断奶日粮中,攻毒后仔猪没有出现死亡情况,只有5头仔猪在攻毒初期出现轻微腹泻情况,随着饲喂的继续,5头仔猪腹泻很快得到控制,而攻毒对照组仔猪全部死亡;对21日龄仔猪攻毒,攻毒24h内仔猪陆续出现腹泻症状。在攻毒24h后采用复合型卵黄免疫球蛋白粉Ⅱ型产品以1∶3的比例配以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灌服治疗,经3d治疗后仔猪腹泻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5d后腹泻仔猪基本痊愈,治愈率可达84%~88%。对存活仔猪进行带毒检测,结果显示,预防组存活仔猪带毒水平较其他组更低,治疗组其次,而药物治疗对照组带毒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69.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圈养、网上平养和放养3种不同饲养方式对鸭蛋成分和蛋黄色泽的影响。常规方法检测鸭蛋成分。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蛋清干物质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放养鸭的蛋清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圈养和网上平养(P〈0.05),圈养和网上平养之间差异不显著;饲养方式对蛋黄干物质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放养组最低,圈养组稍高,网上平养组最高;饲养方式对蛋清氨基酸的绝对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放养鸭蛋的蛋清氨基酸总量低于圈养鸭和网上平养鸭(P〈0.05),圈养鸭和网上平养鸭差异不显著;但饲养方式对蛋清各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影响较小;饲养方式对蛋黄色泽、蛋黄干物质脂肪含量和鸭蛋风味有显著的影响(P〈0.05),放养鸭的蛋黄色泽等级和蛋黄干物质中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圈养鸭和网上平养鸭(P〈0.05),鸭蛋风味也优于圈养鸭和网上平养鸭;圈养和网上平养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评价3种饲养方式的蛋鸭所产的鸭蛋,总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差不大,但放养鸭蛋口感好,味道美。  相似文献   
70.
本试验采用典型饲料配方,以氧化锌形式补充锌及适量稳定剂,观察短期(30d)饲喂高锌饲料及稳定剂对母鸡产蛋性能及蛋黄中锌会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000mg/kg的锌及适量稳定剂后,可使蛋黄中锌含量提高45.33%-46.98%,采食量不受影响,但饲料转化率、产蛋成绩下降;饲粮中添加1000mmg/kg锌时,可使蛋黄锌含量提高31.96%-34.22..且对母鸡的饲料转化率和产蛋成绩无不良影响.改喂基础日粮12天后,产蛋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