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4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林业   534篇
农学   213篇
基础科学   382篇
  298篇
综合类   2889篇
农作物   335篇
水产渔业   232篇
畜牧兽医   2739篇
园艺   359篇
植物保护   26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张新贵 《果农之友》2003,(10):28-28
猕猴褐斑病、灰斑病、黑斑病和褐麻斑病,是猕猴桃生长期最严重的几种叶部病害,全国人工栽培区几乎均有发生。危害后常导致叶片大量枯焦或提早脱落,影响果实产量与品质。1褐斑病1.1症状发病部位多从叶缘开始,初期在叶边沿出现水渍状污绿色小斑,后病斑顺叶缘或向内扩展,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在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病斑由褐变黑,引起霉烂。正常气候条件下,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褐色至浅褐色,其上散生或密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分生孢子器)。高温下被害叶片向叶面卷曲,易破裂,后期干枯脱落。叶面中部的病斑明显比叶缘处的小,病斑透…  相似文献   
52.
传染源主要包括带有传染性疾病病原的物体和动物,如发病鸡、处于病原携带状态的鸡、可能带有病原的其他动物,以及可能带有病原的鸡舍、用具等。(1)在鸡舍的设计和管理方面,选择交通方便,但要远离交通要道、其他禽场、屠宰场等人畜聚集的地方;水质好,如果没有自来水,要选择深井水,不能使用没有经过处理的江河水;可以方便地进行排水和通风;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应严格分开;在各大区、小区和鸡舍的门口应有消毒池,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更换消毒液。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使其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进出鸡场、鸡舍的车辆、人员和器…  相似文献   
53.
<正> 引言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活性测定对诊断畜禽肝、胆和骨骼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因其影响因素和个体差异较大,仅仅依靠血清ALP活性来作为疾病的诊断指标,特别是利用其对病变组织进行定位往往具有局限性。 Pernesh(1969)、Beck(1975)和Smith等(1968)曾对组织中ALP的提取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血清ALP同工酶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但操作比较复杂,条件不易掌握。齐顺章(1980)和邹峰等(1987)亦用PAGE法分别对鸡血清ALP同工  相似文献   
54.
Flugge(1897)认为任何传染性疾病都可经空气传播,某些疾病更易通过空气传播。本文综述气溶胶研究技术和对猪传染怀疾病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兔疥癣病是由螨虫寄生在皮肤内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和高度接触传染。凡被感染的兔舍、兔笼、食具、用具、工作人员的衣物和手,乃至狗和其他动物都是传播本病的媒介。秋冬季节特别是在阴雨天气易传播;阴雨潮湿,密集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等也易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56.
莱姆病(Lyme Dl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的,以硬蜱为传播媒介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由于本病最初(1975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故名莱姆病。莱姆病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应重点防治研究的新发现的传染病之一。莱姆病在我国也有广泛的分布,至少有23个省、  相似文献   
57.
美国科学家日前通过实验证明,引发疯牛病的变异锯蛋白要借助铁蛋白才能进入人体,由此探明了疯牛病在物种间传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8.
饲用抗生素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尤其是抗生素促长剂的滥用,导致动物体内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不断增强。耐药性细菌及其耐药基因会在动物、环境、人体之间水平传播,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限制饲用抗生素的使用。研究表明,抗生素促长剂停用后,畜禽体内及动物性食品中耐药菌显著减少,相应地人体内耐药菌携带率亦随之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9.
洪学 《山东饲料》2005,(9):24-24
一、猪流感和猪感冒的区别 1.猪流感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全群。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后污染环境、饲饮用具等,病猪、飞沫、空气、老鼠、蚊蝇等都是此病的传播途径。猪流行性感冒发生之初,病猪食欲减退或不食,眼结膜潮红,从鼻中流出黏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60.
对高寒地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群落垂直结构和生产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草地建植时间的延长,人工草地群落垂穗披碱草高度异质性逐渐减小.(2) 不同建植期(1999、1998、1997年建植)人工草地垂穗披碱草和群落平均地上生物量均主要分布在0 ~20cm冠层中,约占平均地上生物量的61.03%、90.64%、84.55%和67.47%、92.54%、86.08%.(3) 不同建植期 (1999、1998、1997年建植)人工草地群落平均地下生物量均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中,约占地下总生物量的85.97%、81.73%和78.47%.(4) 建植的人工草地如果其组分单一,即物种的丰富度很低时,均匀度增加,物种对环境资源的竞争力和利用率提高,导致土壤资源库中某些营养成分缺乏,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因此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