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17篇
  58篇
综合类   476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43篇
畜牧兽医   191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获得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 PAstV)重组蛋白nsP1a/4和多克隆抗体nsP1a/4,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nsP1a/4基因片段,通过双酶切技术鉴定重组表达质粒nsP1a/4-pET-32a。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表达重组蛋白nsP1a/4,通过SDS-PAGE鉴定重组蛋白nsP1a/4表达情况及可溶性。利用Ni-Agarose Resin纯化重组蛋白nsP1a/4,再通过Western-bolt验证。以纯化的重组蛋白nsP1a/4免疫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nsP1a/4,通过Western-bolt检验多克隆抗体nsP1a/4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试验扩增出nsP1a/4基因片段,成功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nsP1a/4-pET-32a,重组蛋白nsP1a/4以包涵体形式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大量表达。经Ni-Agarose Resin纯化的重组蛋白nsP1a/4单一,Western-bolt成功鉴定到重组蛋白nsP1a/4,多克隆抗体nsP1a/4能与重组蛋白nsP1a/4发生特异性结合。说明试验成功制...  相似文献   
22.
叶绿素a是海洋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与海洋初级生产力密切相关,叶绿素a也是衡量海洋中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海洋生物生产力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研究对海洋环境评价、海洋生物生产力的估算、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2004年3~6月,选择胶州湾口近海作为研究海区,在栈桥、湛山湾和石老人3个站位每月取样两次,每次退潮后,在潮间带固定地点采集底质样品,分别测定样品中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含量,同步观测海水温度、海水密度和pH值。结果显示,青岛近岸春季海水水温上升较快,海水密度和pH比较稳定。栈桥取样点底质中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8、0·47、0·34和0·16μg/g。湛山湾取样点底质中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波动较小,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2、0·56、0·36和0·45μg/g。石老人海水浴场底质中的叶绿素含量最低,波动较大,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6、0·28、0·20和0·29μg/g。  相似文献   
24.
2007年6月-2008年4月对南太湖近岸水域进行了4次生态环境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叶绿素a含量(Chl.a)与总氮(TN)、总磷(TP)浓度及氮磷比(N/P)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太湖水体中Chl.a含量与TN浓度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在蓝藻水华大范围爆发的2007年6月和2008年4月2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2007年10月和2008年1月2者无显著性关系;Chl.a含量与TP浓度在4次调查中皆无显著相关关系;岭回归分析显示,N/P 10~25是南太湖水体中附着藻类的最佳生长范围,此时总氮、总磷浓度及氮磷比与Chl.a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4者的多元回归关系为Chl.a=-0.0012+0.0064 TN+0.0215 TP+0.0005N/P(R=0.543,P〈0.023)。总体来说,南太湖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浓度及氮磷比皆在藻类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氮磷浓度处于较高水平,已经不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素,在不同水温、光照等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加上本水域复杂的水文和季风共同影响下形成了蓝藻水华爆发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牙鲆白化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在获得正常和白化牙鲆转录组及micro RNA(mi RNA)深度测序数据的基础上,对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和mmu-mi R-143-5p_R+2(mmu-143)进行了表达模式、靶基因预测及验证分析。首先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白化相关基因tyrp1的2个转录本,进化树分析表明这2个转录本分别是tyrp1a和tyrp1b,利用RNAhybrid软件预测到mmu-143可能与tyrp1a基因存在互作关系,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初步验证了这一靶向关系。进一步的荧光定量结果显示,tyrp1a基因在正常牙鲆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化牙鲆皮肤的表达量,正常牙鲆皮肤中mmu-143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白化牙鲆皮肤中的表达量。本研究发现,牙鲆tyrp1存在2个转录本,分别是tyrp1a和tyrp1b。双荧光素酶实验和定量PCR分析初步证实,tyrp1a是mmu-143的靶基因,mmu-143是通过调控tyrp1a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牙鲆白化的。此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牙鲆白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6.
孙忠  王跃斌  陆建学 《海洋渔业》2012,34(2):177-182
2010年6~11月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3种不同养殖模式的池塘中观测了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及其粒级结构。结果表明:池塘中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为(5.29±0.13)~(48.00±15.03)mg.m-3,最低值出现在养殖初期6月份,最高值出现在夏季8月份。养殖期间,池塘叶绿素a浓度显著高于港湾和近海。比较3种不同养殖模式的叶绿素a浓度,以"高位池"最高,"底充氧"其次,"增氧机"最低,但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现出养殖初期低,然后迅速上升,至8月份达最高值,再缓慢下降。分析认为,在海水养殖生态系统中,叶绿素a浓度主要受环境因子尤其是营养盐浓度分布的影响。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中叶绿素a浓度粒级结构表明,Nano-粒级为主要贡献者,平均贡献率达66.9%;Pico-粒级次之,平均贡献率为22.8%;Net-粒级贡献率最小,仅为10.3%。在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中,Nano-粒级浮游植物是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来源,而Pico-粒级光合微生物对初级生产力的作用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27.
甘为  方展强 《水产学报》2016,40(10):1542-1555
硬骨鱼类CYP19基因与生物的性别分化和激素调节相关,因此可开发用来探究环境激素污染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本研究首次克隆和分析了食蚊鱼CYP19a cDNA的全系列,为将CYP19基因作为监测环境激素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实验数据。根据CYP19a基因c DNA保守区域设计引物,扩增保守区域并测序。采用RACE法扩增食蚊鱼CYP19a基因c DNA序列全长,对其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将序列应用于CYP19a mRNA转录水平的RT-PCR法检测中。成功克隆食蚊鱼CYP19a基因全长,获得CYP19a基因总长为2020 bp,ORF为238~1791 bp,共编码518个氨基酸,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有关信号肽、跨膜螺旋、亲水性/疏水性、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分析,与其他硬骨鱼类底鰆、青鰆、平鲷、鲫、鲤和斑马鱼的性腺CYP19a基因作同源性比较,其基因相似度分别为93%、84%、84%、71%、71%和66%。用MEGA6.0软件对19个物种的CYP19a基因进行聚类分析,食蚊鱼CYP19a基因与底鰆、青鰆同源性最高,说明芳香化酶在进化上相对保守。确定从食蚊鱼性腺所克隆的CYP19a基因是芳香化酶基因,证明食蚊鱼的芳香化酶是由CYP19a和CYP19b两种基因编码的。食蚊鱼卵巢芳香化酶具有3个高度保守的片段,并具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8.
采用回归统计方法分析白洋淀水产养殖区水质监测数据,研究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夏季水体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DO、COD、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与NH_4~+-N、NO_3~--N呈负相关,与NO_2~--N无明显相关,与TN无显著正相关;而叶绿素a与TP呈一定的正相关,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可能是磷限制性湖泊。  相似文献   
29.
桑沟湾海水中浮颗粒物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调查分析结合自动监测法对桑沟湾海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季节性变化、水平与垂直分布作了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湾总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悬浮颗粒物的月平均数量变动范围分别为4.62 ̄40.06和1.90 ̄6.14mg/L;叶绿素a和悬浮颗粒物的质量变动范围分别为0.95 ̄9.68μg/L和0.07 ̄0.80μg/mg。悬浮颗粒物质量的周日变化与潮流运动有关;而其数量无明显的周日变化。悬浮颗粒物质量的水平分  相似文献   
30.
细胞色素P450(CYP)302a1是昆虫蜕皮激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为了研究其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实验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三疣梭子蟹CYP302a1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M596851).该序列全长为3 171 bp,包含一个长度为1 6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4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该氨基酸含helix-C、helix-K、helix-I、PERF及heme-binding共5个P450特征保守区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三疣梭子蟹CYP302a1与日本剑水蚤CYP302a1聚为一小支,再与其他物种CYP302a1聚为一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了CYP302a1在不同组织和蜕皮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CYP302a1的表达量在Y器中最高,而在其他组织中均极低(P<0.05);蜕皮过程中,CYP302a1在蜕皮后期(A、B期)表达量最低,从蜕皮间期(C期)开始上升,至蜕皮前期的D1亚期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结果表明CYP302a1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调控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