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92篇
  免费   1157篇
  国内免费   1436篇
林业   1306篇
农学   2901篇
基础科学   484篇
  3082篇
综合类   16979篇
农作物   1231篇
水产渔业   2446篇
畜牧兽医   5370篇
园艺   1286篇
植物保护   1000篇
  2024年   284篇
  2023年   1082篇
  2022年   1136篇
  2021年   1531篇
  2020年   1537篇
  2019年   1926篇
  2018年   741篇
  2017年   1375篇
  2016年   1936篇
  2015年   1541篇
  2014年   1686篇
  2013年   1777篇
  2012年   2727篇
  2011年   1937篇
  2010年   1432篇
  2009年   1764篇
  2008年   1757篇
  2007年   1739篇
  2006年   1421篇
  2005年   1036篇
  2004年   778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298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01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奶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奶牛以皮肤等组织发生痘性结节为特征的急性、亚急性、热性传染病.近两年本病已在国内多地奶牛场发生和流行,导致奶牛奶产量下降,部分病牛因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给奶牛业带来巨大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临床总结本病的流行规律、症状特征与防治方法等以供同行实施有效防控时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吐鲁番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资源,为葡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造就了吐鲁番葡萄无与伦比的优良品质。无核白是吐鲁番古老的种植品种,果粒晶莹剔透、甘甜爽口,深受人们喜爱。根据市场需求,延长无核白鲜食葡萄的供应期,初步探索研究无核白葡萄延迟成熟、采收,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在低浓度下促进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在无核白葡萄进入转色期时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通过对比不同赤霉素(GA3)浓度处理下无核白葡萄的百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Bir%),得出赤霉素(GA3)浓度20 ppm的处理可以有效减缓果实发育,降低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延迟无核白葡萄成熟。  相似文献   
993.
利用生物矿化原理制备木材—SiO2复合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硅溶液,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硅溶液对喜树进行浇灌和滴注试验。经过1个月的试验得到样品,利用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素材和SiO2复合材样品中硅、碳的质量比,证实喜树成功吸收硅元素,并且存活,植株根茎附近生长较好,枝叶较多,顶部附近枝叶较少。比较浇灌、滴注2种方法:①浇灌过程相对简单,树木对硅的吸收相对较少;使用质量分数越高的药品对树木进行浇灌,树木对硅的吸收越好。②滴注过程相对复杂,树木对硅的吸收相对较多;使用质量分数越高的药品进行滴注,树木对硅的吸收越好;但吸收不均匀,呈滴注孔口附近往树梢方向减少趋势。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对树木进行浇灌和滴注,药品硅的质量分数过高树木会死亡,过低则达不到要求,因此,最佳质量分数配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总的来说,利用生物矿化原理模拟木材—SiO复合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4.
直接皂化法提制蚕沙中叶绿素铜钠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杰  李富兰  唐楷 《蚕桑通报》2007,38(2):21-23
以蚕沙为原料,对从蚕沙中提制叶绿素铜钠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改变了叶绿素铜钠盐传统的提制工艺。结果表明,直接皂化时8%NaOH用量500ml,皂化时间2h,在60℃条件下铜代pH=3时较为适宜,叶绿素铜钠盐的收率达到0.8%,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3262—82。  相似文献   
995.
表皮内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简称SCF)是由角化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间隙,参与黑色素细胞存活、增殖和黑色素生成。为确定黑色素细胞能否合成SCF,分离培养绵羊的皮肤黑色素细胞,并运用免疫荧光技术对黑色素细胞内SCF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黑色素细胞特征明显,且在黑色素细胞中检测到存在SCF蛋白。据此可以推测黑色素细胞也能合成SCF,它在黑色素细胞存活、增殖和黑色素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索一株防治藜、冬葵等阔叶杂草的生防菌株极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HZ-1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方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对该菌株固态发酵基质、最适碳氮源和固-液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HZ-1最佳产孢的固态基质为麦麸,最适碳源为麦麸(40 mg/g),最适氮源为蛋白胨(50 mg/g).正交优化试验得出该菌最适固-液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300 mg/g,适宜的接种量为0.3 mL/g,初始pH值7.4,最适温度为24.3℃,发酵最适时间为216 h.【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该极细链格孢菌菌株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提高乳脂含量、提升奶质已成为当前奶牛业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前期经GWAS方法研究发现,EEF1D基因5'非翻译区(5'-UTR)的G/A突变与乳脂率极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对候选基因EEF1D的突变位点进行功能分析,首先通过人工合成获得了EEF1D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片段,并在细胞水平上对其开展了功能验证实验。研究发现,EEF1D基因5'-UTR的G/A突变引起Sp3转录起始位点后移33 bp,并且突变型的活性大约是野生型的3倍。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可改变转录因子的转录起始位点,从而使EEF1D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高原甘加藏羊(Ovis aries)发情周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y axis,HPOA)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peptins,KISS-1)/G蛋白偶联受体54(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54,GPR54)的表达及其对藏羊季节性发情周期的调控作用,本实验选取处于发情周期的甘加藏羊32只,应用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在发情周期HPOA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qRT-PCR结果显示,甘加藏羊整个发情周期HPOA组织中均有KISS-1和GPR54 mRNA表达。下丘脑组织中发情前期KISS-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发情时期;在垂体组织中发情前期和间情期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与发情后期差异显著(P<0.05);卵巢轴组织中间情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时期。下丘脑组织中发情期GPR5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时期;垂体组织中发情前期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卵巢轴组织中发情后期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Kisspeptin和GPR54阳性产物在下丘脑中主要分布于促垂体区的弓状核、脑室前腹侧区;腺垂体中主要在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中表达;卵巢轴中主要在卵泡颗粒层及卵泡内膜上表达。KISS-1和GPR54在藏羊发情周期HPOA中的差异表达,对藏羊季节性发情周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在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轮作下,设置5个深松(耕)时期与方式结合处理,分别为秋季旋耕+夏季免耕(ART+SNT,对照)、秋季深松+夏季免耕(ASS+SNT)、秋季深耕+夏季免耕(ADMP+SNT)、秋季深耕+夏季下位深松(ADMP+SSSS)和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ADMP+SSSL),研究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筛选砂姜黑土区适宜的土壤耕作制度,为提升砂姜黑土地力和作物持续增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深松(耕)能够增加15~4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且深松(耕)对冬小麦季的影响大于夏玉米季。秋季深耕+夏季深松处理对土壤养分提升和作物增产的效果均高于单一秋季深松(耕)处理。与单一秋季深松(耕)处理相比,秋季深耕+夏季深松处理15~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0.5%、6.6%、12.3%和6.0%,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提高3.6%。5个处理中,以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处理对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最佳,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最高。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15~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分别比秋季深耕+夏季免耕处理增加7.9%、9.5%、38.8%、7.9%和2.9%,分别比秋季旋耕+夏季免耕处理增加28.2%、30.9%、217.7%、20.4%和17.3%。综上,在5个不同的深松(耕)时期与方式结合处理中,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处理对土壤养分改良和作物增产的效果最佳,是砂姜黑土区适宜的深松(耕)时期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为揭示柑橘汁胞挥发性物质代谢谱与ABA含量变化的关系,采用100μmol/L ABA处理3对有籽/无籽宽皮柑橘、柚和甜橙共6个种质的柑橘果实的汁胞并进行离体培养,室温培养10 d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ABA处理对华农红柚汁胞中倍半萜类物质代谢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δ-榄香烯、β-荜澄茄油烯、β-榄香烯、β-衣兰烯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榄香烯异构体和石竹烯的含量显著降低;纽荷尔脐橙处理汁胞中β-可巴烯和表荜澄茄醇等倍半萜烯及其醇化物含量显著降低至低于检测限;ABA处理对国庆1号温州蜜柑汁胞中单萜和倍半萜物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新生成β-月桂烯、γ-萜品烯、吉马烯D和(2Z,5Z)-2,5-十五碳二烯-1-醇,而D-柠檬烯及β-榄香烯含量提升10倍以上;ABA处理后无籽琯溪蜜柚汁胞中的β-月桂烯和二氢-3-亚甲基-2,5-呋喃二酮显著降低;ABA处理对华农本地早和早金甜橙汁胞中的挥发性物质代谢谱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ABA处理可以影响柑橘汁胞中挥发性物质尤其是倍半萜和单萜类物质的代谢谱变化,对果实香气品质的影响因种质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