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7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619篇
林业   482篇
农学   431篇
基础科学   271篇
  226篇
综合类   4593篇
农作物   260篇
水产渔业   2041篇
畜牧兽医   8501篇
园艺   451篇
植物保护   48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873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953篇
  2011年   972篇
  2010年   901篇
  2009年   1007篇
  2008年   963篇
  2007年   859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712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615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349篇
  1996年   347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207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6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1发病情况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某工厂化养猪场,是1个年出栏万头肥猪的大型集约化养猪场,采用全封闭、全舍饲、全价料的饲喂方式,阶梯式饲养、板块式结合,以周为单位全年循环,饲养繁殖母猪600余头,日存栏6000余头。平时,除加强饲养管理外,还十分注重疫病的...  相似文献   
982.
近两年上海规模化猪场的热点传染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和养猪业的规模化,近几年上海规模化猪场在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上呈现出新的特点,老病们发,新病而现,出现了~些危害较为严重的热点传染病。我们根据门出诊情况及临床防治体会,将近两年规模化猪场的热点传染病介绍如下,供参考。1非典型猪瘟随着  相似文献   
983.
984.
取疑似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致死仔猪的扁桃体、淋巴结、肝、脾、肾、肺组织,利用直接荧光抗体法(FA)进行病原检测。镜检可见,PRV感染阳性猪组织细胞浆和细胞间隙有黄绿色荧光,各组织细胞荧光强度从强至弱依次为肝、肾、扁桃体、淋巴结、肺、脾。  相似文献   
985.
本试验用1.8%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4000倍液以及巴丹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对蓖麻美洲斑潜蝇进行防治效果比较,结果表明:1.8%虫螨克乳油对蓖麻美洲斑潜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药效较长,1.8%虫螨克3000倍液防效明显高于4000倍液,也高于95%巴丹1500倍液的防效。因此,生产上,应使用以1.8%虫螨克3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986.
克痢灵预防断奶仔猪腹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自行研制的“克痢灵”拌料饲喂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病率平均为8.53%,比空白对照(33.81%)降低了25个百分点。最低发病率为4.55%,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87.
通过采集以神经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病、死肉雏鸡的脑实质作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试验,共分离鉴定出2株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鉴定表明,这2株分离菌均属O131,为国内外首次发现;动物接种试验结果为,腹腔接种对KM小鼠均具有强毒力,脑内接种对1日龄鸡均具高致病性,但腹腔接种对1日龄鸡致病性有差异,其中一株为高致病性,另一株无致病性,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二株分离菌耐药谱相似,对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唑啉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先锋霉素、丁氨卡那中度敏感,对其它药物则低敏感或耐药。  相似文献   
988.
989.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Wb)是在丝虫体内发现的一类共生菌,它诱导的免疫病理引起的炎症反应是丝虫感染后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论述了丝虫沃尔巴克氏体的分类、结构与分布、生殖及传播方式、基因组和沃尔巴克氏体与丝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重点阐述了沃尔巴克氏体与丝虫致病性和清除沃尔巴克氏体药物在人和动物丝虫病治疗中的作用,为人和动物丝虫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0.
为明确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orcine 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PHEV)感染后对机体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本试验以PHEV易感的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将PHEV接种小鼠后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vans blue,EB),运用形态学和化学定量方法检测EB通过BBB进入脑组织的状况。结果显示,接种病毒后3d的小鼠脑组织即出现肉眼可见的蓝色,定量检测结果证实其含量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对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5进行核酸定量检测,证明感染组小鼠脑组织中ZO-1的基因转录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下调明显,而Occludin和Claudin-5的变化不明显。进而对脑组织中ZO-1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证实ZO-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发生下调,表明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完整性在病毒感染后期遭到了破坏。上述试验结果证实PHEV感染机体后可使BBB的通透性升高,而且这一变化与ZO-1的降低相关,为后期深入开展PHEV所致神经系统炎性损伤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