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7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25篇
  84篇
综合类   1747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346篇
畜牧兽医   4638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又有四项最新科研成果,分别于1994年元月20~21日通过了由农业部科技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的鉴定。经专家评议一致认为,这四项科研成果均为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4.
当猪感染布氏菌时,血清中抗体(IgM、IgG)的存在是传染过程的重要指征。显然在患布病的猪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利凡诺尔(乙氧基-6,9-二氨基吖啶黄乳酸盐)作为还原物质,可使血清蛋白沉淀,而不能使γ-球蛋白沉淀。有人报道感染牛型布氏菌的牛只血清经利凡诺尔处理后,绝大部份IgG仍保  相似文献   
35.
36.
红真鲷鱼在中国沿海均有养殖 ,但生产数量不足 ,需要大力开发增殖。为了研究其繁殖规律 ,遂对其性腺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这是一项巨大的任务 ,目前的研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中对真骨鱼类血清中性激素在季节和年周期中的变化虽然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然而主要是针对淡水鱼 ,而且大多数是雌雄异体鱼类[1] 。真鲷属海生鱼种 ,为雌雄同体[2 ] ,性成熟鱼分别于冬末和春季 2次产卵[3 ]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每月 (12个月 )自市场购买成年雌鱼和雄鱼 (通过观察性腺得之 )各数尾 ,解剖选择所用鱼各 10尾。本研究没发现性转换鱼 ,所有…  相似文献   
37.
《饲料研究》2003,(6):40-40
英国一家研究机构发明了一种新技术 ,可培育出无脂肪的畜禽。他们制成了一种能破坏动物机体内脂肪的抗体血清 ,该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每种抗体会将特定的抗原吸附于脂肪细胞上并且破坏脂肪细胞 ,从而破坏脂肪的生成 ,利用这种抗体血清可以生产不含脂肪或含脂肪很少的畜禽用于人们消费需求。研究人员利用绵羊作试验发现 ,该抗体血清除了能破坏脂肪外 ,还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从理论上说 ,这种方法可用于各种家畜和家禽 ,但是如果要投入实际应用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要想生产出无脂肪畜禽 ,还需假以时日英国培育出无脂肪畜禽…  相似文献   
38.
黑白花奶牛血清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9.
应用3批鸡传染性鼻炎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了保存期检验,结果表明,二价苗在4~8℃保存12个月和18个月后免疫鸡群,鸡群对A、C型强致病力菌株的保护率在二免后4周左右分别为100%和88.5%,血清SPA、阻断ELISA和HI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但疫苗保存18个月后所免疫鸡的血清C型HI抗体效价的几何平均数有显著的下降.因此,该二价苗的保存期以12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40.
脂肪肝病牛血清中OCT水平和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经常会怀疑到乳牛的肝功能紊乱(变性和坏死),虽然具有AST,GGT,T-Bil和BUN等常用的肝功能指标,但它们除肝脏外,尚分布于其它器官或组织,如:肾、心、肌肉等。OCT(ornithinecarbamoyltransferase)被认为是反映家畜肝细胞坏死的一种肝特异性酶,几乎所有的OCT都限存于牛的肝脏中。遗憾的是,迄今为止,OCT指标尚未广泛地应用于兽医临床,OCT的基础研究也十分有限。本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测定OCT,以期探讨OCT与脂肪肝病牛肝组织损伤的关系问题。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仪器、血清样品 (1)OCT式剂盒(购自日本和光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