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83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1748篇
林业   470篇
农学   673篇
基础科学   117篇
  403篇
综合类   8233篇
农作物   351篇
水产渔业   1302篇
畜牧兽医   26006篇
园艺   992篇
植物保护   1232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776篇
  2022年   762篇
  2021年   777篇
  2020年   740篇
  2019年   1096篇
  2018年   370篇
  2017年   788篇
  2016年   918篇
  2015年   1050篇
  2014年   1984篇
  2013年   1931篇
  2012年   2974篇
  2011年   2908篇
  2010年   2471篇
  2009年   2807篇
  2008年   2689篇
  2007年   2315篇
  2006年   1895篇
  2005年   1718篇
  2004年   1160篇
  2003年   909篇
  2002年   647篇
  2001年   681篇
  2000年   564篇
  1999年   559篇
  1998年   490篇
  1997年   462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412篇
  1994年   415篇
  1993年   406篇
  1992年   388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283篇
  1989年   28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7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禽流感病毒不断重排和变异导致新型流感病毒不断出现,其中有些毒株已经获得了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对于禽流感病毒致宿主特异性和致病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病毒蛋白某些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就能够改变病毒的宿主特异性,使病毒能够跨宿主传播。而且,病毒的RNA聚合酶、NS1非结构蛋白和几种新发现的病毒蛋白都与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论文阐述了禽流感病毒宿主特异性与致病性的分子基础,为禽流感跨物种传播机制研究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近年来广西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和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对广西地区2013年-2015年分离的26株IBV的S1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26株IBV S1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在1 599 bp~1 632 bp之间,编码533个~544个氨基酸,说明分离毒株核苷酸存在较多的插入和缺失;分离毒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76.5%~100%之间,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4.4%~100%之间,分离株与参考株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介于75.9%~97.3%和74.9%~96.3%之间;分离毒株可以分为4个主要分支,南宁地区2013年-2014年分离毒株主要在第2分支,而在2015年分离毒株主要分布在第1.1分支,这是一个新的流行趋势,桂林地区的分离毒株主要分布在1.3、4.2分支,2015年以来的3个分离毒株分别存在于3和4.2分支,没有形成比较明显的优势流行毒株,玉林地区的毒株分布较散,也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流行毒株;分离毒株中大部分毒株与疫苗毒株同源性较低,部分毒株向着各自的方向进化,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993.
从发病商品肉鸽组织中分离到3株新城疫病毒,对其基因序列和感染力进行测定和分析。用RT-PCR对3株病毒F基因进行了扩增,测序,3株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同源性比较及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株病毒均属于Ⅵb亚型,且与2011年比利时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F蛋白裂解位点符合强毒特征;肉鸽攻毒试验进一步证实了3株新城疫病毒的高致病性,肉鸽感染新城疫病毒后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途径排毒,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试验结果证明了鸽感染新城疫病毒后的排毒时间及方式,为鸽新城疫的及早发现与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实现快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同步鉴别高致病性PRRSV毒株(HPPRRSV),根据PRRSV囊膜蛋白GP2基因保守序列和HP-PRRSV特有的Nsp2基因区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和杂交探针,通过双重一步法RT-PCR不对称扩增和双重微球杂交反应,建立了双重液相基因芯片方法。对12株PRRSV以及其他12种猪病原体的检测显示,该法能特异性检测12株PRRSV毒株并准确鉴别其中7株HP-PRRSV,与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对PRRSV、HP-PRRSV病毒液的检测低限均小于每个反应0.5TCID_(50);其组内、组间检测变异系数均10%;检测55份疑似临床样品并与商品化荧光RTPCR试剂盒比较检测结果,符合率达98.2%(54/55)。研究结果为适应临床快速检测PRRSV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猪瘟病毒(CSFV)石门(Shimen)株连续传代后变异情况,根据已发表的CSFV E0基因序列(AF092448.2),设计合成引物,以在ST细胞中连续传代培养的CSFV石门株细胞毒总RNA为模板,每5代通过RT-PCR方法扩增病毒的E0基因,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用DNA Star软件分析比较原代、5代、10代、15代、20代、25代接毒细胞中CSFV E0基因的变异性。结果显示,接种病毒第10代的病毒E0基因在630核苷酸位点出现变异,第15代病毒在632核苷酸位点出现变异。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CSFV Shimen株在ST细胞连续传代过程中E0基因能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6.
鸭坦布苏病毒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的主要危害蛋种鸭的新发传染病,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因为该属的病毒多为人畜共患病,从病原学、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等方面介绍了该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动物保健》2016,(4):72-73
正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细胞源,Re-6株+Re-8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细胞源,Re-6株+Re-7株  相似文献   
998.
正2009年下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在全国范围内的强制性计划免疫,标志着中国临床猪病进入了后蓝耳病时代。后蓝耳病时代临床猪病具有如下典型的不确定性特征。首先,蓝耳病病毒自身结构不稳定,极易变异。截止2010年底,中国在世界基因bank申请注册的蓝耳病病毒已经达到29株[1],表明国内猪群病原复杂。临床猪  相似文献   
999.
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在鸡群中快速传染的疾病,鸡瘟一般在春秋等天气较为温暖的季节大面积爆发,同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染真个鸡群,会对养鸡场带来严重的威胁,如果不进行及时的防治,一旦在整个鸡群中传染开了,则会造成鸡群的大面积死亡,使得养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鸡瘟的早期诊断出发,分析了鸡瘟的防治措施,最后重点介绍了鸡群在进行鸡瘟疫苗接种的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00.
霉玉米中毒是养猪业严重的中毒性疾病之一,由于霉玉米中毒后会导致猪体抵抗力下降,往往与其他细菌或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导致病情复杂,诊治困难,危害严重.本文介绍了一起母猪霉玉米中毒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得以控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