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6篇
  6篇
综合类   163篇
水产渔业   510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比较观察了不同盐度条件(5、10、15、20、25、30、35、40、45)及不同pH条件(5.5、6.0、6.5、7.0、7.5、8.0、8.5、9.0、9.5)下星斑裸颊鲷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和孵化率.结果表明,星斑裸颊鲷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是10至45,适宜pH范围是5.5至9.0.  相似文献   
22.
文中详细记录了金头鲷胚胎发育过程中各期发育时间及特征,并对各期进行显微摄像。金头鲷卵为圆球形,属浮性卵,吸水膨胀后卵径为0.82mm~0.92mm,油球1个。在温度19℃、盐度为30、pH为8.2的海水中,控光在300Lx左右,金头鲷胚胎发育至仔鱼破膜而出,历时约44h48min。此过程共分5个阶段,经23个发育期结束。  相似文献   
23.
条石鲷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健鑫 《水产学报》2006,30(5):618-626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条石鲷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条石鲷消化道包括具有发达颌齿的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和直肠。食道上皮组织可分为两个区域-头部和尾部,头部区域由扁平上皮层构成,尾部区域的上皮组织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所构成,上皮含有大量 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胃呈V形,其粘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贲门部和胃体部上皮下有发达的胃腺组织。小肠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肠道粘膜固有层中有管状肠腺存在;直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缺乏粘膜肌。小肠和直肠上皮中均分布有较多的杯状细胞,肠道系数约为0.78。在整个消化道中发现有四种杯状细胞。本文研究了条石鲷消化道的显微结构,并探讨了其消化道的组织学和解剖学特征与其杂食性的适应。  相似文献   
24.
广东省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总站汕头市中心站、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局、海胆增养殖场大力开发海水网箱养鱼新模式,积极开展《水下软体网箱养殖》试验项目,取得了显成效。16个试验网箱共539立方米水体,1年养成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鱼、花尾胡椒鲷、红鳍笛鲷、眼斑拟石首鱼等鱼类137吨,创产值115万元.可获利57万元,项目主要技术特点为国内首次显示,技术成果达广东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不同健康程度和抗生素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及其与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的相关性,采用Illumina Hi Seq PE250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健康、亚健康、典型黑身病和口服氟苯尼考条件下的斑石鲷肠道、养殖水体和颗粒饵料中的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细菌多样性高于肠道和颗粒饵料。不同健康程度及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中细菌均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为主,且对应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占样品全部OTU的比例均达到85%以上。黑身病的发生可影响斑石鲷肠道中丰度最高的前20种优势细菌种类的排名次序,其中变形菌门中的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且随着弧菌属丰度的增加,斑石鲷的黑身病症状也逐渐加重。饵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投喂斑石鲷能使患病鱼肠道弧菌属的丰度从60.33%下降到1.29%,较大程度改变了肠道的菌群结构,并证实氟苯尼考有效防治黑身病。其次,养殖水体和颗粒饵料对斑石鲷肠道菌群也有一定影响,且养殖水体的影响高于颗粒饵料。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斑石鲷肠道菌群结构,其研究结果为今后斑石鲷的健康养殖、疾病防控及其微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6.
条石鲷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条石鲷的工厂化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在水温18~22℃下,通过“控温+控光+强化营养”的方法,3龄以上的亲鱼可以达到性成熟,在培育池内自然产卵受精,产卵时的水温控制在23±1℃为好。条石鲷受精卵为浮性,在孵化水温23±0.5℃的条件下,受精卵大约27.5~32小时孵化出仔鱼。条石鲷的生存水温为6~32℃,最适宜水温为18~26℃;生存盐度5—35,最适宜盐度25左右: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红鳍笛鲷的生态习性、病害防治及市场风险三方面提出其在福建省东南部、广东东北部海域进行网箱养殖的风险防范对策:准确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在红鳍笛鲷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18.0~33.0℃投放一定数量体长5.0cm以上鱼苗,每日投喂2~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0~7.0%,养殖过程中严格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及防治病害.作者于2004~2006年在厦门浏五店海域开展试验,经170天养殖可达商品??(450g以上),成活率85.3~91.5%,利润率18.8~72.1%.  相似文献   
28.
巴西鲷的生物学特征及养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巴鲷的形态构造,习性,食性和生长繁殖情况,养殖巴西鲷技术易掌握,投资小,收益高,既可规模经营,又可作为家庭副业少量生产。  相似文献   
29.
斜带髭鲷早期发育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笛鲷属(Lutjanus)的紫红笛鲷(Lutjanusargentimaculatus)、白星笛鲷(Lutjanusstellatus)、千年笛鲷(Lutjanussebae)、勒氏笛鲷(Lutjanusrussellii)、红鳍笛鲷(Lutjanuserythropterus)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约418bp的序列。结合GenBank中斜带笛鲷(Lutjanusdecussatus)该区段的16SrRNA序列,用Clustal_X排序软件进行16SrRNA序列的对位排列。通过Mega2.1软件对所得线粒体16SrRNA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共检测53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21个简约信息位点,并用"Pairwisedistance"计算了各属间的相对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其序列差异(转换 颠换)在0.027~0.083,其中勒氏笛鲷与斜带笛鲷的序列差异最小,红鳍笛鲷与勒氏笛鲷的序列差异最大。以高体四长棘鲷(Argyropsspinifer)为外类群,采用Mega2.1软件中的"Neighbore-Joining"法得到唯一1个分子系统树,系统树各分支的置信度由"Bootstrap"1000循环检验。结果表明,6种笛鲷鱼类聚成明显的3个分支,第1个分支,包括勒氏笛鲷、斜带笛鲷和白星笛鲷;第2个分支,包括紫红笛鲷;第3个分支,包括红鳍笛鲷和千年笛鲷。  相似文献   
30.
2008年4月初在广东省饶平县对2006年5月人工孵化和培育的2龄条石鲷( Oplegnathus fasciatus)成熟亲鱼进行激素诱导,研究和观察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的繁殖生物学。结果显示,在南海区全人工养殖的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成熟亲鱼的最小型为全长245 mm、体质量610 g,最大个体为全长300 mm、体质量1450 g;产卵季节为4月10日~7月15日,产卵盛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升温产卵型鱼类,产卵温度为20.0~28.8℃,适宜的产卵温度为20.7~27.6℃;雌、雄亲鱼发育同步,个体大小和成熟年龄差别不大;雌鱼属于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超过3个月;24尾初次性成熟雌性亲鱼的总产卵量为3180.0×104粒,日最高产卵量为341.5×104粒;其产卵量和受精卵质量与水温的变化关系密切,受精卵的浮卵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水温相对衡定时,浮卵率相对稳定并维持在80%~95%的较高水平;受精卵平均卵径为(0.860±0.023)mm,油球径为(0.191±0.009)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