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17篇
  107篇
综合类   1299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3052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氟苯尼考体外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和TMP对11株畜合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11株病原体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MIC值均小于8μg/mL,联合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与TMP联用后,对大多数细菌的抑菌效果呈协同或相加作用,无拮抗现象。  相似文献   
992.
透射电镜下,简易机械法分离得到的腔前卵泡有1~3层颗粒细胞,相邻颗粒细胞间存在明显而广泛的间隙连接,卵泡基膜完整,外无卵泡膜。培养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与体内发育腔前卵泡类似。培养6d时观察到颗粒细胞增殖现象,培养15d时,个别卵泡的内膜细胞开始形成。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本培养体系适于小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993.
兔轮状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4.
用颗粒细胞单层、输卵管上皮细胞单层及中间受体兔三种方法培养奶牛体外受精后卵裂卵发育至可用于移植的桑椹胚及囊胚的百分率分别为22.73%、22.39%、29.60%。  相似文献   
995.
培养液体积对牛卵泡卵母细胞IVM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的培养液体积 ( 10 0 μl、40 0 μl、2ml)对牛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随后的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四孔培养板用 40 0 μl培养液 (上覆灭菌矿物油 )培养卵母细胞 ,其体外成熟率及发育率与微滴 ( 10 0 μl)培养的相应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二者均显著优于 2ml体积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96.
《内蒙古畜牧科学》2003,24(6):11-14
利用SOFM 0.8%BSA 1mM谷氨酰胺作为绵羊胚胎的培养液,分别添加LIF、IL—1β、IL—2、IL—6及IFN—γ,以研究LIF、IL—1β、IL—2、IL—6及IFN—γ对绵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说明,LIF促进2—8细胞胚胎发育至桑椹胚,同时也能够促进桑椹胚向扩大囊胚和孵化囊胚发育。但IL—1β、IL—2、IL—6及IFN—γ对绵羊早期胚胎的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复方白毛藤注射剂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研究了复方白毛藤注射液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和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该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其抑菌圈直径为(16.7±1.12)mm。该制剂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显著,总治愈率为94.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98.
999.
很多证据表明朊病毒疾病的病原是一种特殊的传染性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缺乏核酸。致病性朊蛋白PrP^sc是以机体正常表达的糖蛋白PrP^c为模板通过构型改变而形成的。作为朊病毒疾病的中心事件-PrP^c向PrP^sc的转变,很多研究已经建立了体外转化的方法,但是否有除PrP^c外的其它细胞因子参与到PrP^sc的形成中,仍然不清楚。我们利用改良的蛋白质循环增殖的方法建立了在体外将PrP^c转化成酶抗性PrP^sc类似物(PrPres)的生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采用持续动态瘤胃模拟装置 (RSI)研究了 6种不同纤维素和淀粉比率 (C S) ;0 .14、0 .4 4、0 .94、1.92、4 .75、15 .76等氮纯化日粮养分瘤胃发酵率及挥发性脂肪酸净产生量。结果显示 :随着日粮中C S的升高 ,72小时发酵后 ,纤维素发酵率由 75 .2 1%下降至 5 0 .2 9% ;对纯化日粮而言 ,有机物发酵率 (FOM OM ,% )在C S为 0 .4 4~ 4 .75时可以保持较高 (6 8%~ 72 % ) ;纯化日粮 72小时发酵后 ,净挥发性脂肪酸产生量 (VFA FOM ,mol g)与日粮可发酵纤维素和可发酵淀粉比率 (FC FS)间呈乘幂负相关 (VFA FOM ,mol g =4 .2 7) (FC FS) - 0 .1 41 6 ,r=- 0 .94 2 7) ,并在 3.4 0~ 5 .5 2之间浮动。表明 ,纯化日粮体外发酵养分发酵率及VFA产生量与日粮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