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9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桉树枝枯病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桉树枝枯病,对桉树枝枯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为93.20%;该菌在pH值3.0~12.0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值5.5生长最好;可以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对蔗糖和硝酸钠利用率最高;经过10 min的处理,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分别是52℃和54℃。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旨在对水牛黑色素皮质素1受体(MC1R)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参考牛MC1R基因(GenBank登录号:JN123363.1)序列设计引物,以本地沼泽水牛、白沼泽水牛、摩拉水牛和黄牛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克隆MC1R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运用QRT-PCR方法检测摩拉水牛、沼泽水牛、白沼泽水牛和黄牛皮肤组织中MC1R基因的表达模式,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沼泽水牛和白沼泽水牛MC1R基因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应用PCR方法成功克隆了水牛MC1R基因,其编码区全长954 bp,共编码317个氨基酸。测序分析后发现沼泽水牛、白沼泽水牛、摩拉水牛和黄牛MC1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高。沼泽水牛与白沼泽水牛在476、618、881、930和931 bp位点上分别发生T→C、G→C、G→A、G→A和A→G突变,导致了沼泽水牛和白沼泽水牛第159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成苯丙氨酸,第31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丙氨酸,第29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成丙氨酸,发生了非同义突变。QRT-PCR结果发现,MC1R基因在摩拉水牛、沼泽水牛和黄牛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白沼泽水牛(P<0.05);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沼泽水牛皮肤组织中MC1R蛋白的表达量高于白沼泽水牛。综上所述,白沼泽水牛MC1R基因的编码区发生氨基酸位点突变,且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沼泽水牛,推测此为白沼泽水牛体内合成的黑色素缺失而导致毛色白化的主因。  相似文献   
73.
刘培琼  杨廷墓  陈警 《猪业科学》2009,26(11):54-57
香猪属华南型猪种,是小型猪;主要分布在我国黔桂接壤地带,在贵州地方猪种分类图中属黔东南型.香猪毛色遗传多样,包括从江香猪、剑白香猪、巴马香猪、久仰香猪、环江香猪和贵州自香猪等类型;香猪以体小、肉香而著称.  相似文献   
74.
白杜洛克猪的品种特性及其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伟力  蔡绍倩 《养猪》2009,(1):19-22
毛色是家畜品种的标志之一。一般猪种都有一定的毛色特征,如长白猪全白、大黑猪全黑、巴克夏猪黑身六白、泰姆华斯猪全红、皮特兰猪为大块的黑白花相间、克米洛夫猪为黑花大于白花的黑白花相间、华中两头乌猪是头尾两头大黑花、临高猪为乌云盖雪上黑下白的花毛特征、荣昌猪有眼镜黑特征。上述特征有助于识别品种。  相似文献   
75.
MC1R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1R基因作为控制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不仅在黑色素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毛色的形成,还对人畜疾病、生长性状、行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引起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为加深对MC1R基因的认识和了解,作者对MC1R基因结构、功能、作用机理、基因的定位、多态性检测及其在人畜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76.
试验旨在检测水貂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T138A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水貂毛色表型的相关性。提取5种被毛色型430只水貂血液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对TYR基因T138A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统计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通过卡方(χ2)独立性检验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水貂毛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138A位点存在2个等位基因T和A,形成TT、TA和AA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在吉林白水貂群体中为优势基因型(0.9069),而TT基因型为金州黑水貂、珍珠水貂、咖啡水貂和银蓝水貂群体的优势基因型,其中在金州黑水貂群体中基因型频率最高(1.0000)。关联分析表明,TYR基因T138A位点的多态性与毛色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001)。表明TYR基因T138A位点可能是影响水貂毛色的主控位点或与调控白色被毛表型主控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羊驼皮肤毛囊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s,NOS)的存在差异。【方法】Dopa染色定位黑色素细胞;利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技术对不同毛色羊驼皮肤毛囊中NOS进行定位与定量分析,分析NOS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毛囊中表达的差异。【结果】Dopa染色显示黑色素细胞存在于羊驼毛囊鞘和毛乳头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种NOS在白毛组和棕毛组皮肤毛囊中均有阳性产物。NOS1和NOS3表达呈弱阳性,NOS2表达呈强阳性;NOS1在毛乳头细胞无阳性产物,在白毛组毛囊鞘细胞与棕毛组无显著差异(P0.05);NOS2在棕毛组毛囊鞘细胞与白毛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棕毛组毛乳头细胞极显著高于白毛组(P0.01);NOS3在毛囊鞘细胞无阳性产物,在白毛组毛乳头细胞与棕毛组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印迹显示NOS2在棕毛组显著高于白毛组(P0.05)。【结论】NOS2参与调节羊驼毛色形成,为NO信号调节羊驼毛色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78.
1发病情况 德国牧羊犬,8个月,雄性,毛色为黄色,背部为黑色,体重为31kg,正常免疫。该犬于2009年10月14日上午11点24分被摩托车撞伤,左后肢疼痛不能站立,主人15日下午2点10分送来动物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79.
<正>1后备母猪的选育选种在体重60~70kg时进行,猪毛色全白,头长、颜色面宽而呈中等凹陷,耳薄向前直立,体躯长,胸深广,肋开张,背平直稍呈弓形,腹充实而紧,后躯宽长,腿肌充实,阴部发育良好。至少六对以上发育良好的乳头,  相似文献   
80.
根据数量性状的选择原理,采用后裔选择的方法,对闽龙Ⅰ号杂交配套杂交蛋鸭的羽色性状开展选育,通过正交、反交等多种组合的测试筛选,使山麻鸭配套系(闽龙Ⅰ号)的羽毛颜色逐步一致,生产麻色羽毛的比例逐步提高,计划通过4~5代的选育,最终达到全部麻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