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三个不同品种马CSN1S2基因多态性检测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吉尔吉斯马、俄罗斯速步马和伊犁马αs2-酪蛋白(CSN1S2)基因P1和P2基因座的多态性,为乳用马新类型的培育工作提供前期基础.[方法]采用DNA测序和PCR-SSCP技术,研究50匹伊犁马、56匹新吉尔吉斯马和32匹俄罗斯速步马CSN1S2基因P1和P2基因座的遗传结构.[结果]CSN1S2-P1基因座在三个马品种中均有多态性,在第1 082碱基处发生了碱基突变T>C,该突变为同义突变,产生两种基因型:从和AB.CSN1S2-P2基因座不存在多态性.经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三个品种马群体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CSN1S2-P1基因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三个马品种中差异显著,可能是品种间产奶性能的差异造成的,这表明CSN1S2基因可能对马泌乳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试验通过9个微卫星座位对贵州矮马和伊犁马2个品种共84匹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以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PCR扩增产物,并用银染法显色,计算各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Ne)、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表明,9个微卫星座位中COR059检出的变异最大,AHT040的变异最小;伊犁马的Ne、H和PIC的平均值高于贵州矮马;2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041。说明2个品种都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贵州矮马的基因较伊犁马更为纯合。  相似文献   
103.
4种日粮对1岁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4种日粮对1岁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27.38± 16.48)kg的1岁伊犁马16匹,随机分为2组,每组8匹,采用分期分组的试验方法,分别为试验Ⅰ、Ⅱ、Ⅲ、Ⅳ组。试验Ⅰ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8 kg/d、颗粒精料0 kg/d;试验Ⅱ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7 kg/d、颗粒精料1 kg/d;试验Ⅲ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6.3 kg/d、颗粒精料1.7 kg/d;试验Ⅳ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5.6 kg/d、颗粒精料2.4 kg/d。进行21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1岁伊犁马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磷的消化率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呈增长趋势,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的消化率呈下降趋势;消化能、代谢能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呈增长趋势(P > 0.05);氮沉积量、氮沉积率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而增长,其中试验Ⅲ、Ⅳ组氮沉积量、氮沉积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 < 0.01);钙沉积量、钙沉积率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且试验Ⅰ组极显著高于试验Ⅱ、Ⅲ、Ⅳ组(P < 0.01);磷沉积量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P < 0.01);各组血浆中总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 > 0.05),但试验Ⅱ、Ⅲ、Ⅳ组血浆尿素氮含量均低于试验Ⅰ组(P > 0.05)。综合1岁伊犁马对4种日粮的消化代谢情况及血液生化指标,1岁伊犁马粗蛋白质适宜需要量为14.28 g/kg代谢体重,可消化蛋白适宜需要量为9.16 g/kg代谢体重,代谢能适宜需要量为1.74 MJ/kg代谢体重,消化能适宜需要量为1.41 MJ/kg代谢体重。  相似文献   
104.
试验旨在研究碘醚柳胺对6月龄伊犁马驹驱虫的效果。选取体重(117.60±15.84)kg、出生日期相近、在同一放牧草场放牧的6月龄伊犁马公马驹10匹,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匹。两组马驹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马匹用碘醚柳胺混悬液驱虫剂驱虫,对照组不进行驱虫。驱虫后,进行为期18 d的饲养试验,统计各组马驹粪便中虫卵排出的种类及数量并计算驱虫效果。结果表明,6月龄马驹粪便中共鉴别出9种虫卵,包括马副蛔虫、毛圆线虫、盅口线虫、细颈三齿线虫、埃及腹盘吸虫、韦氏类圆线虫、安氏网尾线虫、马蛲虫、侏儒副裸头绦虫;碘醚柳胺驱虫后第3天每克粪便的虫卵数(EPG)达到最高(13 500个/g);驱虫后第6天,马驹寄生虫感染率降为6.37%,虫卵减少率为90.59%,转阴率为93.63%;驱虫后第18天,感染率降为13.33%,虫卵减少率为71.91%,转阴率为86.67%。结果表明,新疆昭苏马场6月龄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种类较多,碘醚柳胺的驱虫效果在用药后的前6 d内最明显,用药后第18天药效减弱。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伊犁马赛前安静状态心率变异性(HRV),研究马匹运动能力,为选择优秀运动性能马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4岁伊犁马22匹,进行3 600 m比赛,在赛前采集马匹静态心率变异性指标,将参赛伊犁马按照竞赛用时分为优秀组、中等组、普通组三组,进行不同运动性能赛前HRV差异性分析,分析各项指标与成绩的相关性和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时域指标中,中等组pNN50显著高于优秀组(P<0.05);频域指标中HF、LFnu、HFnu优秀组显著优于中等组(P<0.05),极显著优于普通组(P<0.01);LF/HF优秀组极显著低于普通组(P<0.01),中等组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TP优秀组极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赛前伊犁马频域指标LF/HF与竞赛用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LFnu与成绩呈显著正相关(P<0.05);HF、TP、HFnu与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参加3 600 m速度赛的马匹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且交感-副交感神经均衡调节的马匹竞赛成绩较好。通过对赛前静态HRV的分析能够有效的选择竞技状态良好的马匹。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游泳训练对马匹血液指标的的影响,分析马匹在不同训练阶段血液指标的变化规律,为伊犁马游泳训练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12匹伊犁马进行42 d不同时长的游泳训练,每隔14 d在训练后即刻采血,对所采血样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游泳训练天数的递增,马匹AST活性在第14和28 d均显著低于第0 d(P<0.05);CK活性在第0和28 d均显著低于第42 d(P<0.05),第14 d极显著低于第42 d(P<0.01);PvO2第0 d显著低于第28 d(P<0.05);Hct和Hb第42 d均显著低于第0 d(P<0.05);不同时长的游泳训练中,CREA活性在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UA浓度在试验1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TG浓度在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CK活性在试验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t和Hb对照组均极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结论】在陆地训练强度一致的情况下,对马匹进行游泳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加肺活量,可以降低陆地训练对马匹肢蹄造成的损伤。游泳训练可成为伊犁马日常训练的科目之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按摩、热敷方法在伊犁马训练及疲劳恢复工作中的作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为马匹训练护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2匹伊犁马,分为三组,分别进行按摩恢复、热敷恢复和自然恢复处理;在第0、15、30和45 d进行血液样本采集;通过对血液生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不同恢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三组马匹血液生化数据中CREA、UA、ALT、AST、CK、LDH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按摩组马匹在训练前后不同时刻CREA、UA、CK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按摩天数不同CREA、UA、ALT、AST、CK、LDH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热敷组马匹在训练前后各时刻CREA、LDH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UA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热敷天数不同CREA、CK差异极显著(P<0.01),LDH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按摩和热敷方法能够有效缓解肌肉疲劳,减少疲劳损伤,可以应用于赛马日常训练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8.
比较和分析了10匹伊犁马和12匹新吉尔吉斯马与伊犁马的杂交一代初乳中的脂肪、非脂固形物、蛋白、密度、冰点、灰分、电导率等值.结果显示:在产后4 h里,伊犁马初乳中蛋白质极显著高于杂交马(P<0.01),在产后前3 d,伊犁马初乳中的蛋白质、密度和粗灰分均显著高于杂交马(P<0.05) .在产后前6 h,伊犁马初乳中非脂固形物极显著高于杂交马(P<0.01) .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究不同驱虫药驱虫前后伊犁马粪便中虫卵种类及数量的变化以及驱虫药对马匹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平均体重(265.5±35.6)kg、出生日期相近的1岁伊犁马40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8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试验Ⅰ组给予伊维菌素,试验Ⅱ组给予吡喹酮,试验Ⅲ组给予阿苯达唑,试验Ⅳ组给予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的混合药剂驱虫,对照组不驱虫。在驱虫前及驱虫后1、2、3、7、14 d采集马匹粪便样本,进行虫卵鉴别与计数,计算寄生虫感染率;驱虫后14 d采集马匹血液样品,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结果](1)驱虫后14 d,除对照组粪便中虫卵种类和数量较多,试验Ⅱ组粪便中有少量虫卵外,其余试验组均未发现虫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马匹粪便中每克粪便虫卵数(eggs per gram,EPG)均降低了612.50个(P<0.01),试验Ⅱ组EPG降低了562.50个(P<0.01)。(2)试验Ⅰ组单核细胞数量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试验Ⅳ组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