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34篇
  免费   1146篇
  国内免费   1443篇
林业   1311篇
农学   2901篇
基础科学   484篇
  3084篇
综合类   16998篇
农作物   1235篇
水产渔业   2449篇
畜牧兽医   5371篇
园艺   1290篇
植物保护   1000篇
  2024年   285篇
  2023年   1082篇
  2022年   1149篇
  2021年   1546篇
  2020年   1537篇
  2019年   1926篇
  2018年   741篇
  2017年   1375篇
  2016年   1936篇
  2015年   1541篇
  2014年   1686篇
  2013年   1777篇
  2012年   2727篇
  2011年   1937篇
  2010年   1432篇
  2009年   1764篇
  2008年   1757篇
  2007年   1746篇
  2006年   1423篇
  2005年   1036篇
  2004年   778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298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01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林业实用技术》2021,(4):46-49
以紫薇楸(Catalpa bignonioides)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浸种得到幼苗,采用NaCl琼脂法研究外源NO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紫薇楸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NP浸种不能缓解NaCl对紫薇楸幼苗高生长、发根数量的抑制作用,但SNP浸种可不同程度地缓解NaCl对紫薇楸幼苗根系生长、生物量积累产生的抑制作用,且与SNP浸种浓度与NaCl胁迫程度有关,SNP浸种也可不同程度提高紫薇楸耐盐比率。  相似文献   
942.
为了研究钝叶瓦松[Orostachys malacophylla(Pall.) Fisch.]提取液对致炎因子SDS诱导果蝇肠道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将果蝇分别用普通培养基与添加10%钝叶瓦松提取液的培养基进行喂养,利用SDS诱导果蝇肠道损伤,分析并检测果蝇的生存率、果蝇肠道前体细胞数量、处于分裂期的干细胞数量、肠道上皮细胞的死亡和肠道上皮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ROS)。结果表明:果蝇通过喂食10%钝叶瓦松提取液,可以显著提高SDS诱导受损的果蝇生存率、抑制果蝇前体细胞的过度增殖、降低肠道干细胞的数量、上皮细胞的凋亡及ROS水平。钝叶瓦松提取液对致炎因子SDS诱导损伤的肠道细胞具有较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3.
《林业实用技术》2021,(6):31-35
近年来,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Hook.EtArn.)Champ.Ex Benth]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与其他药剂配合逐步应用于临床医疗。本文通过从栽培繁育技术、病虫害繁殖、药性药理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梅叶冬青现在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44.
《林业实用技术》2021,(10):76-77
通过对杨树不同品系感染水泡型溃疡病[Botryophaeria ribis(Tode)Grossenb et Buggar]情况的田间调查发现:‘16-02杨’‘欧美107杨’‘46杨’3个品系抗水泡型溃疡病,‘豫抗杨’‘16-10杨’‘16-06杨’3个品系极抗水泡型溃疡病,‘16-07杨’‘16-08杨’高度感水泡型溃疡病。  相似文献   
945.
基于计量地理学理论和ArcGIS技术平台,利用澜沧江云南段区域199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生态风险指数等为指标,对土地生态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土地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关性,预测未来15年土地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30年间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区域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生态风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2020年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生态风险指数的变化幅度均表现最为剧烈;澜沧江云南段区域的土地生态风险分布具有区域性,表现为上游、下游为中低生态风险区,中游为较高生态风险区;未来15年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区域的土地生态风险有向更高等级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6.
以微晶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于氨丙基硅烷化硅胶上制成手性固定相.并以β-环糊精衍生物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在手性柱上进行对映体的拆分.结果表明:当使用手性固定相和含有手性添加剂的流动相分离手性化合物时存在手性两相协同作用,其中以2,3,6-三甲基-β-环糊精(TM--βCD)为流动相添加剂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47.
为了解不同杀菌剂及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所造成的真菌毒素防控效果及所用杀菌剂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对信阳、襄阳两地区小麦主栽品种连续两年分别喷施不同种类、不同次数的杀菌剂,通过LC-MS/MS测定小麦中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各杀菌剂残留量,分析不同杀菌剂对小麦中DON累积量的影响,并对小麦籽粒中杀菌剂的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50%多菌灵WP、25%氰烯菌酯SC、25%咪鲜胺EC、70%甲基托布津WP)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麦中DON含量。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小麦中DON含量呈下降趋势(除多菌灵外)。喷施50%多菌灵1次小麦籽粒中DON含量明显增加,较对照增加7%(信阳)、18%(襄阳),当喷施次数增加至2、3、4次,籽粒中DON累积量分别降至对照的55%~65%、24%~39%及20%~27%。25%咪鲜胺EC喷施3次后籽粒中DON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继续增加喷施次数,DON含量并未显著降低。25%氰烯菌酯SC对DON防控效果最佳,喷施1、2、3、4次小麦籽粒中DON毒素降至对照的42%~58%、29%~49%、12%~21%及6%~10%。喷施70%甲基托布津WP对籽粒中DON的影响与25%氰烯菌酯SC效果相差不大,喷施4次可使DON降至6%~12%。4种杀菌剂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量均随施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多菌灵的残留量最大,当施药4次后,信阳、襄阳两地小麦中多菌灵残留量分别为502.54μg·kg~(-1)、547.38μg·kg~(-1),均超过国家粮食安全限量水平,而其余三种农药残留量较低,均在安全限量范围内。研究结果还发现,小麦籽粒中的杀菌剂残留量与毒素DON的累积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施药次数与其残留量成正相关关系。因而,长江流域及江淮地区等小麦赤霉病易流行地区,建议于小麦扬花期及时喷施2~3次防控效果良好的杀菌剂,既能达到防控真菌毒素污染又可避免杀菌剂残留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以保证小麦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48.
从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内分离到1株病原菌,通过对其生理生化特征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和进化树构建对分离株进行了鉴定;测定了分离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抗菌药物与天然化合物联用后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发现,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与摩氏摩根菌基本一致,进一步通过测序和进化树分析发现该菌株与摩氏摩根菌的基因相似度达到...  相似文献   
949.
In order to detect Enterococcus faecalis endocarditis antigen (EfaA) of bear that was used to disclose the infected Northeast Black bear immediately, a pair of PCR primers was synthesized by EfaA gene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 that was recorded in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U03756.1) and the target fragment was 689 bp. The PCR product was cloned by pMD19-T vector, then was transferred to Escherichia coli DH5α competent cells and the positive clones were filtered. Recombinant plasmid (pMD19-T-EfaA) was extracted. Identification of PCR and digestion, sequencing, the structure prediction of proteins were oper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faA gene was cloned successfully, and the gene homology with ATCC 29212 was 100.0%. pMD19-T-EfaA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structure of proteins was predicted. This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diagnostic methods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 and laid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rtheast Black bear disease.  相似文献   
950.
为提升杨梅产量及品质,分析了钾镁不同配施比例对杨梅果实品质及营养元素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株施单钾肥1.0 kg,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V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43%、11.48%、13.23%及19.96%,果实中矿质养分钾、磷、铁含量显著提高;株施单镁肥0.3 kg,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V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24%、9.60%、10.89%及15.70%;株施镁钾混合配施比例为0.2/0.75 kg时,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硬度,果实中钾、铁含量显著提高。本研究可为提升杨梅品质的配方施肥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