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65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中国工作犬业》2009,(8):F0003-F0003
犬瘟热感染机体后,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复制,然后扩散到系统各淋巴结及多种淋巴器官包括脾、胸腺、骨髓和胃肠淋巴组织等,造成淋巴组织退行性病变从而引起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62.
1995年5月对西宁华青蛋鸡场238日龄鸡尸进行剖检,发现其中2例体腔内脏器及肠系膜上有多发性灰白色肿瘤结节,经组织学检查,诊断为“网状细胞肉瘤”。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华青蛋禽公司蛋鸡场北京黄母鸡尸,238日龄,体重分别为1.15kg(1#)、1,20kg(2#)。该鸡群按规定日  相似文献   
63.
本文研究比较了锌和螯合剂EDTA对淋巴类细胞株PDc-B-1、Jurkat、BoLcL、6C9和奶牛PBMC增殖及功能的影响。除奶牛PBMC之外,锌对各株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均无促进作用,在浓度为10 ̄100μmol/L时有明显抑制甚至毒性作用。EDTA对各株细胞的增殖只有抑制作用,在同一浓度时对杂交瘤细胞增殖和抗体分泌的抑制作用基本一致,而对PBMC增殖和Ig分泌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是因为不同功能的  相似文献   
64.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此病的特点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并伴随麻痹和产生内脏肿瘤,它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近年来,许多养鸡场尽管在1日龄雏鸡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接种,但仍然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给养鸡业的生产造成相当大的危害。1免疫失败的原因1.1病毒的早期感染鸡的日龄越小,对马立克氏病毒的敏感性越高。接种疫苗的诱导期一般为7~14d,如果雏鸡在出壳后使用疫苗前或免疫作用未充分建立之前已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免疫效果就显著…  相似文献   
6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下痢、震颤和衰竭.剖检以脱水、骨骼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出血和浆膜面覆盖有淡黄色干酪样或奶油样渗出物为特征.该病主要侵害法氏囊,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孵化出壳的雏鸡法氏囊已存在,性成熟前发育最大,此后逐渐萎缩,直至完全消失.本病具有发病骤然、病程短、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是养鸡场鸡群发病最频繁并造成养鸡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学习与研究,现将IBD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临床诊治以及在预防上应该采取的措施等方面作一总结,为兽医临床上防治IBD提供具体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连花柴芩可溶性粉对风热犯肺所导致的鸡发热、咳嗽、食欲减退、口渴喜饮等证候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人工攻毒建立风热犯肺证肉鸡病例模型,将出现典型风热犯肺证临床症状的150只鸡纳入到试验中,并随机分为5组,30只/组,分别为连花柴芩可溶性粉高、中、低剂量组(连花柴芩可溶性粉浓度分别为4、2、1 g/L),麻杏石甘颗粒药物对照组(1 g/L),模型对照组,另设30只为健康对照组。除健康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外,各试验组连续饮水给药5 d,记录给药前后鸡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道症状、采食及饮水的变化,并检测各组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指标,综合考察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临床疗效。【结果】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高、中剂量组对风热犯肺所致的鸡发热、咳嗽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86.66%,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对病鸡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多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P<0.05);连花柴芩可溶性粉能提高病鸡免疫器官指数,促进病鸡外周血中CD3+、CD4+、CD8+ T淋巴细胞增殖,且连花柴芩可溶性粉高、中剂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对风热犯肺所致的鸡发热、咳嗽、食欲减退、口渴喜饮具有较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结合药物量效关系和经济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推荐连花柴芩可溶性粉临床应用剂量为2 g/L,饮水给药,连用5 d。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替代寄主蛹龄的大小与川硬皮肿腿蜂取食和产卵的关系,并对替代寄主体壁进行了石蜡切片,结果表明,替代寄主的体壁厚度不随蛹龄增大而变化,但硬度随之增加;川硬皮肿腿蜂取食管数变化的总趋势是随替代寄主体壁硬度增大而降低,即替代寄主体壁硬度越小,越容易被该蜂取食寄生;在产卵过程中该蜂取食管数变化的趋势与前者相同,但该蜂产卵管数并没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即产卵的多少与寄主寄体壁硬度的变化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8.
<正>奶牛真胃炎是奶牛消化系统的一种疾病,在春秋两个季节多发,如果治疗不及时,对奶牛健康、体质有影响。不及时治疗的畜体会出现消瘦甚至脱水、瘫痪而死亡。及时治疗的病例会慢慢好转,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1病因真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性疾病,发病原因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饲料原因冬春季节饲料质量低劣,粗硬、难消化的饲料过多,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必须加大采食量才能满足对营养的需要,从而增加了胃肠负担,易引起消化机  相似文献   
69.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nfectious burial disease)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在许多地区不断发生和流行,引起鸡只的大量死亡,被称为“鸡的艾滋病”,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0.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随着养鸡业的发展,以前零星少量的饲养方式逐渐向规模、集中的饲养方式转变,成批量的饲养状况,造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引发该病.此病一般发生在2~5月龄,死亡率很高,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