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96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7 毫秒
21.
伊氏锥虫多种克隆群体的采集及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伊氏锥虫抗原变异,国内外学者对抗原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其抗原变异程序、变异数量、变异频率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免疫学研究进而寻求防治锥虫病的免疫学手段。但多局限于某种动物个体感染锥虫后的一小段有限的时间进行,所获得的抗原变异型数量较少,因而很难澄清如:一个虫株究竟能有多少变异机会,是以怎样的程序变异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2.
<正>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属引起的全世界范围流行的人畜共患病。布氏杆菌可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同时也可感染人,特别是羊布氏杆菌对人的威胁最大,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损伤,如睾丸炎或附睾炎、不育、生殖器官及胎膜发炎、流产、不孕、关节炎、气管炎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等,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诊断方法上目前主要通过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结果不是很准确,主要是  相似文献   
23.
布氏杆菌病属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牧区尤为多见.病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病原有六种,其中以牛、羊、猪三种为主,另外三种是人、马、骆驼、狗.做好家畜布病的诊断和防治,对区域畜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笔者就多年基层的兽医经验,对该方面做一论述,文笔拙劣,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指在母猪产后数天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黏液或化脓性炎症,是母猪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该病常继发于难产、胎衣不下、死胎、流产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容易扩散,可引起子宫浆膜或子宫周围炎,并常转为慢性炎症,最终导致长期不孕,严重地影响母猪的繁殖功能。(一)病因1.微生物感染。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分娩时或产后,微生物可  相似文献   
2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影响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奶羊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奶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从奶羊布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等方面加以阐述,并提出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卫生消毒、定期免疫接种、强化检疫监测、加大宣传力度、强调紧急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以有效预防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奶羊养殖业的经济损失,从而保障我国奶羊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6.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我国规定的2类动物疫病。奶牛是布氏菌杆病的易感动物布氏杆菌主要损害奶牛生殖系统,造成奶牛流产、不孕及乳房炎等症状,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本病一旦在牛群中发生,常引起奶牛场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洮南市大力发展以奶牛产业为龙头的牧业经济,  相似文献   
27.
布氏杆菌病属于自然界中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类以及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能够感染发病。生产中偶然也会出现鹿群暴发该病的情况,所以饲养者应该了解布病的流行情况,并且掌握相应的检测手段,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影响。本文对鹿布氏杆菌病的流行与发病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有效的检测手段,并且论述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8.
母牛产犊后,胎衣未能在12小时内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牛胎衣不下经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需用手术剥离法治疗。胎衣手术剥离是利用手指强制性地使密切嵌接的母子胎盘在不借助药物的辅助作用而使之脱离。临床中因剥离胎衣时操作不当,可造成患牛子宫阜大面积损伤,子宫内翻、子宫脱出、术后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甚至败血症、不孕不育等严重并发症被迫淘汰。术者施术后感染布氏杆菌病的案例屡见不鲜。胎衣剥离要成功,适时施术是基础,正确剥离是关键,严防感染是保障,掌握好这三大技术要点,就可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二类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由于可经患病动物传播给人,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对其流行特点进行介绍,以便及时掌握流行动态,并且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0.
我市某养鹿场发生一起怀孕母鹿后期流产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鹿布氏杆菌感染,现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2009年4~5月,该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