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4篇
  18篇
综合类   34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93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因素的研究陈小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借助瘤胃内栖居的厌氧微生物利用日粮蛋白降解产生的氨、肽和氨基酸作为氮源、利用日粮有机物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和ATP分别作为碳架和能量合成微生物蛋白(MCP),MCP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氮源供应者,能提供蛋白需要量的40%-80%(Church,1988)。  相似文献   
42.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是世界各国饲料工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难题。以不威胁人类生存的粮食资源为前提,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非蛋白氮饲料备受重视,并试图将高氮含量的尿素作为动物饲料来应用,这种想法源自Waesk等在1897年提出的反刍动物能将非蛋  相似文献   
43.
反刍动物小肠可利用淀粉代谢调控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能量代谢与单胃动物有根本的区别,其采食的碳水化合物在瘤胃进行发酵生成挥发性脂肪酸(VFA),只有数量很有限的淀粉和其他糖类不被瘤胃消化而进入小肠。因此,反刍动物从消化道吸收的能量主要来源于VFA,而葡萄糖很少。但与单胃动物一样,葡萄糖对于反刍动物体内某些组织和器官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作用。如神经系统、肌肉、脂肪的合成和转化,某些杂合多聚糖的合成、睾丸、精子以及红细胞中的代谢都需要葡萄糖。反刍动物体内的葡萄糖主要由VFA在肝脏中经糖异生合成。虽然,瘤胃内发酵生成的VFA产量很高,然而VFA中只有丙酸才能在肝脏…  相似文献   
44.
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红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3):11-12,14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营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瘤胃的发酵又是其营养吸收利用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综述了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及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的三方面因素,揭示了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规律,为我国反刍动物饲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5.
腐蹄病作为反刍动物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是由于坏死杆菌侵人羊蹄缝内,造成蹄质变软、烂伤流出脓性分泌物,导致羊局部的发炎、坏死。主要发生于成年绵羊和牛,是引起牛羊跛行的主要原因。在广大牧区普遍发生,尤其是春夏两季在广大牧区羊腐蹄病更是发病率极高,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传染给正在生长的健康小羊,从而给牧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6.
从20世纪80年代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议以糖蜜(甘蔗或甜菜制糖业的副产品)、尿素、食盐、棉籽饼、麦麸和微量元素等制成舔砖供牛羊舔食,可以补  相似文献   
47.
综述了国外以斜发沸石及合成沸石(4A沸石)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在提高免疫力、减缓饲粮霉菌毒性、疾病预防和改善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以液体食物为主要饲料的新生牛犊和小奶牛与成年反刍动物不同,因为它们还只有一个胃即真胃发挥功能。当小牛吃牛奶或代乳品时,食道沟闭合使牛奶避开网一瘤胃直接进入真胃。然而开始饲喂食物后,食道沟逐渐失去功能,瘤胃中的细菌群系开始建立,且瘤胃壁开始发育,最终由于瘤胃中微生物群系的建立和生长,小奶牛便可使用并消化纤维性饲料,观察到2—4个月龄的小奶牛反刍即可断定瘤胃已具有功能。  相似文献   
49.
反刍动物肠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它们与机体之间互相依存,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体,对宿主的营养吸收、代谢和免疫系统的发育均有影响。反刍动物的肠道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幼龄时期的定植,并且逐渐发育成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因此,探究幼龄反刍动物的肠道微生物定植对于提高反刍动物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本文总结了幼龄反刍动物肠道微生物定植规律,并介绍了一些调控手段。但这些调控手段最佳实施的时间,以及具体的关键性微生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1急性前胃弛缓 急性前胃弛缓(Acute Atony of Fores Tomach)。网胃、瘤胃、瓣胃及皱胃构成了反刍动物的胃器官.无腺体。前胃由网胃、瘤胃、瓣胃组成,其中网胃很小,瘤胃很大,皱胃发挥分泌胃液的作用。有50%-85%的饲料中能被消化的干物质在瘤胃里面进行消化,所以,瘤胃的作用很大。反刍胃的前胃疾病是多发的,这种疾病影响牛的健康。前胃收缩无力是前胃弛缓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