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35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66篇
  93篇
综合类   661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05篇
畜牧兽医   702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中药对细菌耐药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由于耐药性是细菌在有药物存在的不良生存环境下产生的本能生理反应,是适应环境、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特性。因而不管研制什么样的新一代药物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国外研究表明.某些天然植物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且与合成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可以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还可以抑制或者消除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2.
国家猪生产委员会(NCPP)的责任是在初级的生产中对疾病进行研究和控制。丹麦熏肉和鲜肉委员会是该委员会(DMBC)的分会,每年有1千万美元的研究预算。应用措施包括全国范围内消除病原、SPF公告、单个猪群控制,外加管理和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究替米考星预混剂在猪体内残留消除规律,试验采用400 mg/kg替米考星预混剂饲喂猪,饲喂过程中及饲喂后不同时间取猪肌肉、肝脏和肾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替米考星浓度。结果表明:饲喂期间,猪肌肉、肝脏、肾脏中替米考星含量在0.1~1.5μg/g之间,停药14天猪肌肉、肝脏和肾脏中替米考星含量已经降到最高残留限量以下。  相似文献   
84.
为了分析猪源大肠杆菌中mcr-1阳性不可接合类噬菌体质粒pD72-mcr-1与bla_(CTX-M-55)阳性可接合的F33∶A-∶B-质粒pD72-F33融合形成的共整合质粒pD72C的生物学特性,评估该融合质粒对mcr-1传播的潜在作用,本实验采用生长曲线测定、质粒稳定性实验、竞争性实验和接合实验,测定了融合质粒pD72C和亲本质粒pD72-F33对宿主菌的适应性、融合能力和扩散能力。结果表明:融合质粒pD72C在无抗生素的环境中能稳定传代9 d,对宿主菌有适应性优势,且比亲本质粒pD72-F33具有更好的竞争优势;该融合质粒表现出较高的融合频率和接合频率,说明该融合质粒能够扩展菌株的耐药谱并促进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传播。  相似文献   
85.
针对苏南地区油菜播种一体机作业过程中种子监测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VDF双压电薄膜的油菜单粒精密播种机播种性能监测系统。系统通过播种机安装在测速轮上的编码器采集机具作业速度,结合设定的目标播量,得到理论排种间距,采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监测装置,采集油菜种子落粒数。为了滤除机器振动信号干扰,设置参照压电薄膜,通过逻辑运算模块降低振动干扰,采用施密特电路迟滞原理消除比较器抖动干扰。系统采用STM32F103VBT6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结合设定的理论株距、相邻脉冲电压信号的时间间隔与播种机前进速度,计算得出播种量、排种速度、漏播率与重播率等性能指标。试验台试验表明,在26.5~42.2 r/min排种轴转速下,系统对排种量的检测精度不低于96.4%,漏播检测精度高于95.8%,重播检测精度高于98.4%;振动频率8~16 Hz条件下,系统播量检测精度高于95.2%。  相似文献   
86.
为了分析猪源大肠杆菌中mcr-1阳性不可接合类噬菌体质粒pD72-mcr-1与blaCTX-M-55阳性可接合的F33:A-:B-质粒pD72-F33融合形成的共整合质粒pD72C的生物学特性,评估该融合质粒对mcr-1传播的潜在作用,本实验采用生长曲线测定、质粒稳定性实验、竞争性实验和接合实验,测定了融合质粒pD72C和亲本质粒pD72-F33对宿主菌的适应性、融合能力和扩散能力.结果表明:融合质粒pD72C在无抗生素的环境中能稳定传代9 d,对宿主菌有适应性优势,且比亲本质粒pD72-F33具有更好的竞争优势;该融合质粒表现出较高的融合频率和接合频率,说明该融合质粒能够扩展菌株的耐药谱并促进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传播.  相似文献   
87.
张培旗  李健  王群  刘淇  管斌 《水产科学》2005,24(11):17-20
在(20±2)℃水温条件下,研究磺胺甲基异唑在中国明对虾肌肉、血淋巴和肝胰脏3种组织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药物在对虾肌肉、血淋巴、肝胰脏中的残留用二氯甲烷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最低检测限可达0.01μg/mL,平均回收率为80%~90%。研究结果表明:磺胺甲基异唑在中国明对虾血淋巴中的残留量最小,在肝胰脏中的残留量最大且消除较慢,差异明显。建议把对虾的肝胰脏作为该药残留监控的靶组织,相应的休药期至少为20 d。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氟佐隆在牛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1.5 mg/kg体重氟佐隆皮下注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分别于用药后2周、6周、8周、10周、12周和16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牛肌肉、肝脏、肾脏和不同部位脂肪中氟佐隆的残留量。HPLC方法的检测限(LOD)为0.02 mg/kg,定量限(LOQ)为0.08 mg/kg。结果表明,氟佐隆残留消除速度较慢,在脂肪组织中的残留量远高于其他组织。氟佐隆在组织中的残留量:脂肪>肝脏>肾脏>肌肉。肌肉中残留量在用药后8周达到峰值,12周后低于检测限;肝脏和肾脏中残留水平在用药后10周达到峰值,16周后接近或低于检测限;脂肪组织中10周后达到峰值,16周后仍高于检测限。皮下、腹部和肾脏脂肪中的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1.5 mg/kg体重皮下给药后氟佐隆在牛组织中的残留量均不超过JECFA规定的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质粒介导的耐药已经成为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PMQR)的主要机制之一。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不断增多,且其耐药基因可随质粒在不同种属细菌间相互传递,进而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得到了国内外相关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将就近年来有关质粒携带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为其耐药机制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掌握养殖水体和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消除规律,为其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模拟养殖生态系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光照强度(1025、5320、12000 lx)、扰动强度(50、100、200 r/min)和p H(6.0、8.0、10.0)对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残留与消除规律的影响。【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底泥吸附的孔雀石绿残留量呈降低—回升—降低的变化趋势。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残留量均是在光照强度12000 lx、扰动强度200 r/min、pH 8.0的条件下消除最快。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强度是影响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中残留消除的主效环境因子,光照强度与扰动强度是影响孔雀石绿在底泥中残留量消除的主效环境因子,p H变化对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残留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不同环境因子对养殖水体和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消除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光照强度〉扰动强度〉p H,因此清除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孔雀石绿残留应从底泥入手,通过暴晒和翻耕等方法制造高光照强度、高扰动强度条件以加速底泥中孔雀石绿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