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83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27篇
  85篇
综合类   906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361篇
园艺   142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壳聚糖对黄瓜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壳聚糖对黄瓜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能促进种子萌发,改善根系的发育,增强超微弱发光强度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适宜浓度为0.1%和0.05%。  相似文献   
12.
低聚壳聚糖对北京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低聚壳聚糖对北京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北京鸭,公母各半,1~28日龄为预试期,29日龄挑选出体重相近的北京鸭72只,公母各半,采用单因素试验水平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40 mg/kg的低聚壳聚糖。试验期间测定生长性能指标;于49日龄、70日龄每组随机挑选16只北京鸭,公母各半,胫静脉采血,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低聚壳聚糖组公母各周龄的体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28%、2.20%,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有下降趋势(P0.05)。(2)49日龄北京鸭低聚壳聚糖组母鸭血清中白蛋白、球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母鸭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公、母鸭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70日龄北京鸭低聚壳聚糖组母鸭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母鸭血清中的白球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公、母鸭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公、母鸭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提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对北京鸭的生长性能、料重比等虽然无显著的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北京鸭的生长发育,提高其生产性能;可提高血清中的蛋白含量,降低血清尿素、尿酸、胆固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饲料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针对壳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综合地分析,并探讨了其在绿色饲料添加剂的中的应用,对饲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乙酸(HAc)作为溶剂,配制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纺丝液,探究纺丝液稳态流变和动态流变性能并考察其静电纺丝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S质量分数的增加,纺丝液的稠度系数、结构黏度指数、表观黏度、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复合黏度(η*)均相应增加,非牛顿指数相应减小,不利于CS/PVA纺丝液静电纺丝。随着测试温度的增加,纺丝液的稠度系数、结构黏度指数、表观黏度、G′、G″和η*均相应减小,非牛顿指数相应增加,纺丝液流动性能加强,可纺性提升。当CS质量分数为3.0%时,纺丝液在测试温度30℃下的稠度系数和结构黏度指数均较小,分别为7.978 1和2.16,且非牛顿指数为0.887 7接近于1,表明该纺丝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加工性。结合SEM和流变行为分析,在室温条件下CS质量分数为3.0%的CS/PVA纺丝液呈现优异的可纺性,可以构建连续、均匀且不带珠状连结的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15.
在烤烟打顶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与硫酸铜,采用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壳聚糖与硫酸铜互作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尼基丙酮、β-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3-羟基-β-二氢大马酮、芳樟醇、苯乙醛、新植二烯等致香物质含量增加。糖与铜互作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类和苯丙氨酸类产物的降解,且效果显著;对棕色化反应产物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作用效果不显著;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各处理间均增加,T5T3T2T4T1;各处理与T1(CK)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但T2与T3差异不显著。总体来看,在壳聚糖与硫酸铜互作中,低浓度(0.1%)壳聚糖和高浓度(0.2%)硫酸铜最有利于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增加,作用效果最佳,尤其对提升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作用显著;有助于致香成分的形成,提升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讨论不同浓度的低聚壳聚糖对团头鲂形体指标、肌肉成分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质量为164.80±0.61 g的团头鲂6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添加0、25、50和100 mg/kg低聚壳聚糖的试验日粮,进行为期57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对团头鲂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低聚壳聚糖使团头鲂背肌粗脂肪含量有一定提高(P0.05),对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添加低聚壳聚糖能降低团头鲂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其中50 mg/kg低聚壳聚糖能显著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含量(P0.05)。各试验组团头鲂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尿素氮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50 mg/kg低聚壳聚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油桃为试材,采用溶菌酶、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复配保鲜液对油桃进行保鲜处理,通过测定失重率、腐烂指数、感官品质、呼吸强度、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研究保鲜液对油桃的保鲜效果,以期为油桃的实际贮藏和天然保鲜剂的运用提供实践参考。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复配保鲜液1.0%的壳聚糖、0.07%的溶菌酶和1.0%的海藻酸钠对油桃保鲜效果最好,能有效延缓失重率的上升及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降低了果实腐烂指数及呼吸强度。  相似文献   
18.
《保鲜与加工》2015,(3):82-83
<正>[1]刘丽丹,吴仲珍,吴日章.枇杷采后贮藏复合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13,13(6):60-64.Liu L D,Wu Z Z,Wu R Z.Research progress on combined preservation methods of loquat fruit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J].Storage and Process,2013,13(6):60-64.[2]聂继云.苹果的营养与功能[J].保鲜与加工,2013,13(6):56-59.Nie J Y.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apple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to human health[J].Storage and Process,2013,13  相似文献   
19.
黄腾宇 《中国饲料》2023,1(10):26-29
文章旨在研究壳聚糖对肉牛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000 mg/kg的壳聚糖,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2组的IgA、IgM、IgG含量分别比1组提高了25.29%、20.50%、4.19%,试验3组的IgA、IgM、IgG含量比1组提高5.75%、16.77%、4.01%,其中2组IgA含量显著高于1组和3组(P <0.05),IgM、IgG含量未显现显著的组间差异(P> 0.05);(2)2组乳酸菌含量显著高于1组和3组(P <0.05),大肠杆菌、总需氧菌含量未显现显著差异(P> 0.05),3组较1组乳酸菌、大肠杆菌均有提升;(3)试验2、3组肉牛每千克增重成本较1组分别提升了0.07、1.99元。综上所述,添加不同水平的壳聚糖可以提高肉牛免疫功能,对肠道乳酸菌有促进作用,但大肠杆菌抑制效果随用量的增加会出现负效应,经济效益随壳聚糖用量地提升饲料成本不断增加,添加量以500 mg...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可促进丙酸生成,从而改变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不同分子量壳聚糖作用性能差异较大,可能会对瘤胃发酵产生不同的影响。该试验旨在通过体外法探究不同聚合度的壳聚糖对奶山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选取5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农萨能奶山羊提供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试验,以奶山羊的基础日粮为底物并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低(200 mPa·s)、中(200~400 mPa·s)、高(400 mPa·s)3种聚合度的壳聚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聚合度的壳聚糖均能够促进丙酸生成(P0.05),降低乙丙比(P0.05)和丁酸比例(P0.05),但中、低粘度壳聚糖作用效果更显著;(2)加入不同聚合度壳聚糖后,发酵液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戊酸的比例以及乙酸丙酸比均随时间发生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加入壳聚糖后,丙酸比例在6~8 h增加,乙酸丙酸比降低;在12 h的时间点,乙酸丙酸比显著低于6 h处(P0.05)。在3种聚合度壳聚糖中都发现这种趋势,且各时间段中、低聚合度壳聚糖组丙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丙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中、低聚合度的壳聚糖均可显著促进丙酸生成,改善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